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证是指或外感湿热邪气,或内伤脾胃,酿生湿热,造成体内湿热较盛,久而不去,蕴蒸肝胆脾胃,表现为黄疸为主的病症。
病因
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过食酒热甘肥或饮食不洁,长期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
病机
因于湿热所伤或过食甘肥酒热,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交蒸,发为阳黄。由于湿和热的偏盛不同,阳黄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区别。
临床表现
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常用中药
茵陈、栀子、大黄、泽泻、车前子、黄芩、金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