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热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胎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孕妇阴虚阳盛、热伏冲任而引起胎动不安的证候。多因体素阳盛、嗜食辛辣、过服助阳之品或肝郁化热所致。常见于胎漏、胎动不安、堕胎、滑胎等疾病中。西医学中流产疾病中可见本证。
病因
本证多由素体阳盛,嗜食辛蕠;或七情郁结,五志化火;或阴虚生热,热伤胎气而成。
临床表现
妊娠期间,阴道下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心烦不安,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黄欠润,脉滑数。
常用中药
常见病
1、胎漏、胎动不安
临床表现多见阴道出血,淋滴不止,其色鲜红,小腹疼痛,心烦不安,舌燥口干,便结溲赤,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滑数等症状。多因素体阳盛、或过用辛温助阳之品,或肝经郁热,复因孕后阴血养胎,阴血偏虚,遂致内热相加。热盛血不循经,胎失所养;或热伤胞络,袭扰胎元,使胎不安。治宜清热安胎,方用保阴煎(《景岳全书》)。若前症兼口苦咽干,胁肋胀痛,烦急易怒者,乃属怒火动血,损及胎元之故,前方酌加栀子、侧柏叶等。
2、滑胎
若阴道流血及腰腹疼痛加剧,终使胎堕。若如是连续三次者,称为滑胎。故胎热之证亦常出现于堕胎、滑胎病中,胎热如并冲气上逆者则成胎热气逆之证候。临床表现见胸膈胀满,心烦少寐,口苦咽干等症。乃素体阴虚阳盛,孕后阴亏于下,气浮于上,火热冲逆心胸所致。
预防调护
1、患者宜住院治疗,若无条件住院,则应保证休息,环境宜安静备适,清爽宜人,禁止喧哗吵闹或频繁探视惊扰,保证足够休息与曛眠。出凱期间要绝对卧床,减少活动。
2、注意患者阴道出血和腹痛懵况,在出血量增多或有胎块排出,下腹坠痛难忍时,应考虑中止妊娠。
3、有胎征象时,患者大多精神紧张,惊恐不安,需要给予必要的安慰和疏解,鼓励继续治疗,并作好两种思想准备,听其自然,解除思想压力,动员家属配合给予支持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