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有哪些危害
射频消融术有哪些危害:
射频消融它是一种局部的微创治疗,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小、创伤也很小、患者恢复时间短、并发症也比较低。并发症是远远低于手术切除的并发症,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出血、腹腔内的感染、损伤临近的胆管、发生胆瘘、引起肠穿孔等并发症。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也是有可能危及生命,射频消融术后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并发症,比如患者的发热、肝区的疼痛不适、肝功酶的短暂升高,但这些都是比较轻微,可以自行缓解,总体来说射频消融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全身的影响比较小,一般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和后遗症。现在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射频消融治疗,由于肿瘤坏死后,还是在体内继续停留,也有可能作为一种抗原,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部分人认为射频消融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这个是一种说法,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射频消融的危害,如果肿瘤比较大,或者比较多的时候,尽可能考虑要一次性的整体的灭活,如果只消融一部分肿瘤而残留另一部分肿瘤的时候,热消融治疗会刺激残留肿瘤的生长,使它的生长加速,这是一个不好的反应,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强调的是一定要尽可能的,一次性根治所有的活性肿瘤,尽量不要残留肿瘤。如果有少量残留的肿瘤,要短期之内把它们完全灭活,如果不能做到,也要跟其他的方法进行联合,不要对于肿瘤负荷很大的患者,采用单纯的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术有哪些危害相关阅读
肝癌分型及病理
☆肝细胞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五类:
① 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
② 块状型,瘤体直径在5~10cm之间,根据肿块数量和形态,又分单块型、融合块状型、多块状型;
③ 巨块型,瘤体直径大于10 cm;
④ 结节型,瘤体直径在3~5 cm之间;
⑤ 小癌型,瘤体直径小于3cm,边界清楚。
☆肝细胞癌按组织排列方式及细胞特征亦可分为五类:
① 梁状型:为HCC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②假腺样和腺泡状型;
③ 致密(实性)型;
④ 硬化型;
⑤ 其他类型:紫癜样、菊型团样、自发性坏死及伴其他不同类型的肿瘤成分。
◇肝细胞癌细胞学分型 :
①肝细胞型:最为常见,癌细胞呈多边形,与正常肝细胞相似,但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②透明细胞型:癌组织中50%以上的癌细胞胞浆内富含糖原,细胞浆可呈淡染细丝状,或透明状。
③梭形细胞型:约占肝细胞癌的5%,其中约46%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呈阳性。该型常出现门静脉侵犯和肝内转移,预后较差。
④富脂型:为癌细胞脂肪代谢紊乱所致,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如局灶性脂肪变等。
◇肝细胞癌的分化与分级:
Ⅰ级:癌细胞呈高分化状态,类似正常肝细胞,细梁型排列。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生存机率较高.
Ⅱ级:癌细胞中度分化,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但核/浆比增大,核染色加深,胞浆嗜酸性增加,在梁索型基础上出现假腺管型结构。大肝癌切除率明显降低且术后短期内复发的机率很高。
Ⅲ级:癌细胞分化较差,核体积与核染色均超过Ⅱ级,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瘤巨细胞。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切缘见癌浸润;
Ⅳ级:癌细胞分化最差,形状极不规则,高度异型的癌细胞占多数,细胞排列松散。镜下可见较多的血管癌栓或卫星灶 ,伴肝内、外转移。
◆小肝癌
指单结节直径或两个相邻癌结节直径之和≤3厘米的肝癌,少有肉眼可见的癌栓,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小肝癌属早期肝癌,有如下病理形态特点
◇小肝癌的分化与癌灶大小有关;
◇小肝癌具有膨胀性生长和侵润性生长的特点;
◇近60%的小肝癌呈Ⅰ~Ⅱ级高分化表现,需要与肝细胞腺瘤、肝腺瘤样增生、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相鉴别,可做相关免疫组化或肿瘤基因标志物检测以帮助。
◆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 占肝脏恶性肿瘤的2.3%。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提示,多基因变异在肝内胆管癌的多阶段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肉眼所见:肝内胆管癌 以肝左外叶多见,瘤体直径2~15cm,可包裹累及的胆管,肝组织常有淤胆,少有肝硬化。
◇镜下所见:典型的肝内胆管癌 为中度分化的腺癌,癌细胞有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不含胆汁,癌细胞核膜清楚,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分裂象。
◇组织学类型:肝内胆管癌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或梁索型。分化差的腺癌包括多形型、腺泡型、黏液型、印戒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等。
◇治疗及预后:总体来说,肝内胆管癌 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一般可将平均生存期提高到2年。
◆混合型肝癌
由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 两种成分混合构成,发生率少于肝脏肿瘤的5%。主要表现为在一个肿瘤结节内,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两种成分或相互混杂或分区存在,在基因表型分析上显示分属两个独立的克隆。混合型肝癌属于高侵袭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24%,比单纯性肝细胞癌(37%)可能更差,治疗原则同肝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为一种肝脏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占儿童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0% ~62%, 2岁和5岁以下的患儿分别占70%和90%,平均年龄16个月,男女之比为2:1。5%~96%患儿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升高。肿瘤多位于肝右叶,以单个实性大肿块为主,切面为实性分叶状,或因出血坏死而局部囊性变,含有骨性成分时质地坚硬并伴有钙化。肿瘤半数有纤维包膜,肝组织无肝硬化。
镜下可分为上皮型(56%)和上皮-间叶混合型(44%)。
◇上皮型
①胎儿型:最常见,约占31%,瘤细胞犹如6~8周的胎肝细胞,为圆形或立方形,小于正常肝细胞,排列成1~2层细胞厚的梁状,相互交替排列成特征性的亮区和暗区结构。
②胚胎型:约占19%,瘤细胞分化更差,缺乏相互连接,通常排列成不规则索状、条带状、腺泡状、菊花团状。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稀少,嗜碱性,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多见。胚胎型和胎儿型常混合出现。
③粗梁型:约占3%,瘤细胞排列成10余层细胞厚度的梁索状,是肝母细胞瘤分化较为成熟的表现。
④小细胞未分化型:占2%~10%,是肝母细胞瘤中分化最差的一种组织类型。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因连接差而呈松散片状或巢状分布,胞质少,细胞边界不清。
◇上皮-间叶型混合型
由数量不等的胎儿型或胚胎型上皮细胞成分与三个胚层的间叶成分混合出现,最常见的间叶成分是围绕瘤细胞沉积的骨样组织和灶性钙化。
◆纤维板层型癌
纤维板层型癌在我国非常少见。在美国,此肿瘤在所有肝细胞癌中占1%。患者主要为青年人,90%以上发生于35岁以下人群, 患者中多无肝硬化,85%~90%以上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不升高,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可升高。
肝癌患者发热是什么引起的
家属提问:“我的一位远亲去年十二月肝癌确诊,病灶4.2*5.1cm,当时未发现转移,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治疗,半个月前才来京求医,随即出现发烧症状,请问医生肝癌患者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癌热:有些肝癌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多为中低度发热,约37~38摄氏度,午后比较明显。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可达39摄氏度。化验血时,多数患者白细胞升高不明显,也有些肝癌患者白细胞明显升高,但做血培养却没有发现细菌,若给予抗菌治疗不能缓解发热。这种发热临床上称之为癌热,是肝癌引起的。
若肝癌患者出现癌热,则表明肝癌发展比较快,预后也较差。肝癌引起的发热多是因为肿瘤组织内非感染性炎症或肿瘤坏死而释放的制热源引起的,不易控制,但经过有效的抗肿瘤治疗,肿瘤缩小,发热也会缓解。
感染:另一种情况,肿瘤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这时出现的发热是感染性的,例如,肝癌患者容易发生自发性腹膜炎,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水明显增多等,血液化验显示白细胞升高,检查腹水就会出现腹水浑浊,腹水中有许多白细胞,并培养出细菌。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的发热也需要结合病史,注意鉴别是癌症本身引起的发热还是感染引起的发热。
肝癌转移路在何方
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
一、肝癌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二、肝癌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淋巴转移仅占转移总数的12.6%。
肝癌远处转移者有超过50%发生在肺部
肺部是肝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肝癌远处转移者有超过50%发生在肺部。原因之一是肺部的血流量大,是循环系统的“第一滤过器”,肝癌细胞就容易通过血液在肺部形成转移灶;原因之二是肝癌细胞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亲合性,例如在实验研究中发现,肺组织含有高水平对肝癌细胞有强趋化因子,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在肺部形成转移灶。
癌症治疗进入现代放疗时代,久病成医的患者不怕伽玛刀
70%的癌症治疗过程需要有放疗的参与,约有40%的肿瘤可以通过放疗根治。放射治疗为治疗肿瘤而诞生,发展了100多年,大体可分为“跑龙套”的初级放疗时代、“配角”的常规放疗时代和“主角”的现代放疗时代。多数人对常规放疗心有余悸,对放疗并发症的印象多于对其治疗效果的印象。常规放疗身陷看不清、射程短、能量低、疗效差、反应大等局限,身处治癌战争中的“火炮时代”。
科技发展带动医学进步,癌症治疗进入现代放疗时代!在这场“现代治癌战争”中,现代放疗扮演“导弹部队”的角色。影像诊断和定位验证技术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正确发现并精确锁定目标;计算机系统如“制导系统”,准确打击目标;伽玛刀等多种能量装置如“巡航导弹”,彻底摧毁目标。
多数“久病成医”的癌症患者反映,在手术、化疗、放疗三大治疗手段中,最害怕的是手术,最痛苦的是化疗,而现代放疗后的反应“可以承受”。
肝癌患者都适合手术吗
近几十年以来,虽然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新诊断出的肝癌患者中只有10%一15%适合手术,而实际接受真正治愈性切除手术的例数很低。
手术治疗可以相对干净地切除肉眼所见原发癌灶,但无法发现癌细胞向肝内门静脉(肝静脉)侵犯的情况;其次手术的出血和挤压亦可造成癌细胞局部种植和沿血道、淋巴道到达远处,形成微转移灶;以及手术创伤可导致免疫力低下等,均可出现日后的局部复发,肝内转移及远道转移等不利情况,这些是手术治疗肝癌的局限性。
另外,部分患者在诊断确立时 ,由于受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肝脏的基本病变、肝功能和患者的整体状况的影响 ,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此时,非手术性局部治疗方法就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我国对肝癌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治疗病例数的增加、疗效提高,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目前放疗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大多数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或伴有肝硬化不宜作肝叶切除的患者,现代放疗是值得选择且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肝癌就是肝细胞性肝癌吗
原发性肝癌就是肝细胞性肝癌吗?原发性肝癌是肝癌的临床诊断,肝细胞性肝癌是病理学的诊断,即肝癌术后,或者穿刺活检后,经病理检查得出的诊断。
肝细胞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原发性肝癌还包括胆管细胞性肝癌和混合细胞性肝癌。相对于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预后较差,因为后者较难早期发现,进展较快,且治疗棘手。
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性肝癌的危险性高出正常人40倍。一般认为,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在反复感染肝细胞的过程中,会整合到肝细胞的基因组,使其发生突变,加上病毒蛋白及炎症的影响,使肝细胞癌变。
但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多阶段演变的过程,所以有人说“癌症只是慢性病”。乙肝患者只要少饮酒,注意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不一定会患肝癌。
相关疾病
相关偏方
清热解毒,化浊行瘀。适用于肝癌。
清热解毒,活血消痞。适用于肝癌。
清热解毒,化浊行瘀。适用于肝癌。
本方治疗肝癌有较好的疗效。方便使用,无不良反应。
疏肝理气,活血解毒。适用于肝癌。
相关资讯
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 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乙肝大三阳是会转变成肝癌的。乙肝大...
增强CT可以确诊肝癌吗: 增强CT是肝癌诊断,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如果在增强C...
射频消融术的危害: 射频消融是一种局部微创治疗,对患者的损伤创伤都较小,患者恢复...
慢性肝炎会转成肝癌吗: 慢性肝炎,如果不积极治疗,大多数会向纤维化发展。肝纤维化...
射频消融术有哪些危害: 射频消融它是一种局部的微创治疗,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小、创伤...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从肝脏生长出来的恶性肿瘤,又分为肝细胞...
射频消融术有哪些危害: 射频消融它是一种局部的微创治疗,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小、创伤...
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 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乙肝大三阳是会转变成肝癌的。乙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