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巴豆树根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2019-08-22

《中药大辞典》:巴豆树根

拼音Bā Dòu Shù Gēn

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根茎,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蛇伤,风湿痹痛,胃痛。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中散寒,祛风消肿。"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煎水浸,浸酒擦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1~2钱。

复方①治痈疽发背,脑疽,鬓疽:巴豆树根,洗,捣敷患处,留头。(《杨诚经验方》)

②治蛇头缠指:巴豆树根煎水浸患处。

③治跌打:巴豆树根一两,浸酒一斤,擦患处。

④治毒蛇咬伤:巴豆树根一两,入地金牛五钱,三角草二钱五分。共为末,酒调敷患处。(②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⑤治风湿性腰腿痛,胃寒痛:巴豆根一至二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巴豆树根

拼音Bā Dòu Sh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Purging Croton

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树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酚类、糖类与鞣质。

炮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镇痛;杀虫解毒。主胃痛;寒湿痹 痛;牙痛;外伤肿痛;痈疽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熏洗,酒浸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中散寒,祛风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资讯

中药巴豆树根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中药大辞典》:巴豆树根 拼音Bā D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