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热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6

肺热证,中医病证名。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粗、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常见于内伤咳嗽、腹胀等疾病中。

病因

本证多因风热之邪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所致。

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常用中药

麻黄杏仁石膏、生甘草

针灸疗法

肺俞、膻中、支沟、大陵均可用泻法,得气后即出针;风门横刺,得气后即出针;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预防调护

1、平素体虚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者,肺卫不固,易感外邪,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并禁烟酒及辛辣炙煿食物,以免燥热伤肺。

2、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体温、脉象的变化。注意室温的调节,做好防寒保暖,以防复感。饮食不宜过咸,忌油腻厚味及辛辣刺激海腥发物,如大蒜、海椒、韭菜、海虾等,严禁烟酒。

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预后,与热毒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