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脂肪肝需要治疗吗

2020-07-14

轻度脂肪肝需要治疗吗:
  各种内因和外因造成脂肪在肝脏中过量堆积,肝脏中脂肪含量超过5%,医学上称为脂肪肝。
  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一般转氨酶轻度升高,就是<2倍正常值上限,有彩超显示有轻度脂肪肝。这部分患者往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需要调整饮食,注意运动,戒酒。
  1、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饮食调整,吃低脂饮食,高纤维饮食,多吃素食;
  2、运动调整,希望每天的有氧运动增加1-2个小时;
  3、戒酒,有一半脂肪肝可能是因为酒精引起,戒酒就非常重要,要降低每天饮酒量,或者是直接戒酒。



轻度脂肪肝需要治疗吗相关阅读


脂肪肝的运动原则是什么

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的动态有氧运动为主。最好的运动方式如登山、、慢跑、中快速徒步行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

运动要达到一定强度,如每天跑步,每小时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并做到有恒、有序和有度,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运动量一是主观感觉:如锻炼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睡眠及食欲好,无心悸、气短,虽有疲劳感,经休息后就恢复正常,说明运动量比较合适。

如果出现非常疲劳,吃不下,睡不好,经休息后仍感到周身无力,甚至对锻炼产生厌倦感,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至合适的运动量。二是客观检查:一般来说,老年人运动后脉搏数较运动前增加60%-65%,保持在110-120次/分,脉搏跳动均匀或运动后脉搏与年龄之和为170较为适合;运动后3-10分钟脉搏应恢复正常;运动中呼吸一般每分钟的次数不应超过24次。否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另外,运动要因人而异,比如说有些患者营养不良合并胃下垂可能就不适宜餐后散步;对下肢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来说不宜选择类似慢跑、登梯、爬山等关节活动度较大的运动;有些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最好有人陪同,以免发生意外,同时注意随身带好必需的急救药品。

此外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药物辅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市面上针对脂肪肝的保健品多如牛毛,并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脂肪肝,如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应健脾胃、养气血、补肝肾;酒精性脂肪肝需解酒毒。

像市面最常见的决明子茶,主要成分是中药草决明,草决明味甘苦咸,性微寒,功能清肝火,益肝肾,润肠通便。但脾胃虚寒,气血不足的病人用了有的就会伤及脾胃引起腹泻,长期用使脾胃逾亏,气血逾虚。因此,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因人而异使用治疗。

脂肪肝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不必惧怕。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小升初、中考、高考体检之后我们科就会来一批转氨酶升高的小胖墩,大部分经检查后已是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这因为现在独生子女,想吃什么就给什么,活动又少,就易变成变成“小胖墩”,这就潜伏下了脂肪肝的危机,这就警示我们脂肪肝的预防工作应从小从早抓起。

脂肪肝不是病

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八十年代以后,一种新型人体检查设备――B型超声仪的出现了。在医院里,超声检查广泛应用,这时脂肪肝这个名词的普遍频繁出现了。人们对脂肪肝的关注开始了,可是,在关注过程中忽略了一些以前存在的基本问题,过多的夸大的对脂肪肝予以宣传,予以了报导和不适当的描述,逐渐引起了人们不必要的恐慌。这是问题的所在。因此可以说:都是B超惹的祸!

那么到底肝脏里面有没有脂肪呢?这一点医学早就证实: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肝脏也是由一个一个肝细胞构建起来的,在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必不可少的构成细胞的基本成份或者是物质、材料,那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所以每个肝细胞都会有脂肪存在,只是因人而宜,脂肪在肝细胞里的含量多少不同而已。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而言。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5克脂质。目前医学上确定的标准是:肝细胞里含有的脂肪在5%以下,被列为正常;如果含量在30%以上,可以称为肝的脂肪变性,或者是脂肪堆积,才称为脂肪肝。那么脂肪肝的证实、明确,不是靠超声、CT、核磁,不是靠这些影像学的方法来判断肝细胞里有多少脂肪,仅靠影像学的所见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就拿超声检查来说,正常肝与脂肪肝的区别不是那么可靠的。

只有获得了肝细胞,用针穿一块、吸一块,把细胞取到后,在显微镜下真正的看到细胞里有多少脂肪,有多少个细胞有脂肪,才能做出脂肪肝的判断。

病理学上脂肪肝的表现为:大体看上去,脂肪肝的肝脏外观呈弥漫性肿大,边缘钝而厚,质如面团,压迫时可出现凹陷,表面色泽苍白或带灰黄色,切面呈黄红或淡黄色,有油腻感。。

肝组织切片示肝细胞肿大,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及大小不一的脂滴或脂肪空泡。起初肝细胞内蓄积的脂质呈多个无膜包绕的微球状,直径小至1~3μm,位于肝细胞浆无结构区域,胞核居中。当脂滴数量变多、直径增大至5μm时,光镜下可见脂滴呈串珠状聚集在肝细胞窦面,进而细胞质内充满这些微小脂滴,此即小泡性脂肪变(microsteatosis)。随着肝内脂肪含量增加,微小脂滴大小可保持不变或迅速融合成单个或多个直径大于25μm的大脂滴,将细胞核和细胞器挤压至细胞边缘,此即大泡性脂肪变(macrosteatosis)。大泡性脂肪变在吸收消散时往往先变成多个小的脂滴。这些变化可以逐渐加重,也可以逐渐消退,主要取决于血脂含量的多少。

十多年前我就做过这么一个实验性的工作,那时,我跟超声科的主任设计了一个实验性的工作,就是在我每次做尸体解剖之前,给超声科打电话,他们就推一个轻便的B超机到解剖室来,然后先用B超看看我要解剖的这个尸体的肝脏有没有脂肪肝,他们做一个记录。然后我打开尸体的腹腔,把肝脏取出来,先用眼睛看看有没有脂肪肝,接下来再从肝脏上切几片组织做成切片,到显微镜下看看肝细胞里有没有脂肪,有多少脂肪。做了十多例以后,我们初步进行了一个比较,结果是:超声看到有脂肪肝的例子,而在我们打开腹腔不一定看到有脂肪肝,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看肝细胞也不一定有脂肪肝;而超声认为没有脂肪肝的例子,我们有时反而看到肝细胞里面有较多的脂肪。所以这个工作做了十多例后,超声科的医生一看并不能够拿出他们在超声下诊断脂肪肝的可靠指征,下次我再打电话叫他们,他们就推脱说忙,来不了,实验也就中途而废了。这实际上也证明了超声检查在判断脂肪肝上是不那么可靠的。

这样一来,事实是:与生俱来的人类肝脏细胞里面有脂肪的,不是近20年才有的。只是由于B超的出现,大量B超检查过多地使用了脂肪肝的名称,诊断标准放的过宽了。仅靠B超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

那有脂肪肝和无脂肪肝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这个问题医学上早在五十多年前,甚至更早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了。

记得我在当医生的时候,还是七十年代末期,肝脏穿刺活检就普遍开展起来了。在大量的肝脏穿刺中就曾遇到过肝脏细胞显著脂肪变性的病例。当时刚刚做医生不久,看到肝脏里面有这么多的脂肪,就很担心及好奇:有这样多脂肪的肝脏,肝功能正常吗?肝脏能不出问题吗?病人能生活吗?以后发展会怎么样呢?尤其是对我认识的病人,我就仔细关注了这个问题,一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到现在快四十年了,当初肝脏里出现大量脂肪病人,到现在依然健康的生活着,没有发生对肝脏、对机体损害的证据。

同样的道理,在西方社会,营养过剩、肥胖早已很普遍,肝脏里脂肪增多的现象普遍存在着,可是几十年、上百年了,没有得到肝脏脂肪增多导致人体肝脏损害充分的证据。这么来分析,我想人们应该清楚,脂肪肝并不可怕,并不要总在担心你肝脏里的脂肪在损害着你的肝脏。

另外经过对脂肪肝病例的动态随诊发现,肝脏里脂肪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你身体里的脂肪多了,肝脏里的脂肪也就多;你身体里的脂肪少了,肝脏里的脂肪也会减少。肝脏是人体内脂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肝细胞在体内脂质的摄取、转运、代谢及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出现脂肪肝后,并不是说它就不会逆转,不会恢复,只要你减少了脂肪的摄入,血脂降低,那么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也会从含脂肪多的状态恢复到含脂肪少的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脂肪肝,也不必忧心重重,只要减少体内的脂肪,脂肪肝是可以从明显到不明显的。

这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脂肪肝应有的认识。

脂肪肝是如何发展成肝癌的

脂肪肝癌变的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但随着近来脂肪肝逐渐幼年化,肝癌的年龄也有所提前。斯塔利医生统计,年龄最小者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癌变时仅仅45岁。2003年澳大利亚医生(Hui)与阿沙医生一样,把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丙型肝炎进行了比较。

他们发现,27%的肝癌患者与隐源性肝硬化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比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大约晚8年,而隐源性肝硬化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成肝癌仅晚了3年。这就是说,得了脂肪肝,如果不加以注意,一旦形成肝硬化后,其结局和丙型肝炎一样不容乐观。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为9~46%。其中大多数为单纯性脂肪肝,多无症状,肝脏内没有炎症性改变,因此肝功能正常,病情是稳定。有多少比例的人会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目前还不太清楚。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脏内会出现炎症性改变。

由于肝脏发炎,肝细胞坏死,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实验室检查则发现转氨酶升高。如果加以控制,有52~79%的患者稳定或肝纤维化逆转,有26~37%的患者发展成进展性肝纤维化,有9~20%的患者进展成为隐源性肝硬化。

一旦诊断为隐源性肝硬化,5~7年后有40~60%的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包括肝腹水、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衰竭和肝细胞癌。单纯性脂肪肝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一步一步地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再走向肝纤维化,然后肝硬化,最终有可能癌变或发生其他并发症。

脂肪肝为什么会癌变

脂肪肝为什么会癌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炎症、坏死的刺激下肝脏发生异常增生就会形成肿瘤。

肝脏里脂肪增加了,就形成单纯性脂肪肝。如果肝脏内脂肪继续增多,使我们正常的肝组织变成了贮存脂肪的仓库了。肝细胞内和它的周围都是脂肪,肝细胞吸取不到充足的养分,得不到血液供应,于是肝细胞就发生了炎症和坏死,进展成脂肪性肝炎。

肝细胞坏死后,在肝细胞再生的同时,也可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就是疤痕,增生多了就把肝细胞团团围了起来,形成“假小叶”,整个肝脏也变硬了,这就是从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了。肝硬化时的肝脏在一些外界致癌因素的影响下,就有可能发生肝癌。

一些外界因素为什么会成为致癌因素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的改变密切相关。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可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了人体的内环境,导致免疫系统发生了改变。免疫系统监督肿瘤发生的功能下降,抑癌因子失常,不能清除异常的变异细胞。异常的细胞不能清除,反而过度增生,那不就是形成癌了吗?

俗话说:“小病不治,大病吃苦。”单纯性脂肪肝确实不算病,没有症状,肝细胞也正常。但如继续发展,到了肝硬化、肝癌,就成了大病了,到那时不仅吃苦,而且治疗也已经偏晚了。

如何检查脂肪肝

今天,一位病人因长期肝功能异常来信咨询。我建议他排除脂肪肝,并建议他做超声波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超声波检查大家都知道,但“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脂肪肝许多人都不太了解。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无创检查方法,其优势为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出轻度肝纤维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这为临床诊断与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根据“瞬时弹性成像”仪器的英文名称(FibroScan)译音,一些网民称其为“飞波试肝”或简称为“飞波”。

“飞波”利用超声技术通过肝脏组织对低频超声震动波反射而来的弹性数值,来评估肝脏硬度。新一代的“飞波”仪器不仅能检测肝脏纤维化程度,还能为肝脏脂肪变实施定量检测。

正常人肝脏中正常人肝内脂肪占肝脏重量的2%~4%,当脂肪的积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者肝组织中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沉积时称为肝脏脂肪变。超声波是肝病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是肝病患者常用的辅助检查。

脂肪在超声波下的回声与正常肝组织相比,回声相对衰减。因此,超声波检查可以用于脂肪肝的诊断。但是,仅凭肉眼观察超声波的回声,受操作医生经验的影响很大。而且,当肝脏内的脂肪堆积<30%时,超声波往往很难检测出来,也不能准确地为肝脏内的脂肪定量。

于是,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办法,把肝脏内脂肪组织在超声波下回声衰减的情况转化成一种反相射频信号的参数——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使肝脏内脂肪堆积的情况能够比较准确地以参数的形式反映,实现了对肝脏脂肪变的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单位是dB/m,可以检测出10%以上的肝脏脂肪变,有利于发现早期脂肪肝。

在一般情况下,CAP<238 dB/m,肝脏内脂肪<11%;CAP在238~258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11%~33%;CAP在259~291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34%;CAP在≥292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67%。但是,超重、过度肥胖的病人,由于腹壁脂肪较多,往往导致检测不准确或失败。

肝病

相关方剂

肝病复原丹

逐湿化浊,解毒化瘀,活血消肿。

相关资讯

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如果患者怀疑患丙型病毒性肝炎到门诊就诊,首先检查丙肝抗...

乙型肝炎怎么传染

乙型肝炎怎么传染: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在...

什么是活动性肝硬化

什么是活动性肝硬化:   肝硬化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者多种病因长...

脂肪肝能治愈吗

脂肪肝能治愈吗:   脂肪肝,也算得上是当今一种“时髦”病,全球每100个成年人中就...

酒精性肝病怎么检查

酒精性肝病怎么检查:   酒精性肝病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项目、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病理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