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0-07-14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丙型肝炎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感染者很可能没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肝炎常见症状,是可以传染的,所以与患者接触要注意。

肝病问题,症状较多,还有会传染的情况,所以如果有迹象,就要到医院通过医疗检查确诊病情,在对症治疗。都知道肝病有甲乙丙等,但是都不是很了解,那么,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目前丙型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常见的方式包括以共享注射器方式注射毒品,在卫生保健机构中重复使用或者未彻底消毒医疗器械(内镜、针刺、注射器等),共用的剃须刀、牙刷,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等等。此外丙型病毒性肝炎还可以通过性方式和母婴垂直传播,但是这些方式相对比较少见,另外还有一些散发病例,其传播途径不明,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丙肝可以治愈吗
  如果在十年前丙型肝炎治疗好后,RNA转阴,并不能说明丙型肝炎彻底治愈,目前丙型肝炎通过小分子药物治疗后,基本可以达到治愈,治疗后RNA会持续的阴性。丙型肝炎抗体阳性并不能说明丙型肝炎没有治愈,通过检测RNA持续转阴,说明丙型肝炎完全治愈。
  丙肝如何预防
  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还没有疫苗,不能通过疫苗注射的方式进行被动的免疫,一定要掌握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尽量地阻断这些途径,才能够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首先是血源传播,其次是性途径传播,第三就是母婴传播。一定要做到安全的输血,尽量做到有保护性措施的性生活。在母亲感染丙肝病毒的时候怀孕,一定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治,获得相关的指导意见,才能减少传给胎儿的几率。
  有很多原因未作相关化验就发现不了丙肝,它特别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病,据统计,约75%-85% 的急性丙肝可进展为慢性、甚至肝硬化和肝癌。丙肝病毒感染者原则上应先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而后再结婚、生育,丙肝病毒正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和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相关阅读


丙型肝炎最终“走向何方”

丙型肝炎最终“走向何方”与许多因素有关,感染的年龄和性别可影响丙型肝炎的预后。40岁以下人群及女性感染丙肝病毒后自发性病毒清除率较高;40岁以上人群和男性感染者病毒不容易消除,并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感染丙肝病毒后10~30年,肝硬化的发生率一般人群为10%~20%,儿童和年轻女性为2%~9.4%;中年男性为20%~30%。丙肝病毒的不同感染方式,其预后也不同。因输血而感染者一般发展较快,性传播的感染者预后较好。

这可能与输血后丙肝病毒一次进入体内的病毒量较多有关。酒精与丙型肝炎病情进展有密切的关系。酒精能促进丙肝病毒在人体肝细胞中的增殖,明显加重了病毒血症,还会干扰α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降低了干扰素的疗效。

因此,丙型肝炎中的饮酒者往往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艾滋病、血吸虫病,合并脂肪肝、使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或接触有毒物质都会使丙型肝炎雪上加霜,加速肝病的进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治疗。

由于丙肝病毒不“钻”进肝细胞核,只在胞浆内复制,所以比乙型肝炎容易治愈。感染后抗病毒治疗越早,疗程越长,疗效也越好。

丙肝病毒感染后会如何发展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害就是导致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起病大多非常隐匿,易被忽视。约80%丙型肝炎患者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才被发现;约20%表现为急性肝炎。15%~25%的感染者在感染后6个月内可自发恢复,将病毒清除;75%~85%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慢性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他们以后的发展尚不明确,估计其中大部分不会死于肝病。

由于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较轻,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使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不能早期发现,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有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病人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

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其病程越长,治疗难度越大,疾病负担也就越重。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患者服用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应注意哪些

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治疗中的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瘙痒和失眠,利托那韦可能引起少数患者发生间接胆红素升高或/和无症状的ALT升高,但一般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即可恢复。

由于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方案有潜在的肝毒性,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如果ALT升高>10倍正常值上限或伴有胆红素升高及明显肝炎症状,应考虑停止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的治疗。在进展期肝硬化患者中有导致肝病加重的风险。

不建议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B级和C级)使用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方案治疗。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中的药物不经肾脏排泄,有肾损害的患者无须调整药物剂量。

在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治疗期间采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但不要使用含有炔雌醇的药物避孕,雌激素类药物可能增加ALT升高的风险。在<18岁儿童中,“维克派克套装”的安全性尚无临床数据,因此在丙肝病毒感染的儿童中使用应权衡利弊。

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中的药物大都要经过肝脏,在药物代谢酶的作用下代谢并排出体外,因此与许多药物有相互作用,如: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奎尼丁、酮康唑、氨氯地平、呋塞米、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环孢菌素、他克莫司、沙美特罗等。

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或降低药物的疗效。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治疗方案。

“维克派克套装”和“复方维克”与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奎尼丁、酮康唑、氨氯地平、呋塞米、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环孢菌素、他克莫司、沙美特罗、等药有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但与奥美拉唑、伏立康唑同时应用时,可降低奥美拉唑、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使它们的疗效降低。

丙肝患者伴有肾病能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吗

在慢性肾病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全球大约4.9%的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丙肝病毒感染。我国的调查显示,在血液透析人群中丙肝病毒感染率为5%~8%,少数医疗单位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30.2%~38.1%。

严重肾病和肾透析患者对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耐受性较差,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患者是没有肾病患者的2~3倍。

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的治疗方案虽然不推荐失代偿期肝病患者使用,但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阿舒瑞韦从体内的消除不受影响,肾衰竭或需要肾透析的患者无须调整药物剂量,可以用于基因1b型丙肝病毒感染伴有肾损害患者的治疗。

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透析患者使用正常剂量的达拉他韦和阿舒瑞韦治疗,血药谷浓度(Ctrough)、峰浓度(Cmax)和0-6小时药物曲线下面积(AUC6 h)均低于肾功能正常者。

为什么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药浓度会低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呢?一种药物从体内清除的总量=肾脏对药物的清除量+肾脏以外的其他器官(如肝、肠道、肺等)对药物的清除量。透析患者还要加上透析治疗对药物的清除量。因此,透析患者药物清除的总量=肾脏+肝脏及其他+透析对药物的清除量。

当一种药物从肾脏代谢的比例>30%时,肾病患者则需要根据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清除率调整药物的剂量。达拉他韦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阿舒瑞韦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因此,肾病患者无须调整药物剂量。而透析患者对肝脏等其他器官清除的药物代谢不受影响,再加上透析对药物的清除作用,则加速了药物在体内的清除。

因此,透析患者使用正常剂量的达拉他韦和阿舒瑞韦不仅不会中毒,而且血药浓度还会低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我这样一讲,肾病和血液透析的患者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达拉他韦和阿舒瑞韦治疗了。

那么,药物浓度低了,治疗效果会好吗?我们可以看一看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许多研究发现,血液透析的丙型肝炎患者使用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后HCV RNA下降更迅速,疗效不仅未减,甚至稍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期间透析及慢性肾病患者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的不良事件相似,主要是ALT升高,少数患者出现皮疹、头痛等。在有些研究中,透析患者与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治疗期间ALT升高的比例及程度均低于肾功能正常者或估计肾小球清除率(eGFR)≥50 ml/min的患者。

从目前这些研究的数据来看,伴有肾病的患者、肾功能不全和透析的患者服用达拉他韦和阿舒瑞韦还是比较安全的。需要注意的是,透析患者在透析的那一天应该把服药的时间放在透析后2~3小时。

新上市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在肾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数据很少,在使用时需要严密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丙型肝炎治愈后仍有再感染的风险,应定期进行丙肝病毒的检测。

为什么丙肝在抗病毒药物治疗时要停用中药和保肝药

近来,一些新的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陆续在我国上市。为了这些药物能在我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各大医药公司组织了一些关于丙型肝炎治疗知识的培训班,效果还是很好的。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有许多不同。首先是感染人群不同。乙型肝炎大多自幼感染,多数发病的患者年龄较轻;丙型肝炎大多在成年输血或不安全注射感染,年龄明显高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外表现明显多于乙型肝炎,并发糖尿病、肾病、脂肪肝、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者较多。因此,丙型肝炎患者比乙型肝炎患者合并用药者更普遍。

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又与乙型肝炎药物不同。治疗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都需要2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而这些药物与许多其他药物常常会发生相互作用。而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大多单药治疗就有效,除非耐药或应答不佳者,很少联合用药;且治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很少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要特别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其他药物的应用。

日本一项丙型肝炎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4岁,其中63.8%的患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3%的患者并用至少1种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增加或减少抗病毒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使药物的疗效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或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索磷布韦刚刚上市不久,美国FDA就收到9例服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在使用含有索菲布韦方案的药物治疗丙型肝炎后发生严重的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脏停搏死亡,3例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

中草药、中成药、营养补充剂和保肝降酶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无法逐一进行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知一些中草药与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有相互作用,例如:水飞蓟类可增加西米普韦血药浓度,贯叶金丝桃草(贯叶连翘)可降低西米普韦、索磷布韦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失去治疗作用。

台湾822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调查发现,20.4%的患者服用中草药和营养补充剂,35.8%的患者服用保肝药物治疗。这些患者在使用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如果不停用这些,很可能因相互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或增加毒性作用。而且,这些中草药、营养补充剂和保肝药物对丙型肝炎治疗作用微忽极微,停用3~6个月对患者无明显影响。

因此,专家建议: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停用所有中药及保肝药。大夫们千万别乱做临床试验,乱开药!患者在治疗期间也不要乱吃药,要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治疗。

丙肝 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如何预防

相关资讯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方法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方法:   如果一个人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输血或不洁献血...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后会复发吗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后会复发吗:   丙型肝炎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传染性肝病。对于丙型病毒...

丙肝的传染方式

丙肝的传染方式,首先是血液传播,不管是输血,还是单采血浆输血,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感染了...

丙肝怎么发现

丙肝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因此许多患者未能发现病情,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丙肝早期...

丙肝的传染方式

丙肝的传染方式,首先是血液传播,不管是输血,还是单采血浆输血,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感染了...

丙肝什么症状

丙肝什么症状: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较轻,类似于感冒,有全身乏力、...

丙肝的传染方式

丙肝的传染方式,首先是血液传播,不管是输血,还是单采血浆输血,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感染了...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呈...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呈...

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是一种丙肝病毒感染人类导致的慢性肝炎,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主要传播途径是...

丙肝和艾滋有关系么

虽然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是通过血液、性途径或者垂直传播,但这两个病毒不是必然联系在...

怎样治丙肝

怎样治丙肝:   丙肝治疗最主要的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长效...

丙肝传播途径

在目前的医学上,其实经常性会出现肝炎疾病,丙肝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好吗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好吗:   通常来讲,大部分慢性丙型肝病毒性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