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化火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湿热化火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湿热化火,火壅脉络,湿热薰蒸肌肉,血肉腐败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多发于下肢胫足部,皮损红肿掀痛,痛如火燎,皮肤光亮,触痛明显,或腘部肿硬,掀红疼痛,屈伸艰难,口渴少饮,舌红苔黄,脉滑数等。常见于丹毒、委中毒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湿热化火,火壅脉络,湿热薰蒸肌肉,血肉腐败所致。
临床表现
多发于下肢胫足部,皮损红肿掀痛,痛如火燎,皮肤光亮,触痛明显,或腘部肿硬,掀红疼痛,屈伸艰难,口渴少饮,舌红苔黄,脉滑数等。
常用中药
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川牛膝、赤苓、车前子、萆藓、生苡仁、黄柏。
常见病
1、丹毒
症见下肢胫足红肿掀热,痛如火燎,表面光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利湿清热解,方用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2、委中毒
症见腘部肿硬,掀红疼痛,屈伸艰难,身热憎寒,口干不欲饮,苔黄,脉滑数。治宜清利湿热,方用五神汤或萆薢渗湿汤加减。
预防调护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利器挖耳、挖鼻。
2、讲究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局部重复感染。
3、积极治疗手、足癣等感染性皮肤病,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
4、积极配合治疗,用药应正规、足量。防止发展成慢性复发性丹毒。
5、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多吃水果和果汁等饮料,以利于清热解毒。
6、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