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乙肝两对半检查中有三个抗体,分别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和乙肝e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阳性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抵抗力;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是早期乙型肝炎感染的标志,乙肝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不活跃。
乙肝病毒是一种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的球形病毒,包膜中含HBsAg、糖蛋白等成分。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抵抗病毒的物质,乙肝表面抗体就是人体免疫系统针对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所产生的其中一种抗体,对我们人体有保护性,它可与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结合,发挥抵御乙肝病毒入侵的作用。乙肝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对应抗体,它的存在提示体内已感染乙肝病毒,但不能提示别的症状,因此要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分析。乙肝e抗体阳性是指乙型肝炎病毒仍有传染性,很低或很少,提示体内乙肝病毒感染时间已较长久。
目前预防乙肝的最主要途径为乙肝疫苗注射,主要成分是乙肝表面抗原,接种疫苗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产生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此时乙肝五项检查仅显示表面抗体阳性,乙肝表明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体均阴性。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相关阅读
没有按时打乙肝疫苗要重新开始吗
上周四,我出完门诊下班的时候,被一位医院职工叫住。他告诉我:他的孩子出生时打了一针乙肝疫苗,等到打第2针乙肝疫苗时,因为全身湿疹严重,防疫站医生不给打疫苗。现在1个月过去了,第2针乙肝疫苗还没有打。他问我:第1针乙肝疫苗是不是白打了?是不是需要重新从第1针开始接种3针乙肝疫苗了?
这位职工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我也常常碰到一些乙肝妈妈这样问我:孩子因病没有按时打第2针或第3针乙肝疫苗,是否要重新开始打3针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乙型肝炎疫苗的立场性文件》中指出:“如果孩子出生后因疾病等原因3针的乙型肝炎免疫程序中断,重新开始接种时不需要从第1针开始重新开始,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即可;如果仅仅第3针被推迟,则应尽早接种。”
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在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后,虽然产生的抗体不多,中断第2针或第3针疫苗接种后,抗体也可能很快降低,但免疫功能是可以“记住”第1针疫苗的刺激的。所以,第1针乙肝疫苗不会白打,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免疫系统会很快发挥作用,产生大量抗体。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一位乙肝妈妈的孩子出生后患病住院,住院期间医生给孩子使用了丙种球蛋白。今天,这位妈妈来信问我,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根据这种蛋白质在电泳中游动的速度,科学家们把球蛋白分为α球蛋白(甲种球蛋白)、β球蛋白(乙种球蛋白)和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三大类,其中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都属于丙种球蛋白,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
健康人的血液中含有各种抗体,如:麻疹抗体、水痘抗体、流感抗体、甲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抗体等。把健康人血液中的这些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提取出来,就可以制作成“人血丙种球蛋白”,把健康产妇胎盘血中的这些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提取出来,就可以制成“胎盘丙种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免疫缺陷疾病,提高人体抵抗力。
但是,“人血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中的抗体是非特异性的,即没有针对性。其中包括着对许多疾病的抗体,但对每种疾病抗体的含量都很少;而且,所含抗体的种类也因不同来源的人体而有差异。因此,丙种球蛋白中可能含有乙型肝炎抗体,也可以不含乙型肝炎抗体;即使含有乙型肝炎抗体,但量也很少。所以,丙种球蛋白只能用于提高人体普遍的免疫力,而不能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全称应该是“高效价特异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这种球蛋白是从具有较高乙肝抗体水平的人血液中提取的,不含或很少含有其他抗体成分。它只针对乙型肝炎,能够提高人体对乙型肝炎的抵抗力,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用于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
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仅可以清除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污染到胎儿血中的乙肝病毒,还能抵御出生后新生儿和乙肝妈妈密切接触导致的感染。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能治疗其他疾病,不能提高新生儿对其他疾病的免疫力。
这就是丙种球蛋白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所以,乙肝妈妈所生宝宝会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但如果孩子得了其他疾病,医生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可能会给孩子使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可能含有部分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以起到补充部分乙肝抗体的作用。
导致非活动期小三阳肝病再活动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可以把非活动期比喻成为乙肝病毒的“冬眠期”。因为此时的病毒并没有被清除,而是受到免疫功能的抑制暂时缩了头,不敢轻举妄动了。但是它们并不甘心失败,只要遇到时机,就会“东山再起”,再度发动“战争”,进入第四期——“再活动期”。在此期,乙肝病毒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e抗原可以为阳性或仍为阴性,但病毒却开始复制,肝脏内免疫战争再起,肝功能也随之出现异常。
导致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感染者肝病再活动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监督和清除能力减弱,稍有疏忽,病毒就有可能抬头。所以,乙肝病毒的再活动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
另外,饮酒、药物损伤、紧张与劳累、工作压力、慢性疾病、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等因素都可能降低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导致乙肝病毒乘虚再起。怀孕也是导致免疫系统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的准妈妈在怀孕后体内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准妈妈在孕期会自动降低免疫防护“级别”,来容忍和保护自来父亲体内的基因和抗原物质不受清除。这一现象被称为孕期的“免疫容忍”状态。这种“免疫容忍”状态有可能被乙肝病毒“利用”,趁机开始活动。
另外,在孕期母体的肾上腺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孕期母亲的肝脏负担增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乙肝病毒再活动的可乘之机。2015年,我和妇产科的医生曾对我们医院的23例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孕妈妈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95.7%患者从孕早期即发现HBV DNA反弹;随着HBV DNA反弹,68.6%的患者出现ALT异常,但ALT的峰值主要发生在怀孕的中-晚期和产后。23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39.1%)ALT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其中5例在孕期住院治疗,1例在产后住院治疗。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的非活动期乙肝女性怀孕的最佳时期,但仍不可以掉以轻心,在孕期应该注意监测HBV DNA和肝功能,防止肝病再活动。
如何阻断乙肝小三阳孕妈妈的母婴传播
大多数乙肝小三阳感染者肝病再活动后HBV DNA的水平低于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乙肝大三阳的感染者。因此,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比乙肝大三阳的感染者小。
如果乙肝小三阳的孕妈妈在肝病活动后,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且HBV DNA<106 IU/ml,可以不使用抗病毒药物,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常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方法实施母婴阻断即可。
但有时,乙肝小三阳感染者的HBV DNA也会升高到106 IU/ml以上。这时,其母婴传播的风险也随即增加。对于乙肝小三阳感染的孕妈妈肝病再活动后,如果HBV DNA升高到106 IU/ml以上,即使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从乙肝母婴阻断方面考虑,也推荐在孕28周以后服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孕期肝功能正常者可以考虑在产后1~3个月内停药。
综上所述,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准妈妈在孕期发生肝病再活动后,如果ALT升高到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保肝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无论在何孕期,都应该考虑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产后继续治疗。
如果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但HBV DNA升高到106 IU/ml以上,应考虑在孕28周以后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产后可以停药,停药后应加强监测。
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治疗吗
上周我出门诊时遇到一位病人哭着来诊。她告诉我,她自幼感染乙肝病毒,但一直肝功能正常,自认为是携带者,不用治疗,所以从不去医院做系统检查。最近因要做妇科手术,术前检查发现,肝脏已有早期肝硬化的迹象,特别害怕,手术都不想做了,专门到我们医院看肝病。她问我:“不是说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治疗吗?”
的确,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都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再加上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损害轻微,而此期治疗的效果又不太好,所以,一般情况下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暂缓治疗。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代偿能力很强,轻微的小损伤不仅不会引起病人出现症状,而且也往往不能通过一两次肝功能检测来发现,需要经常检测,动态观察。我国2015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强调:“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因为并非一次肝功能正常即可确定是否为免疫耐受期的慢性HBV携带者。需要动态观察,1年内至少3次ALT正常,每次间隔3个月以上才能确定为ALT正常。
上周同样有一位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前来就诊。以前的就诊记录,肝功能一直正常,肝脏弹性检测也很正常。但这次检查发现,ALT升高到60单位,再进行肝脏弹性检查,肝纤维化有了明显进展。因此建议他开始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没有病变。美国有研究显示,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穿刺病理检查的结果显示:肝组织炎症≥G2者和纤维化≥F2者分别占18%和34%;ALT为1~1.5倍正常值上限者肝组织炎症≥G2和纤维化和≥F2者分别占34%和54%;当ALT >1.5倍正常值上限时,62%的患者肝组织炎症≥G2,78%纤维化≥F2。
我国也有研究显示,ALT < 30 U/L?< 40 U/L?< 60 U/L?< 70 U/L?< 80 U/L及≥80 U/L时,肝脏炎症≥2级者分别占1.1%?3.0%?7.1%?7.5%?8.6%及42.0%;而肝纤维化分期≥F2者则高达53.3%?55.2%?55.0%?54.8%?53.1%及57.9%?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代偿能力很强,轻微的小损伤不仅不会引起病人出现症状,就连肝功能检测也常常显示不出来任何异常。
因此,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尽管可以暂缓治疗,但不能疏漏监测,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对病毒活动情况、肝脏纤维化情况进行监测。
乙肝治疗不仅要看肝功能是否正常,还要看患者的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多种因素。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显示,慢性HBV携带者炎症分级≥G2级或纤维化分期≥S2者的比例,11~29岁组、30~39岁组和40~60岁组分别为26.5%、39.4%和58.1%,随着年龄的增长,肝纤维化发生的风险越高。
有乙肝病毒感染家族史的患者肝病更容易进行。一项988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研究发现:乙肝健康恢复组、慢性肝炎组的患者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2.2%和47.5%,母婴传播的比例分别为56.3%和93.7%,在肝硬化患者中高达96.4%的患者均为母婴传播感染[4]。因此,我国2015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如果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未达到2倍正常值上限者,“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①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
②ALT持续处于1×ULN至2×ULN之间,特别是年龄>30岁者,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若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2级以上则给予抗病毒治疗。
③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一次),年龄>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家族史,建议行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若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2级以上则给予抗病毒治疗。
④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项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硬指标。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没有病变,乙肝病毒感染者要定期监测,不要被1次肝功能正常所蒙骗。定期监测,全面评估,及时治疗,才能防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疾病进展。
相关资讯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数值一般大于30个单位是比较好的,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够...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加号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加号是什么意思?我国乙肝的患者...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乙肝两对半检查中有三个...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加号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加号是什么意思?我国乙肝的患者...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加号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加号是什么意思?我国乙肝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