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
为什么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
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主要原因是骨折损伤后造成下肢血管静脉的淋巴管回流的障碍。发生骨折以后卧床的时间比较久,人体的血液循环血流速度都会发生变化,人体的血液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各种原因有可能会导致脚上血栓形成,比较肿胀明显的部位就是在小腿,小腿的前方、脚踝或脚背。
相对来说,这三个部位肿胀是比较明显的,当发生脚上的肿胀以后一定要重视,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腿上的肿胀,除了腿上的血栓血管本身功能异常,还有可能有其他的问题,比如骨折以后带来肾脏功能改变,骨折以后带来肝脏功能改变,肾脏功能改变这些原因也会导致骨折以后下肢的肿胀,一定要重视。
为什么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相关阅读
骨科就医别入误区
“骨科”、“骨伤科”,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几乎与每个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然而,骨科病包括什么内容?什么情况下应该到医院找骨科医师?什么时候应该找中医?什么时候应该找西医?诸如此类有关骨科的平常问题,却时常使广大骨病患者大为困惑,在做决定时也是犹豫不定。本栏目的开通,就是针对有关骨科问题为大家进行排忧解难。
骨科学,或称骨伤科,是研究防治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等疾病的一门学科。骨科疾病包括创伤性疾病和慢性骨科疾病,创伤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骨折,包括四肢和脊柱各个部位的骨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其次是各个关节的脱位,包括全脱位和半脱位;而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是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的损伤。慢性骨病的范围大、种类多,且起病比较隐匿,所以很多时候容易被忽视,或者往往到疾病的后期才被发现,简单而常见的种类包括:脊柱疾病和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髌骨脱位、拇外翻等;骨与关节化脓性炎症如脊髓炎等;骨与关节结核如腰椎结核及关节结核等;骨坏死性疾病如股骨头坏死等;滑囊及踺鞘疾病:滑囊炎、腱鞘囊肿、腱鞘炎等;骨肿瘤与骨肿瘤样疾病如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转移性骨癌等。
创伤性疾病因有明确的外伤史,症状亦比较急,所以就诊时间较快,往往会到医院的急诊室救治,医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确定损伤的部位,并进一步采用照X、CT、甚至核磁来协助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比较单纯的扭伤和摔伤,损伤部位往往只有一处,而如果是交通伤和斗殴伤,则损伤可能是多处的,而且由于颅脑、胸部、腹部的损伤可以引起生命危险,所以向医师清楚描述损伤的情景非常有必要。作为慢性骨病,则应掌握爱惜身体,有病早治的原则,一旦有不舒服的感觉,应及早诊治,如关节、脊柱部位的痛苦,一般会首先到骨科看看,而对于一些似乎与骨科不相关的症状,诸如头痛头晕、手麻腿麻、出汗失眠等情况,有时也会与骨科病相关的,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逐一排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骨科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疗效也在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可以将治疗的方法归纳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类,而某一种病是否需要手术,除了一些基本原则外,与每一位医师对这种病的了解程度与治疗经验有关,因此掌握的适应症也就有所不同,尤其是目前的学科越分越细,如果不是某位大夫的研究领域,即使是名气很大的专家,也不一定能提供目前最好的方法。实际上两类治疗手段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只要对症,同样能取得疗效,同时,在很多时候还有互补的作用,中医院的医师很多手术都完成得很好,而西医院的医师也经常使用患者很认可的中成药。具体来说,创伤性疾病的手术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非手术则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固定,还有一种外固定架 是介于切开与闭合之间,只是穿针固定,一般可以配合一些中药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由于慢性骨病的复杂性,因此必需在诊断清楚后才能进一步选择治疗的方法,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化脓性疾病、肿瘤等急性或严重病变,选择手术的可能性较大一些,其他疾病则多先选用非手术为好,主要包括药物、物理治疗、中药、针灸、推拿、康复锻炼等等。
总之,骨科疾病作为一类常见病,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希望“品牌骨病”版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家辨病防病的能力。
如何预防骨折
预防骨折秘诀
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平衡 增强体力很多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朋友担心运动会太危险。总的来说,如果你骑着脚踏车去漫步或外出旅行,那么你摔倒的可能性不是大了吗?坐在舒适的轮椅上应该是预防摔跤最好的方法了吧?
从直觉上看,以上的观点好像有道理,其事实正好相反。运动其实可以降低摔跤的发生几率。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风湿病学家说:“经常运动有利于保持你的反映敏捷和肌肉强壮。”运动有利益于身体协调,降低摔跤的可能性”。如果你身体健康,那么你的平衡性也就好,这样,相比起那些卧床不起的或身体虚弱的病人,你摔跤的几率低就了很多。
运动除了改善你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外,还对你的骨骼有直接的作用。骨骼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器官组织。就像肌肉一样,如果你不运动,你的肌肉也会松软无力。保持身体健康,你的骨骼也就更加强有力,在摔倒时也没那么容易出现脱臼。专家一般推荐承重运动(如散步, 增强抵抗力练习(如举重), 以及增强灵活性平衡性如瑜伽或太极等这些综合运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始一系列运动前先征求医生的意见。对于一部分患骨质疏松症病人而言,冲击力大的运动,如慢跑或网球,可能并不安全。因为身体重击可能会引起骨折。即使是一些看上去轻微的运动对一些椎骨比较弱的人而言,也是很危险的。
老人骨折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一到了夏天,就有许多老人因为骨折而送至医院救治,而这些轻重不同的骨折往往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
如:在家里赤脚穿拖鞋,没有在意脚湿,在有水的地板或地砖上滑倒而出现骨折;平时使用的东西放在高处,翘着脚尖或者登着小板凳找东西摔倒出现骨折;收拾旧物品,地下太凌乱,不慎被物品绊倒出现骨折;洗澡间地下太滑、周围无扶手保护,转身或者取物品时不慎滑倒出现骨折等等。
73岁的陈老先生,平时一直认为自己的身子还算硬朗,每天亲自买菜、做家务、下厨房,没有想到洗菜撒在厨房地下的一滩水,使喜欢下厨房的陈老先生摔了一跤,当时只感到右髋部一阵剧痛,不能再活动,送至医院后,才发现原本有骨质疏松的陈先生股骨颈出现了骨折,还好很快做了固定手术,因此使陈老先生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
骨质疏松一直是老人的一大隐忧,因为只要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造成骨折的情况发生,出现终身的遗憾。老年人多多少少都有骨质疏松的问题,而这也常常是老年人发生意外的主要原因,老人家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因为轻微的滑倒、跌倒、甚至只是扭伤,就造成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就是在脊椎骨、桡骨和股骨、肋骨等。
发生在桡骨的骨折,如果移位变形不严重,通常在复位以后用石膏固定就可以,但是如果移位变形厉害,就要在复位以后用骨外固定器固定了。如果是股骨骨折的话,原则上只要老人家跌倒以前能行走,就要在安全麻醉程序之下进行固定手术;而股骨头和股骨颈骨折根据需要可能要做股骨头置换术等。
因居家原因所造成的脊椎骨骨折和肋骨骨折,在无移位、无神经根受压时,急性期可卧床休息,对症治疗,采取保守治疗;严重的则要手术复位固定;也有的人不幸造成胸椎颈椎伤害,因此而出现下半身瘫痪。
虽然骨折可以经由手术逐渐复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工作要做好,如果家中有老人,应在浴室或其它容易滑倒的地方放置防滑垫及加装扶手,另外罹患糖尿病或血压过低的高龄病患,容易因为头晕而跌倒,自己和家属要千万小心,因为这种意外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不得不慎。
所以,老人尽量不要做一些登高的危险动作,一定要小心避免摔跤,平常也要注意骨质疏松的情况,避免发生骨折。
减肥勿忘骨健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女性以瘦为美,只要线条,却忽视骨健康,这样的教训在临床上也不少见。
前几天曾接诊一位漂亮的女孩,26岁的年纪,1米73的个子,但体重只有48公斤,脚穿一双高跟鞋,在下楼梯时不慎摔倒,却倒在地上不能自行起来,来到门诊,检查见右侧髋关节外侧压痛,拍片检查证实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很多年轻人就像这位美女一样,在减肥的过程中,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骨密度也减低了。很多爱美的骨感女孩虽然才有二十多岁的年纪,却有着六十岁人的骨骼,这不仅仅是太瘦的原因,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骨密度的降低。
她们在控制体重的同时,忽视了骨骼健康的管理。所以现在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多的盯上了年轻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班族每天坐在室内,晒不到太阳,爱美的姑娘又怕晒黑,出门就打遮阳伞,好不容易能有机会见到太阳,但又抹了厚厚的防晒霜。
大家知道,人体皮肤必须在紫外线UVB的作用下,才能生成维生素D,起到促进钙质吸收,维持骨健康的目的,而她们宅在室内又很少活动,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多的饮用碳酸饮料等等,这些都会加重骨健康的损失。
有鉴于此,希望大家养成一个爱在太阳下活动的好习惯,只要避开紫外线的高强度时间,上午的10点前,下午的4点后不妨外出晒晒太阳,好好的活动一下筋骨,会对补充维生素D很有帮助,这样才能增强骨密度。现在时值冬日,人体内维生素D含量更地,可以从强化食品里适当补充或口服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
太瘦的美女看过来,跑步容易骨折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太瘦的美女多数骨密度会偏低,或者比较早的年龄出现骨质疏松,不仅如此,虽然体重偏轻的女性跑起步来更快,但这也增加他们受伤的风险。根据美国《科技日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研究者发现,身高体重指数低于19的女性跑步运动员患上应力性骨折的风险要高于身高体重指数正常或者偏高同龄人。
研究团队选取了多名甲组女性大学生运动员对她们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追踪调查,考察了他们在这段时间里的受伤情况,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身高体重指数小于19的女性大学生运动员发生应力性骨折的风险明显高于身高体重指数正常或者偏高的运动员。再等级最为严重的骨伤患者中身高体重指数大于等于19的女性运动员大约需要13周的时间得以恢复,而身高体重指数低于19的女性运动员需要17周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和重返赛场。
发表在《当代骨科实践》上的这项研究认为跑步运动员的骨骼和关节要承受坚硬表面的重复撞击,如果没有足够的肌肉来分散冲击力,脆弱的腿骨很容易骨折。因此,喜欢跑步的女性要把身高体重指数保持在健康范围(20-14之间)之内,为此,他们需要多做力量训练,以增强小腿肌肉的力量。
附: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或行军骨折。多因骨骼系统长期受到非生理性应力所致,好发于胫骨、跖骨和桡骨,临床上无典型的外伤史,早期X线平片通常为阴性,容易漏诊或误诊。疲劳性骨折,易发生在骨骼应力集中的部位,是常见训练伤之一,在部队训练中发病率较高,国外报道为31%,国内报道为16。9%。与超强度训练或姿势不当有关,多发生于频繁的长跑、越野训练或单一课目的超负荷训练中。此外,也常见于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如篮球、足球、网球、田径、体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亦可见于经常坚持大运动量锻炼的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