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jili

刺蒺藜

刺蒺藜

别名:茨、蒺藜、蒺藜子、白蒺藜、杜蒺藜、旱草、即藜、三角蒺藜、三角刺、八角刺、蒺骨子、野菱角、地菱、硬蒺藜、蒺藜蓇葖

性味:味,性。有小毒。

归经:归经。

古籍:刺蒺藜古籍记载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明目,下气,行血,止痛,散风,平肝熄风。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1.平抑肝阳(头晕目眩证)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症,常与钩藤、珍珠母等同用。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2.疏肝解郁(胸胁胀痛,乳闭胀痛证)用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症,可与柴胡、香附等同用;若肝郁乳汁不通,乳房作痛,可单取本品研末服或与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配伍为用。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3.祛风明目(风热上攻,目赤翳障证)用治风热目赤肿痛或翳膜遮睛等,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为祛风明目之要药。

刺蒺藜的功效与作用4.祛风止痒(风疹瘙痒,白癜风)用治风疹瘙痒,常与防风、荆芥等配伍为用;用治白癜风,可单取本品研末冲服。

刺蒺藜图片

刺蒺藜

刺蒺藜图片

刺蒺藜主治

用于头痛眩晕、胸胁及乳房胀痛、乳汁不通、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现代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白癜风、赘疣、疖肿、小儿秋季腹泻等。

刺蒺藜现代药理研究

1.刺蒺藜水提取物有抗炎作用。
2.刺蒺藜有降压作用。
3.刺蒺藜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4.刺蒺藜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
5.刺蒺藜具有强壮与抗衰老作用。
6.刺蒺藜具有抗菌、抗过敏及治疗白癜风作用。
7.蒺藜皂甙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8.蒺藜植物提取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
9.蒺藜茎叶粗皂苷对实验性高胆固醇症动物有改善作用;可明显刺激雄性大鼠精子生成,增加性欲,提高生殖力。

刺蒺藜成分

主含山柰酚、山柰酸-3-葡萄糖苷、山柰酚-3-芸香糖苷、刺蒺藜苷、过氧化物酶以及脂肪油、挥发油、鞣质、树脂、甾醇、钾盐、微量生物碱等。具有降压、利尿、抗菌等作用。

刺蒺藜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一般用量5~9g,可煎服或入丸、入散,外用适量。

刺蒺藜的禁忌

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

刺蒺藜选方

1、治眼疾:刺蒺藜100g(带刺炒),玉竹70g。将刺蒺藜和玉竹研成细末。每服8g,饭后白汤送服。

2、治通身浮肿:刺蒺藜适量。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清洗身体。每天1次。

3、治牙齿疼痛:刺蒺藜15g,将刺蒺藜研成细末,放入半碗温水,加入少许盐,搅拌均匀,漱口数次。

4、治风疹瘙痒:刺蒺藜120g,胡麻仁60g,玉竹90g,金银花30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早、晚各服9g,白汤送服。

5、冶胸胁胀痛:刺蒺藜500g。炒黄,研成细末。早、中、晚各服12g,白汤送服。

刺蒺藜药用部位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

刺蒺藜选购保存

以颗粒均匀、饱满坚实、色灰白者为佳。

刺蒺藜相关中药

蒺藜

刺蒺藜中药配伍

刺蒺藜 芥穗 刺蒺藜 地肤子 何首乌 刺蒺藜 白薇 刺蒺藜 合欢皮 刺蒺藜 刺蒺藜 沙苑子 刺蒺藜 木贼

刺蒺藜相关方剂

通乳散结汤

疏肝清热,通络散结。

全虫方

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养血润肤饮

养血润肤,滋阴生津,疏风止痒。

刺蒺藜相关偏方

祛风消赤汤

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养血息风汤

小儿急、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

复方乌蛇饮硫轻白柳膏

牛皮癣。

降压汤

局血压病。

养阴活血汤

滋阴活血。适用于白癜风。

更多刺蒺藜偏方验方

刺蒺藜相关食疗

剌蒺藜绿豆汤

散风清热止痒。适用于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