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寒痰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5

阳虚寒痰证,中医病证名。寒痰相互凝结或痰盛而有寒象的证候为寒痰证。多因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阴盛津液凝滞不化所致。

病因

寒痰凝结阳气受损,或机体阳衰阴盛,失其温煦机体和温化津液之功,而致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经络阻滞气不得伸,血不得温,故见骨痹刺痛,四肢不举,脉沉迟等。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咳痰色白而清稀,遇冷则甚,喉间痰鸣,胸膈满闷,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迟等。

常见证型

1.如哮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此由寒痰留伏,肺气闭阻所致。

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痰白而粘,或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暗带青,苔白滑,脉浮紧等。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利窍。

方剂:射干麻黄汤。

2.若胸痛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此由寒痰结聚,肺气受阻,胸阳不展所致。

临床表现:胸中闷痛,痛时彻背,气短喘促,咳吐痰沫。

治法:温肺化痰,通阳降逆。

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3.若喘证中出现寒痰阻肺证(此由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生痰,上干于肺所致。

临床表现:呼吸喘促,咯痰白稀,喜唾,胸满呕逆,口淡纳呆,畏寒肢冷。

治法:温化寒痰,降气止咳。

方剂:苓甘五味姜辛汤

4.阳虚寒痰证,常由风寒犯肺,或患有痰疾,复为风寒所诱发,故亦多见于风寒犯肺所致的感冒、咳嗽等疾病中,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色白清稀,喉间痰鸣,胸膈满闷,苔白滑等,治疗当在疏风散寒宣肺基础上,佐以温肺化痰之品。

转归预后

一是累及脾(子病犯母)而致运化失职,出现食欲不振,泛恶欲呕,大便溏薄,腹胀肠鸣等湿困脾胃之证;二是累及肾(母病及子)而致肾阳不足,出现腰膝酸软,夜多小便,气短而喘,痰有黑点,量多而稀,两足寒冷,甚则腹胀浮肿,黎明泄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