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溢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4

气虚血溢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劳欲体虚,体劳伤脾,或久病体虚,致脾气虚,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所表现出来的吐血,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吐血。

病因

饮食不节,或劳欲体虚,或久病体虚。

病机

脾主统血,中气亏虚,则统血无权,血液外溢,故见吐血缠绵不止;气虚,故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虚血溢之象。

临床表现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常用中药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木香阿胶仙鹤草炮姜炭、白及。

预防调护

1、 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蛋类等,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煿之品,戒除烟酒。

2、 避免情志过级。对血证患者要注意精神调摄,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

3、注意休息。重者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若出现头晕、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芤或细数等,应及时救治,以防产生厥脱之证。

4、 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应暂予禁食,并应积极治疗引起血证的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