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肥大怎么治疗
左心室肥大怎么治疗:
只要是能引起左心室负荷增加因素,都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可以有生理性的,比如运动员等,对于这种原因引起左心室肥大,可以不用管它。病理性左心室肥大,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某些心脏瓣膜病、某些先天心脏疾病等等,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猝死等疾病,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某些心脏病发生征兆。一旦发生左心室肥大,患者较无左心室肥大猝死率增高四倍,甚至更高。经研究表明,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病,可使肥厚心肌消退。病理性左心室肥大。
在治疗上首先应该针对引起左心室肥大的基础疾病,采取相应针对性治疗,比如积极控制好血压,改善心肌缺血。对于瓣膜病可采取瓣膜修复术,或者瓣膜置换术等等。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左心室肥大,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常见治疗左心室肥大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如卡特普利、依那普利等。这一类药物可以改善心肌重塑,可以有效改善心肌肥厚。
左心室肥大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吃大蒜防治心脏病的秘密
大蒜是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由于它特殊的气味和辛辣的口感很多人拒绝它,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它,大家都听说吃大蒜有益健康,但是为什么吃大蒜对我们有好处呢?有什么好处呢?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揭开了吃大蒜为什么能保持心脏健康的秘密。秘密的关键在于蒜素,它被分解成为刺鼻而有害健康的硫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与红血球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可舒缓血管,让血流更畅通。但是,英国专家警告说,服用蒜素补品可能会有副作用。硫化氢产生一种腐鸡蛋气味,过去人们用它来制作臭气弹。但是,低浓度的硫化氢在帮助细胞相互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血管中,硫化氢刺激形成“衬里”,使其放松,从而导致血管扩张。
这样就可以降低血压,让血液为一些基本器官输送更多氧气,释放心脏压力。研究组在浴室中用含有碎大蒜的汁液“沐浴”了老鼠血管。结论令人惊讶,血管压力减少72%。研究人员还发现,把红血球暴露在从超市购买的大蒜提取的汁液中片刻,便开始生成硫化氢气体。更多研究显示,这种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血细胞的表面。
研究人员表示,红血球中硫化氢的生成可能被用于规定蒜素补剂的每日摄入量。在大蒜消费量高的地区,例如地中海和远东,人们的心血管病发病率较低。”
英国心脏基金会心脏病护理人员说:“这是非常有趣的研究,研究显示,大蒜可能有益心脏健康。但是,把吃大蒜作为一种医疗方法以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方式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把大蒜作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基于个人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蒜素补剂可能会与稀释血液的药物相互作用,增大出血的危险。”
解读心率和寿命的关系
我们一般认为心脏跳动是为了给全身进行血液供应,心率过高、过低都是病态,而很少去研究心跳与寿命之间的关联。科学家从动物身上的发现不知道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我们是否可以降低心率延缓衰老,提高寿命?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为什么通常体型大的哺乳动物比体型小的活得久?大象比狗寿命长,而老鼠就要短很多。
专家回答: 让我先诡辩一下。时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活得久不久,这得看你以什么来参考。的确,如果按外在的指标来衡量,比如一般的时间概念——用地球公转的圈数来计算,一头大象能随着地球绕太阳转个大约70圈,而一只老鼠就只能呆4个循环,也就是4年。但是,如果从它们生物体内部的指标来看,问题就两样,有一个数据很有趣,一头大象一生中要经历大约十亿次不到的心跳,而一只老鼠则还要稍微多一点。如果我们以此作为“时间”的标准,情况就会逆转。
新陈代谢是关键。有理论认为,一个生命体一辈子的心跳次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呼吸的次数是有限的。通常,一个大体型动物,代谢相对较慢,呼吸较缓,因而心跳也就更慢一些。小体型动物的心跳就快很多。从绝对值来看,大体型动物达到性成熟的时间比较晚,寿命也比较长。
原因何在呢?关于衰老的一个解释是,染色体端粒的长短决定了生物的极限生命。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防止染色体粘连在一起。正常体细胞缺乏端粒酶,染色体每复制一次,端粒就减少一点,与细胞衰亡成正比,因此,正常细胞只能复制50次就死亡。新陈代谢的速度,实质上就是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每个细胞分裂次数约为50次,因此,倘若一个生物的细胞周期长,那么完成50次分裂的时间也就长。
再来看一个有意思的角度。苏格兰的一位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计算,他发现小体型动物每克体重在一生中所需要的能量比大体型的更多,也就是说,老鼠的每克体重在4年中需要的能量比大象每克体重在70年中所消耗的还要多。因而,从能量使用的角度来说,小动物的“寿命”也更久。
最后一点,人类也不知道动物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同样的时间跨度被不同的动物感知,是否会两样?一头大象所经历的主观时间未必就比老鼠久。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一定不能忽视——关注女性心脏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心血管病扔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众所周知,男性和女性均会患心脏病,但二者的表现可能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女性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不能忽视呢,哪些症状是心脏病发作的表现呢?
1、疲劳感和全身乏力
疲劳、全身乏力,出现像流感一样的症状,是女性患有心脏病前几周内会出现的现象。在心脏病发作的前几天中,会有更疲惫、乏力的感觉出现。
2、疼痛
背部、肩膀、脖颈以及下巴位置出现轻微疼痛。
3、出汗
有出汗,往往是汗流浃背的现象,同时脸色苍白或是灰色。
4、恶心、想吐
女性在心脏病发作的时候,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并且感觉自己快要昏倒了。
5、上气不接下气
有超过一半的女性心脏病患者表示,在心脏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并且想要说话也非常困难。
6、失眠
在心脏病发作前1个月,有将近一半的女性出现了失眠的情况,特别是冠心病患者更是如此。
7、焦虑
在心脏病发作之前,许多的女性朋友都会感到大难临头,甚至会感觉自己要死掉了,非常焦虑不安,非常难受。
上述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对自己发出的一种警告意识,所以千万不能够忽视这种感觉。如几天之内反复出现这些行为,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损害。
预防心脏病记住八点
第一、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专家告诫较胖的老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
第二、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第三、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第四、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第五、注意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第六、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第七、当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因此,老人要定期体检,对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八、控制情绪。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心脏病。
支架术后怎么调理
现在的支架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在县级医院开展的支架术治疗病例已经不在少数,支架术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患者带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一旦支架内狭窄,或支架以外新病灶形成造成血管狭窄,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影响治疗质量首要方面是支架植入技术,而支架术后合理地调理是维持长期疗效的关键措施。
西医支架术后调理主要采用氯吡格雷或氢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其它的药物包括:(1)他汀类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些药物除降脂作用以外,还有消除与动脉硬化有关的炎症因子的影响。(2)硝酸酯类,目前常用长效硝酸酯类如单硝酸异山利酯。其它非特异性的药物还有曲美他嗪,维生素E等类药物。
支架治疗以后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不能接受双抗治疗,用了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甚或出血。不能继续使用;二是他汀类药物使用后出现肌肉损伤或肝损伤,出现肌肉痛,肌酶升高,或肝酶升高;三是病灶发展,短期内再狭窄,需要再次放支架甚至是搭桥;四是胸痛症状不缓解,疲乏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问题在我的门诊是经常遇到的事例。
当遇到以上问题时,单纯西医治疗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手术医生往往会说:你去看中医吧。不错,中医在这些情况下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医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过我个人认为不必等到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想起看中医,即使西医标准化预防方案能够全部接受的患者,也可以同时找中医专科医师看看,中西医结合治疗,会让你在维持支架治疗成果方面发挥降低西药副作用的风险,同时在提高疗效方面也有获益。
通过研究支架治疗过程各个阶段的病理变化,可以发现,在介入治疗时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有一个损伤的恢复过程。如果早期接受中医治疗,可以通过益气中药,降低手术治疗后的体力疲乏,出汗多,清热解毒中药的应用有助于控制血管损伤局部的炎症,而这种炎症是不能通过抗菌药物来解决的,后期则是攻补兼施,帮助改善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协助阻止动脉硬化斑块的发展。我们在门诊根据病理生理变化采用程序化中医病证结合的系统治疗,确实帮助了部分患者减轻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