荆芥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荆芥图片
解表,透疹、祛风、止血,散风寒。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1.发散风寒(风寒、风热证) 用治风寒表证,如头痛、身痛等症,配以防风、羌活等药,如荆防败毒散;用治风热感冒,配以薄荷、 金银花等,如银翘散。本品药性平和,微温而不燥,芳香轻扬,有疏散风邪之长。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2.透散疹毒(麻疹不透) 用治麻疹透发不畅,常配伍薄荷、蝉蜕等同用。善透散疹毒,可直接促使疹毒外透,其祛风解表之功,亦有助于透疹。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3.止痒(皮肤瘙痒) 用治皮肤瘙痒症,常与蝉蜕、防风等药同用,如消风散。本品因能祛风,故止痒疗效颇佳。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4.止血(出血证) 如用以治吐衄、便血、崩漏等,多配以其他止血药同用。用治止血时,则须炒炭。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5.其他 还有促使疮肿消散的作用,用治疮肿初起而有表证者,常与防风、金银花等药同用。
荆芥图片
荆芥图片 荆芥图片 荆芥图片 荆芥图片
荆芥主治
主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风奢、疮疡初起、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症。 可用于风寒与风热表证、头痛头晕、眼科疾患、咽喉疾病、疸疹、疮疡及皮肤病,还可用于多种出血、鼻渊疾患。外感风邪所致的痉证,以及带下、小便不通等病证。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荨麻疹、疮疡疖肿等可辨证用之。
荆芥现代药理研究
1.荆芥有镇静作用,以挥发油作用为主。
2.荆芥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3.荆芥有祛痰、平喘作用。
4.荆芥还有抗过敏、抗肿瘤作用。
荆芥成分
含挥发油如右旋薄荷酮、胡椒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等。另含荆芥苷、荆芥醇、黄酮醇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热作用,还有抗菌、抗炎、镇痛作用,炒炭能止血。
荆芥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3~9g,水煎服。 1、外用 取新鲜的荆芥叶适量,洗净后捣烂,敷于患处,每天3次,可治足癣所致的脚丫湿烂足癣所致的脚丫湿烂。 2、代茶饮 连翘、牛蒡子各9g,荆芥5g,妙糖适量。牛蒡子、连翘、荆芥共装入纱布袋内,加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入适量砂糖调味。代茶饮。 3、煎服 紫苏、荆界各15克,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g,水煎服,每日3次。可治风热感冒。
荆芥的禁忌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①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胸闷、烦躁、全身瘙痒、皮肤潮红及轻度腹痛等过敏反应。有的在服用荆芥后进食鱼虾类食物或猪血,引起上吐下泻、口唇青紫等反应。久服可致口渴。
②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表虚有汗者忌用。
③用量不宜过大,不宜与鱼类和驴肉等食物同用。
荆芥选方
1、治疗风热壅肺、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如有物哽:荆芥15g,桔梗60g,炙甘草30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水煎,去渣,饭后温服。
2、治疮肿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荆芥、羌活、柴胡、前胡、独活、枳壳、茯苓、防风、桔梗、川芎各4.5g,甘草1.5g。水煎,去渣,温服。
3、治风热感冒:紫苏、荆界各15g,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g,水煎服,每日3次。
4、清热解毒:连翘、牛蒡子各9g,荆芥5g,妙糖适量。牛蒡子、连翘、荆芥共装入纱布袋内,加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入适量砂糖调味。当茶饮,每日1剂。可以治疗风疹。
5、治足癣所致的脚丫湿烂:新鲜的荆芥叶适量。洗净后捣烂,局部敷,每日3次,一般用药3~7日见效。
方一:治疗风寒感冒、目眩
荆芥9g,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6g,川芎、甘草各3g,水煎服。
方二:治疗咽喉肿痛
荆芥穗、牛蒡子、桔梗各10g,甘草5g,水煎服。
方三:治疗妇女产后出血不止
荆芥穗炒炭)15g,棕榈炭6g,血余炭3g,水煎服。
方四:治疗荨麻疹
荆芥60g,碾粉过筛,装纱布袋,均匀撒布患处,用手掌反复揉搓至发热为度,每日数次。
方五:治疗吐血、衄血、便血
荆芥炭适量,研细。每服6g,米汤送服。
方六:治疗皮肤瘙痒症
荆芥穗30g,烘干,研细末,纱布袋装,均匀地撒布患处,然后用手掌来回揉搓,使患处产生热感为度。
方七:治疗经行吐衄
荆芥穗炭6g,怀牛膝10g,生山栀、牡丹皮各9g,水煎,分2次服。
方八:治疗产后血虚
荆芥穗20g,生地15g,丹皮12g,水煎服。
荆芥药用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基部稍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全株有短柔毛。叶对生,羽状深裂,线形或披针形,全缘,两面均被柔毛,下面具凹陷腺点。穗状轮伞花序,多密集于枝端,花冠淡紫色。小坚果卵形或椭圆形,棕色。秋季花初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单取花穗晒干,称荆芥穗。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田边。
荆芥相关中药
荆芥中药配伍
荆芥相关方剂
补气养血,疏风清热。
小儿一切急慢惊风,夜卧多啼。
小儿急慢惊风,出汗者。
小儿风壅,痰实阻络,邪热头疼。
清热解毒,明目退翳。
荆芥相关偏方
行气活血,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
清热、利湿、疏风。主治沙眼初起,症见眼睑结膜颗粒细小、沙涩痒痛、羞明流泪之急性期。
疏经通络,清热消肿。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
疏风清热,泻火解毒。适用于细菌性结膜炎。
呕血。
荆芥相关食疗
清热解表。荆芥穗、薄荷是治疗外感风寒的药物,具有发散、祛风、通血脉的作用,服后微汗出...
清利咽喉,发汗解表,退热去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咽痛,头痛,心烦失眠以及面神经麻痹初期。
适用于痔疮出血、肛裂出血。
泻热凉血。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发汗解表,清利咽喉,退热去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咽痛、头痛、牙痛以及面神经麻痹初期。
荆芥相关茶方
疏风散寒止痒。
疏风止痛,除湿散寒。
外感发热,头痛流感。
解表宣肺、化痰止咳。
此茶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