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茯神


单用功效作用
茯苓。茯神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经。因本品抱木心而生,故入心者居多,功专导心经之痰湿,以开心益智、镇静安魂养神,用于治疗心虚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小便不利。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10~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
茯神
宁心,安神,利水。 茯神图片
配伍功能
茯苓甘平,色白入肺,其气先升(清肺化源)后降(下降利水),功专益脾宁心,利窍除湿;茯神甘平,抱木心而生,善走心经,而宁心安神。茯苓以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为主,茯神以导心经之痰湿而安魂宁神为要。二药参合,协同为用,通心气于肾,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而宁心安神治失眠益彰。
主治
水火不济,以致心慌、少气、夜寐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常用量
茯苓6〜10克;茯神6〜15克。
相关经验
茯苓、茯神伍用,善治神经衰弱,表现为心气不足,浮越于外,而不能下交于肾者。二药伍用机制,以茯苓上通心气,而后下交于肾,令其水火相济也。茯神始见《名医别录》,后世医家治心病必用茯神,金代医家张洁古云:“风眩心虚为非茯神不能除。”故二者相须为用,宁心安神之力益彰。《药品化义》曰:“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本草经疏》载:“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故二者相须为用,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以治神经衰弱诸症。
相关方剂
涤痰熄风。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清心安神,收涩固精。
镇心坠痰,宁神定志。
益气养血,补心安神。
相关偏方
小儿急慢惊风。
安神定志。用于心神不宁,精室被扰之遗泄,寐少梦多,梦而遗精,精神缺乏,体倦神疲,心悸怔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