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蒺藜 地肤子


单用功效作用
剌蒺藜。地肤子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入膀胱经。本品既能清热利湿,用于治疗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淋漓涩痛等症;又能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疥癣、湿疮等症。卢复云:“地肤之功,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服之病去,必小水通长为外征也。”
刺蒺藜
明目,下气,行血,止痛,散风,平肝熄风。 1.平抑肝阳(头晕目眩证)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症,常与钩藤、珍珠母等同用。 2.疏肝解郁(胸胁胀痛,乳闭胀痛证)用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症...
地肤子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
配伍功能
剌蒺藜辛散苦泄,轻扬疏散,既能宣散外束风热,祛风明目止痒,又能平肝息内风,疏肝行气解郁;地肤子辛苦气寒,走表外散肌肤之风而止痒,入里内清湿热而利尿。二药伍用,相辅相成,散风清热,除湿止痒。
主治
①风疹、荨麻疹、湿疹诸症;②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③妇女外阴瘙痒症。
常用量
刺蒺藜6〜10克;地肤子10〜15克。
相关经验
刺蒺藜、地肤子伍用,为祝师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症而设。临证之际,常与降糖对药方(生黄芪30?50克,大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参合;治疗风疹,与紫草、浮萍,炒芥穗、炒防风伍用;治疗荨麻疹,与过敏煎参合;治疗妇女外阴瘙痒,亦可取生川军30克,芒硝3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黄柏30克,薄荷15克,煎水外洗。地肤子又名扫帚苗的种子。笔者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诸症,一般取地肤子15?30克,水煎,红糖为引,顿服。
相关方剂
养血润肤,滋阴生津,疏风止痒。
相关偏方
小儿急、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
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