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如何治疗
强迫症跟个人的性格、心理、社会、遗传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很多得了强迫症的患者都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比如恋爱的失败、工作受挫、人际关系紧张等,会对对自己与他人的衡量标准出现过高的情况。当他们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产生强迫症。那么,强迫症如何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心理治疗
强迫症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可以去看心理医生,让医生发现并分析患者内心的矛盾冲突,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增加患者适应生活、工作的能力,帮助患者重新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心理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治疗强迫症最有效果的是认知行为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包括思维阻断法和暴露反应预防。思维阻断法就是利用一些干扰来阻断患者的强迫思维,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暴露反应预防就是鼓励患者去面对可能引起自己产生强迫意识的情景,而不会产生强迫的行为的一种方式。要让患者觉得自己担心的事情实际上是不会发生的,这样多次治疗就可以使患者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强迫症。
药物治疗
强迫症发病是因为患者脑子里的多种神经递质失去了平衡导致的。患者可以使用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药物进行治理。这些药物可以调节患者大脑里面的神经递质,从而达到治疗强迫症的效果。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一定要持之以恒,因为药物治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般需要十周左右才能起到抗强迫的作用,之后需要患者继续使用一到两年,达到巩固的作用。
如果发现了自己或者家人、朋友出现了强迫症的症状,我们不要慌乱,那样会使我们更加焦躁,会导致强迫症更加严重。我们可以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方法去治愈它。平时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拘泥细节,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强迫症如何治疗相关阅读
怎么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患者会表现为有意识地强迫或反强迫。如果强迫症的症状并不特别严重,首先可选择心理治疗,同时还可配合药物治疗。如果为难治型强迫症,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取得治疗效果,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可出现不良反应,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建议选择。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精神类疾病,患者的许多行为、观念、想法是无法自控的。患者虽然可以意识到这些动作是没有必要、无意义的,但无法克制,就算克制了,也会让自己产生焦虑的心理。那怎么治疗强迫症?
一、心理治疗
作为心理疾病,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每个患者的心理机制都有很大的差别。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帮助患者分析其内心的矛盾冲突,从而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并帮助患者适应周围环境,重塑健全人格。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森田疗法等等。
二、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出现可能与服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目前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一般为抗抑郁药,它可以调节大脑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症状。目前比较经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有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心得安及苯二氮卓类药物辅助治疗,帮助患者缓解失眠、焦虑等症状。患者的强迫症如果较难治愈,可以联合应用喹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等药物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需要服用10-12周才可以充分发挥抗强迫作用,而且如果有疗效,患者应持续服药1-2年,以巩固疗效。
三、物理治疗
经以上两种治疗方式仍然难以控制病情的强迫症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的方式治疗。神经外科手术被认为是强迫症患者的最后选择,由于这种治疗方式会导致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患者的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仔细考虑是否进行治疗。
得了强迫症怎么办
强迫症属于一种精神疾病,很多人都会有强迫症的症状,只是程度的轻重。比如在生活中有些人为人处世太过于小心谨慎、责任感太过于强烈等,这就是强迫症的症状。强迫症的患者都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尽善尽美,长久这样会让自己很疲惫。如果得了强迫症,是可以治愈的,我们可以通过进行心理辅导和使用药物治疗两种方法来进行治疗。
强迫症的产生跟患者的性格、心理、社会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在生活中婚姻的失败、工作受挫、人际关系紧张等就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负面情绪,当他们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导致患上强迫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得了强迫症的两种处理办法。
1、进行心理辅导:强迫症的患者可以去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来帮助治疗。心理医生会发现并分析患者内心的矛盾冲突,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增加患者的适应能力,帮助患者重新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治疗强迫症最有效果的是认知行为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包括思维阻断法和暴露反应预防两种方式。思维阻断法就是干扰或者阻断患者的强迫思维,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暴露反应预防就是鼓励患者去面对可能引起自己产生强迫意识的情景,而不会产生强迫的行为的一种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慢慢的觉得自己担心的事情实际上是不会发生的,这样多次治疗之后就可以使患者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来有效的治疗强迫症。
2、使用药物治疗:强迫症发病的时候,患者脑子里的多种神经递质失去了平衡。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药物来调节患者大脑里面的神经递质,从而达到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医生常常给患者使用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药物进行治疗。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一定要持之以恒,因为药物治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般需要十周左右才能起到抗强迫的作用。在这之后患者还要继续使用一到两年,这样可以有效的巩固患者的病情。
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朋友出现了强迫症的症状,把做自己搞的很疲惫。千万不要慌乱,那样会使我们心情更加焦躁,会导致强迫症更加严重。我们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和使用药物去治愈它。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拘泥细节,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
强迫症的危害有什么
在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受到强迫症带来的影响,虽然说强迫症算不上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危害的,强迫症也会引起并发症,还会让患者总是很犹豫,觉得压抑,有的人还会因为强迫症,经常乱想引起脑功能障碍,长期强迫症会导致人们抑郁,有轻生的表现,了解了强迫症有这么多的危害,就要在平时引起重视。
强迫症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问题,但强迫症的危害也很巨大,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影响,所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平时生活中要积极预防,强迫症的出现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强迫症的危害有哪些。
在生活中经常有强迫症的人,持续时间久了,还会引起别的病症,因为经常强迫就会在生活中,总是面临奔溃的状态,还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总感觉到抑郁症,甚至比抑郁症患者更为严重,即使平时在家里家人面前都很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长期患有强迫症的病人,会经常有很矛盾的心理,总是有选择困难症,遇到一件事时,很痛苦的抉择,在别人眼里却很简单,主要是由强迫症的患者,明明可行的事情自己不愿意接受,而又没办法扭转自己矛盾的强迫行为,所以这类患者总是一个矛盾体,也不敢与人沟通,担心把自己的强迫行为加于别人,从而情绪也变得不好。
强迫症患者由于自身的强迫症状经常乱想,也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引起脑功能障碍,总感觉自己言行举止,是不合群的或者错误的,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也会产生自卑,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误的,这种强迫认知的行为,本来就是判断错误,在工作中也大大的影响了效率,还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等也受到损害。
挑战强迫性焦虑四步曲
周五时接待了一例从外地来就诊的强迫症患者,很严重的缠绕式思维。下面的文章想让大家了解强迫性想法与行为是如何来的,教你学习如何处置强迫症所导致的焦虑与害怕。这些需要你亲自去做,心理医生不能够代替你去做!这里要强调的四个步骤如下:
步骤一、再确认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认清」强迫症的想法与行动。可能您一点都不想去做这个步骤,但是您必须努力的,全心的觉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扰是来自强迫性想法或行为。
步骤二、再归因
自己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这是强迫症在作祟!」强迫性想法是无意义的,那是脑部错误的讯息。你要深切的去了解,为何急着检查或「为何我的手会脏」这么有力量,以致让人无法承受。假如你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道理的,那么为何你对它要反应呢?了解为何强迫思考是如此的强烈,与为何无法摆脱它,是增强你的意志力和强化你去抵抗强迫行为的重要关键。
「再确认」与「再归因」常常一块儿做的,因此会让病人对强迫症的成因有更深刻的了解。先全心的察觉强迫症在逼迫我,然后了解它是来自脑部的病态所致。
步骤三、转移注意力
进入此步骤是真正要干活了!开始的心理建设是: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转移注意力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读书、玩计算机、玩篮球等。
当有强迫性思考时,你先「再确认」那是强迫性思考或冲动,且「再归因」那是源自你的疾病-强迫症,然后「转移注意力」去做其它的事。记住不要陷入习惯性的思考,必须告诉自己:「我的强迫症又犯了,我必须做其它的行为」你可以决定"不要"对强迫思考做反应,你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强迫症的奴隶! 记住:只要做就有收获!
运用「全心的察觉」与当个「旁观者」将会让你更有力量。此步骤的长期目标就是不要对强迫症反应。立即的目标就是反应前要稍微延迟。你学习不要让强迫思考来决定你该如何做。
将成功的转移注意力的行为记录下来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可以回溯去看何种行为对于你转移注意力最有帮助。当列出来的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可以帮助你建立信心。
给对抗强迫性检查的朋友一个秘诀:假如你的困难是检查门锁,请试着专心、全心全意锁门。察觉内心兴起的锁门的冲动,然后仔细、缓慢的锁门,让这个动作深深的记在心中,例如:「这个门现在已经锁上了,我看见门已经锁上了!你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门已经锁上了,所以当强迫性冲动要你去检查门锁时,你可以马上「再确认」也就是:那是强迫性想法,那是强迫症!你可以「再归因」也就是:那不是我,那只是我的脑部在作怪!你可以转移注意力做其它的事情,并且心中确认自己已经小心地锁上门了。
步骤四:再评价
我们可以用旁观者的角色来见证我们的行为与感受。正如十八世纪的哲学家史密斯描述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观察者。」强迫症的患者必须努力地处置强迫症状。你必须努力的维持旁观者的角色,如此可以让你有能力去抵抗病态的冲动直到消失为止。你必须了解强迫症状是无意义的,是来自脑部错误的讯息,所以你必须转移注意力、换档。
你必须集中所有的心力,永远记得:「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在搞鬼!」虽然一时无法改变感觉,但是却可以改变行为。靠着改变行为,你会发现感觉也会随之改变。再评价的终极目标是贬抑强迫症状的价值,不随着它起舞。
记住这两点:第一、有心理准备:就是了解强迫症的感觉将要来,并且准备承受它,不要惊吓。第二、接受它:当有强迫症状时,不要浪费力气自责。
我相信:备受此病困扰的朋友们,你们一定会赢!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呢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1~2%。国内流行学调查的本症时点患病率为0.3‰。通常于青壮年期起病,性别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别。
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未明,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一、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二、性格特征: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三、精神因素: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解释;认为在强烈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是强迫观念的病理生理基础。
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有人用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关于扣带回活动过度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关的说法,尚缺少扣带回的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直接证据。
相关资讯
一个人的心态平和,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关键和核心,包括强迫症的治疗,也是需要患者将自己...
强迫症属于一种精神类的疾病。强迫症与遗传、社会因素还有个人性格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强迫...
什么是强迫症: 它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症,在临床并不少见。终身...
晚睡强迫症属于常见情况,经常发生在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以选择积极的运动,或者补充维生...
强迫症吃什么药: 强迫症吃什么药,强迫症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治疗。...
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的症状一般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就是患者反复思考...
强迫症的危害: 强迫症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生活质量...
强迫症患者的个性一般都呈现固有的特性:内向、循规蹈矩、敏感、多疑、仔细、认真、胆小、...
强迫症是一种主要是源于人体的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导致的一种疾病,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强迫症的首选治疗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