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瘀滞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血热瘀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邪热深入血分,气滞血瘀,以身热夜甚、烦躁不宁、渴欲漱水不欲咽、斑疹紫暗、舌绛紫而干、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性皮炎、沙眼、血管瘤、青蛇毒等疾病中。
病因
邪热深入血分,气滞血瘀所致。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烦躁不宁、渴欲漱水不欲咽、斑疹紫暗、舌绛紫而干、脉细数。
常用中药
常见病
1、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性皮炎
症见紫癜性丘疹,散在分布,逐渐增多,颜色红色至橘红色,苔薄,舌暗红,脉弦数。治宜凉血清热,活血祛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2、沙眼
症见胞睑厚硬,颗粒累累成片,红赤明显,舌红或有瘀斑,脉数。治宜清热活血化瘀,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
3、血管瘤
症见初起如瘤,肤色红,或肿胀,或患处有热感,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凉血活血,滋阴抑火,方用芩连二母汤加减。
4、青蛇毒
症见患肢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伴发热;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和营利湿,方用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