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动风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4

阴虚动风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是指阴液亏虚,经脉失养,虚风内动,以头目眩晕,肢体发麻,或手足震颤,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风温、春温、虚劳等疾病中。西医学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性疾病后期可见本证。

病因

本证多见于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

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眩晕耳鸣,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症情分析

肝阴不足,筋脉失养,筋膜挛急,则见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阴虚不能上滋,故头晕,眼花,耳鸣;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骨发红;阴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炽之征。

常用中药

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

针灸疗法

 针刺,取合谷、曲池、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用补法,每日1-2次。

常见病

1、风温

邪热久羁,真阴消烁,深入下焦,正虚邪衰,肝肾阴竭,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表现为身热夜甚,身倦体乏,耳聋目眩,手足蠕动,手足心热,舌光绛无苔,脉虚大或结代。治宜养阴息风,方用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2、春温

里热炽盛,阴液被耗,极易发生真阴耗竭,虚风内动之证,症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唇焦,手足蠕动,甚至瘛瘲,头晕耳鸣,时时欲脱,舌绛少苔,脉弦细。治宜育阴潜阳,滋阴熄风,方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3、虚劳

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手足蠕动,或肌肉抽动,不能自持,或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舌红少苔,脉细数。大凡久病失养,或房事过度,或五志过极,情志内伤,均可致阴液亏损,水不涵木,引发阴虚动风证。治宜滋阴潜阳,熄风止痉,方用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转归预后

温病后期,需时时顾护津液,所谓“存一份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若阴液枯竭,阴阳离决,则见时时欲脱。舌干绛少苔,脉虚等,预后较差,须防其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