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中挟虚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实中挟虚证,中医病证名。泛指实证中兼挟有某些虚弱的症状。常见于实证过程中邪气特盛,正气受损较轻的患者;也可见于体质较弱而新感外邪的病人。常见于气虚感冒,胃痛等疾病中。
病因
因实证过程中邪气特盛,正气受损较轻所致。
临床表现
实证中兼挟有某些虚弱的症状。
常用中药
人参、白术、穿山甲、白芷、升麻、甘草节、当归、生黄芪、皂角刺、青皮。
常见病
1、气虚感冒
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宜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加减。
2、胃痛
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用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预防调护
1、患病过程中以祛邪为主,兼以补虚,不可过度使用发汗、攻下、呕吐等方法。
2、注意饮食调护,进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