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下注,膀胱滞涩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湿热下注,膀胱滞涩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湿热之邪下注于膀胱,导致膀胱滞涩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不爽,尿黄而热,茎中痒痛,甚则小便不通,小腹急胀,重者出现血尿,低热,口渴欲饮,舌苔黄腻质尖红,脉弦数。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湿热之邪下注于膀胱,导致膀胱滞涩所致。
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不爽,尿黄而热,茎中痒痛,甚则小便不通,小腹急胀,重者出现血尿,低热,口渴欲饮,舌苔黄腻质尖红,脉弦数。
常用中药
针灸疗法
针中极、归来、三阴交、膀胱俞等穴;灸气海、关元、水道等穴。
常见病
前列腺增生
症见小便频数不爽,尿黄而热,茎中痒痛,甚则小便不通,小腹急胀,重者出现血尿,低热,口渴欲饮,舌苔黄腻质尖红,脉弦数。治宜清热化湿,通利膀胱,方用八正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