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石中药特性和附方
络石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热湿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
【络石的原文】
落石,味苦,温。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不通,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一名石鲮。生川谷。
【络石的注释】
[1]落石:《证类》、《纲目》、《孙本》、《顾本》、《图考长编》作“络石”。《医心方》、《本草和名》、《御览》、《森本》作“落石”。《玄大观》脱“络”字。
[2]喉舌肿不通:《大观》、《政和》对前三字刻为白字《本经》文。后二字刻为黑字《别录》文。《森本》、《孙本》、《顿本》、《图考长编》取前三字为《本经》文。《品汇》注此五字为《本经》文。《纲目》作“喉舌肿闭”并注为《本经》文。
[3]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纲目》、《草木典》注为《别录》文。“好颜色”,《御览》无“颜”字。“年”,《问本》、《黄本》作“季”。
[4]石鲮:《黄本》作“石鲮”。《纲目》对“石鲮”二字缺《本经》标注。
【络石的译文】
《本经》说,络石味苦,性温。主治风热之症,能改善肌肤知觉迟钝,以至麻木不仁的状况;也用于口舌干燥,痈肿不消,喉舌肿痛,以至汤饮不下的病症。长期服用,能使人身体轻健灵便,视力增强,面色润泽,衰老延缓,寿命增长。
【络石的形态分布】
1-103络石
夹竹桃科络石。常绿攀缘木质藤本。嫩枝绿色,老枝紫褐色,有气生根。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近革质,全缘,平滑无毛或背面具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花萼5深裂;花冠白色,高脚碟状,上端5裂,开放时向右做旋转状平展;雄蕊5枚;子房上位,心皮2枚,离生。瞢荚果双生,沿腹缝线开裂。种子顶端有白色细绒毛1束。花期4~5月,果期6~8月。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广西、四川等地。多攀援于山坡、树林中或岩石上。干燥带叶·藤茎入药,药材为白花络石藤。冬季至次春采收。
1-104薜荔
桑科薛荔。常绿攀缘灌木。茎灰色,多分枝,幼时匍匐状,有节,气生根。不育幼枝叶片小,卵形,互生;成年枝硬,叶大,肥厚;托叶卵状三角形,外被细柔毛,革质;叶片椭圆形,先端钝,基部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下密生细柔毛。隐头花序,花单性,小花多数;雄花托长椭圆形;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绿色。瘦果,棕褐色,果皮薄,膜质,富黏液。花期5~6期,果期9~10月。主产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生于山坡树林间或断墙破壁上。根、茎、花、果入药。茎藤为薜荔络石藤。4~6月采挖。
【络石的药材特征】
1-105络石(白花络石藤 白花络石藤片)
药材
茎枝圆柱形,弯曲,有分枝,直径0.1~0.5cm。表面棕褐色,有点状皮孔及突起的不定根。质地坚韧,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折断血可见白色绵毛状细丝。气微,味淡、略苦。
饮片
茎、叶混合段,大小不一。茎圆柱形,质老的茎呈灰棕色。常附有灰白色的地衣。表面有纵皱纹及小斑点,有的有膨大的节,节上有细须根及小分枝。茎切面淡黄白色,常中空,中心有髓部。质硬而脆,易折断。味微苦。
1-106络石(薛荔络石藤 薛荔络石藤片)
药材
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节处具不定根或点状突起的根痕。叶互生,椭圆形,全缘,革质,上面光滑,下面有显著突起的网状叶脉。质韧而脆,断面髓圆点状,偏于一侧。气味微淡。
饮片
茎、叶混合段片,大小不一。其他特征同上所述。
【络石的附方】
1.治筋骨痛:络石50克,皂刺50克(新瓦炒黄),甘草节25克,大瓜萎1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15克。每服10克,水1杯,酒半杯,慢火煎至1杯,温服。(《外科精要》)
2.治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100克。切,以水1.5升,煮取一大杯,去滓,慢慢饮。(《近效方》)
相关对药
相关偏方
祛风活血,除湿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祛风活血,除湿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产后虚损,不能饮食,腹中有血块,淋漓不尽,赤白带下,天行心闷。
相关资讯
络石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热湿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
【络石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活血止血。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酸...
【络石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络石藤的药名】 ...
拼音Luò 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