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壅气分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毒壅气分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温毒袭于肺痿卫,壅于气分,出现以憎寒壮热,或壮热不畏寒,咽喉红肿疼痛、腐烂,舌红为主症的证候。多发于冬春两季。常见于烂喉痧等疾病中。

病因

表邪已解,热毒壅结气分所致。

临床表现

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躁,脉洪数。

症情分析

因气分热盛,燔炽于里,故见热势壮盛,口渴、烦躁;肺胃之热毒上炎,熏灼于咽喉,致膜敷肉腐,见咽喉红肿疼痛加剧,甚则糜烂;肺胃热毒转盛后,外窜血络则肌肤丹痧显露;气分毒炽盛于里,则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常用中药

黄芩石膏栀子连翘知母薄荷、蝉衣、桔梗甘草、竹叶、金银花僵蚕

常见病

烂喉痧

临床表现为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疼痛,甚则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等。治宜清气解毒,方选余氏清心凉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