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滞胞宫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5

瘀滞胞宫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感受外邪,或外伤,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房事不节,致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胞宫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常见于不孕症。

病因

寒、热、虚、实、外伤均可致瘀滞冲任,胞宫、胞脉阻滞不通导致不孕。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房事不节亦可致瘀,瘀积日久成症。

临床表现

婚久不孕,月经多推后或周期正常,经来腹痛,甚或呈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有时经行不畅、淋沥难净,或经间出血。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涩。

常用中药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针灸疗法

关元、子宫、归来针刺补法加灸或平补平泻;三阴交泻法;次髎、秩边要求针尖朝前阴方向刺入2-3寸,有针感向前阴放散为佳。

常见病

不孕症。

预防调护

不孕症应重视“未病先防”、“病中防变”和“病后防复”的“三级预防”措施。在中医古籍中蕴含丰富的“求嗣”文化遗产,对“未病先防”尤为重视。

1.遵循求嗣之道。在选择婚配、婚龄、聚精养血、交合有时、交合有节诸方面均要符合求嗣之道。

2.调治劳伤痼疾。尤以种子先必调经和治疗带下病最为紧要。

3.舒畅情志。夫妻之间的良好心态环境“两情甜畅”尤为重要。

4.做好个人卫生防感染。实行计划生育防流产。

转归预后

不孕症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发育、不孕原因、病程长短等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年龄较轻、发育正常、功能性不孕、病程短者,预后较好;反之,年龄大、发育不佳、器质性病变不孕症、病程长者,疗效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