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血亏虚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5

阴血亏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久病过劳,误治失治,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致亡血伤津,阴血亏耗所表现出来的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舌质淡,无苔,脉细数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产后痉病和痉病。

病因

久病过劳,误治失治,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

病机

亡血伤津,筋脉失养,血虚肝风内动,故头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无华或萎黄;舌淡,无苔,脉细数为阴血亏虚之象。

常见证型

1、阴血亏虚证产后痉病

临床表现:产后失血过多,骤然发痉,头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虚细。

治法:育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剂:三甲复脉汤加天麻钩藤石菖蒲

常用中药: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

2、阴血亏虚证痉病

临床表现:项背强直,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乏力,或低热。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息风止痉。

方剂: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常用中药: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麦冬、龟板、牡蛎、鳖甲、阿胶、甘草、五味子、麻仁、鸡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