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 独活


单用功效作用
羌活。独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根。因其一茎直上,不为风摇而得名。味辛、苦,性微温。入膀胱、肾经。本品升中有降,能祛风胜湿、宣痹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重、两足沉重疼痛、动作不利等症;又能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挟湿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关节酸痛等症;还能发散郁热,用于治疗风火牙痛等症。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散寒,...
独活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散寒,祛...
配伍功能
羌活行上焦而理上,长于祛风寒,能直上巅顶,横行肢臂,治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等症;独活行下焦而理下,长于祛风湿,能通行气血,疏导腰膝下行腿足,治伏风头痛、腰腿膝足湿痹等症。二药伍用,一上一下,直通足太阳膀胱经,共奏疏风散寒、除湿通痹、活络止痛之功。
主治
①风痹为患,周身窜痛,项背挛急,疼痛等症;②外感风寒,以致发热恶寒、项背拘急、疼痛,头痛、关节疼痛者;③历节风(为痹证的一种,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流注关节所致,症见关节肿痛,游走不定、痛势剧烈、屈伸不利、昼轻夜重,邪郁化热,则见关节红肿热痛)。
常用量
羌活3〜6克;独活6〜10克。
相关经验
羌活、独活伍用,出自《外台秘要》。唐?王焘以独活、羌活、松节各等份,用酒煮过,每日空腹饮一杯,治历节风痛。金元著明医家李东垣说:“羌独活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颈项难伸。”《本草求真》说:“羌之气清,行气而发散营卫之邪。独之气浊,行血而温养营卫之气。羌有发表之功(表之表)。独有助表之力(表之里)。羌行上焦而上理,(土属气,故云羌活人气)。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下属血,故云独活人血),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笔者体会,二药参合,直通督脉,疏调太阳之经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项背拘急、疼痛等症,均有良效。《本草正义》云:“羌活……直上顶巅,横行支臂,以尽其收风通痹之职,而独活只能通行胸腹腰膝耳。颐之师门,恒以羌活专主上部之风寒湿邪,显与独活之专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其功尤捷,而外疡之一切风湿寒邪着于肌肉筋骨者亦分别身半以上,身半以下,而以羌、独各为主治。若在腰脊背膂之部,或肢节牵挛,手足上下交痛,则竟合而用之,宣通络脉,更为神应,固不仅内科着痹,应手辄效,而外之风寒湿邪,亦莫不投剂立验。”综上所述,羌活行上,独活行下,二药相合,直通上下,横行支臂、腰膝,宣通络脉,治各类风寒湿痹等症甚妙。
相关方剂
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散寒除湿,活血消肿,排脓生肌。
祛风胜湿。
升阳散火解郁,益气和中祛风。
健脾祛湿,升发阳气。
相关偏方
软组织损伤,患处肿痛剧烈,积瘀化热者。
狂犬病。
肩周炎急性炎症期,疼痛明显者。
腰肌劳损,腰痛强直,难以俯仰。
肥大性脊柱炎。
相关茶方
解表祛湿。
相关食疗
养血舒筋,补肾壮骨,祛风利湿。适用手骨折整复后,筋骨虚弱无力者。
益气补血
祛风湿、止痹痛。适用于风湿痹痛、风邪偏重,症见肌肉、筋骨、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痛处肿...
补肾壮骨、养血舒筋、祛风利湿。适用于骨折、脱位整复后,筋骨虚弱乏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