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寻觅初心

2020-07-14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给依然奋斗在大时代下的人们。

不知为何,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看书中的人,怎么好像看到了自己?

当一个人被自身欲望所蒙蔽,被自身情绪所驱使时,行为上会渐渐失去往日的“理性”,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一个怪圈,在这个怪圈里,他们会疑惑、会后悔、会懊恼他们所做的,所遇到的,最后就在这种莫名中不知不觉地逐渐被埋没在茫茫的人海当中。这个怪圈就是我理解的书中所说的“狐惑”。

人因为有欲望,不安于现状,所以人类社会才能发展不断地前进;因为被欲望所驱使,所以人会陷入“狐惑”。尽管《狐惑年代》一书中把故事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一个机遇和危机伴生的时代,但是我认为时代背景仅仅是陷入“狐惑怪圈”的一个推动因素,这个问题的关键终究在于人本身。就如书中的谢永东,让谢永东一败涂地的不是那时候中国社会发展情况,也不是当时的大环境,而是谢永东自己他自身。曾启明百般苦口婆心地规劝,谢永东还是被“钱的诱惑”所驱使,致使生意上的失败。

荀子在《荀子第二十三·性恶》中提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我非常认可其“性恶”的观点。因为“性恶”,故而在人类诞生之初,“狐惑”便存在于人类社会,并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狐惑年代》里叙写的不仅仅是一代人,而是一类人。常言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狐惑年代》确实有值得我们反思的价值。置身于时代之中,我们就不得不去为生活而奔波,我们有自己的事业、理想,会被事业升迁、人际交往、家庭纠纷等所困扰,这就决定了我们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

如何不使自己沦为时代的炮灰,陷入“狐惑”。我认为唯有做到“不忘初心”。我时常觉得佛教、基督教等宗教还是很有存在的价值的。六祖慧能在《菩提偈》一诗中提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意为一切佛法之外的诸如七情六欲等都是如幻泡影,唯有抛开这些泡影,坚持一颗向佛的心,方能往生西方极乐。道理非常的相似,同样是教育人不要被这样那样的外物、情绪所惑。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为何不忘自身那一颗原本善良、真诚的心呢?有野心的人没有罪,有罪是被野心所驱使的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尽管人很难摆脱欲望等各种各样的诱惑,但是不妨在人生茫茫,时代匆匆的当下,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是否你也是这“狐惑”中的人?《狐惑年代》或许会是你不错的选择。



拨开迷雾,寻觅初心相关阅读


心理陷阱足以让你自毁

最常见的心理陷阱有如下方面:

1.求败的性格。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倾向于自取其败。他们一再地自陷于受欺压、被打击的绝境,而且一筹莫展,就是眼前摆明了有退路、出口,他们还是视而不见,拒绝利用。就算是能够胜任的工作,他们也一再地失败。

2.自恋狂。妄自尊大,过于自负,自视过高的人,通常会一头撞入自毁之门。自恋狂常常需要别人不停地赞美、爱慕,该否定却肯定,为了让对方喜欢自己,常不分青红皂白地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

3.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在工作场合扮小丑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实在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方式。

4.求败的认知。缺乏自信,划地为牢,总认为自己会失败,内心有错误的预期心理,自己造就出失败的意境,岂有不败之理?

5.虚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测,对自己要求过高,生活目标极不现实。不切实际的妄想,只会自取灭亡。

6.自卑过重。自卑感严重的人在自尊心作祟下,有时会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反而自取其败。自卑的心理会使他们认为自己先天即不足,后天又失调,自然无法和别人竞争。

7.报复心强。报复心强者,易意气用事,心中常满是怨怒,一旦急火攻心,常只顾着发泄情绪而不听劝,无法泰然面对挫折,结果失去人缘,陷入麻烦中。

8.寻求注意。喜欢出风头,只有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才能抵挡袭来的寂寞、沮丧、焦虑等不佳情绪,但出风头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不惜以给别人留。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尊敬的老师:想了好久,终于决定把这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向您倾诉,这种诉说将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吧……,”

这是”家园”版在讨论婚外恋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无尽烦恼之后,收到众多读者来信中的一封,从中不难看出,举凡遭遇婚外恋者,无不有深陷泥沼的感觉,婚外恋或者使家人从此失去往日的快乐、和睦、或是自身欲罢不能、再无宁日。

婚外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现象,每年都有千万个家庭承受它所带来的打击和痛苦。虽然大多数受害人最终度过这一感情危机,但是有一些人的精神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匆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一方有婚外恋时,作为配偶的另一方有什么样的出路和选择?为了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自杀行为,我们有必要了解引起婚外恋的心理、社会、经济因素,使得人们在面对家庭内突然的精神刺激事件时,能够找到出路并有效地走出去。

婚外恋 诱因何在

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婚外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所有的意识形态中,这样的行为大多数是会受到谴责的。但随着社会的开放,道德观念对婚外恋的限制作用顶多不过使他们遮遮掩掩、不想光天化日罢了。那种依靠道德规范来禁绝婚外恋的想法已经过于幼稚了。不如找出原因以求对策。

以下几点原因供参考:

1, 不幸福的婚姻导致渴望寻找一个密切的异性伴侣;

2, 长期分居造成孤独寂寞;

3, 夫妻性要求不一,又没有其他发泄渠道;

4, 单身女性因没有家庭或社会的支持并缺乏文化、技术,因而以“性”来获取男人的经济和情感支持;

5, 一些男性认为发生性关系的对象越多,其能力越强;

6, 一些男性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借婚外性关系提高自信心;

7, 让人们的性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社会约束力削弱。

但是这些观念在不同的社会中对人们的性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经济改革对中国的社会环境有着戏剧性的影响。个体及企业承包之后,家庭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同时社会组织影响个人行为的权利被削弱了。市场经济使一些人先富起来,而这些物质上先富起来的人如果其精神追求不高(社会环境也没有提供足够的高雅娱乐场所),他们手中的闲钱势必会花在吃喝享乐上。

如何平复心灵的创伤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为数众多的女性,她们既要面对用情不专的丈夫,同时又承担着沉重的劳动和不公正的待遇,但她们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坚强的活着。为什么人们会走截然不同的路呢?

为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了解两个心理学的概念:“应付”和“适应”。

面对精神刺激时,人类有意识地使用了两种对付的方法:一是试图直接改变产生精神压力的环境(例如,有的妻子采取不断与丈夫争吵以试图改变他的行为方式);二是试图通过心理调节来减少精神刺激造成的情感不良感应(例如,向好朋友诉说心中的怨愤以减少强烈的不愉快情绪)。也就是说,面对刺激,人们会试图通过一种或几种“应付”手段来达到摆脱精神刺激的目的;如果精神刺激是长期存在的,人们又会试图去“适应”这个刺激。总之,为了摆脱精神的紧张状态,人们会建立一种心理适应机制,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藉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的平衡。

假如某种精神刺激过于严重,过于漫长,令人不能适应,还有一个出路,即离开其生存环境------如果刺激与工作有关,另换工作环境;如果刺激与家庭有关,可以选择离家。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放弃更是一种获得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精神刺激。由于配偶的婚外情引起羞愧、自尊心受伤害,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容易产生自杀行为。轻生是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使对方产生罪恶感,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对帮助的呼喊”。但是,配偶的婚外恋情已使夫妻双方的关系充满“敌意”,二人相处随时随地都有“火山喷发”的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时刻处在警戒状态,对人的心理平衡、身体健康都会有极大的不良后果出现。此时从婚姻中走出,就不应当仅仅只看到损失大、失面子、没着落,而应该意识到是对生命的关注和照料,是对心灵的放生。放弃有时更是一种获得-----获得的是对自我的尊重,你会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活着的意义不只在他,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美好可以领略。身为现代女性,是不应把守住感情死亡的婚姻当做“从一而终的美德”来理解的。

团体心理治疗的基本介绍

团体心理治疗是以团体、小组的形式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在治疗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

团体心理治疗的主要特色在于一位治疗师可以同时为多位来访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使医疗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团体治疗并不像个别治疗那样有一套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任何一种个别心理治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原则建立起相应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动力-互助式、认知行为、人际关系、心理教育、格式塔、支持性-表达性、心理剧等技术都已经用于团体治疗。治疗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境来设计不同的团体形式和内容。但无论那一种团体治疗都强调: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行为障碍及各种适应问题是在人际交往中,或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发展和维持的,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识别并理解在互动中出现的问题,并最终改变那些适应不良的模式。

现代团体治疗主要有三种:心理治疗、人际关系训练和成长小组。心理治疗的重点是补救性、康复性的,组员可以是精神患者,也可以是有心理问题的神经症病人;后两种团体是成长和发展性的,参加者是普通人,目的是为了改善关系,发挥潜能,自我实现。团体治疗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学校、企业、军队、监狱等领域,适于不同的人参加。

团体治疗主要有以下11个疗效因子:希望重塑、普同性、信息传递、利他、原生家庭的矫正性重现、提高社交技巧、行为模仿、人际学习、凝聚力、宣泄和存在因子等。

3。治疗目标:

一般目标:减轻症状、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提高自信心、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等。

特定目标:每个治疗集体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急性住院病人的团体目标可以是:

1) 协助病人参与治疗过程;

2)证实交谈的有益性;

3)暴露问题所在;

4)降低孤独感;

5)对他人有帮助;

6)缓解住院带来的焦虑。同时,住院团体治疗还有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患者参与治疗过程,使他们愿意在出院后继续治疗。

4。治疗过程:团体心理治疗经历起始、过渡、成熟、终结的发展过程。团体的互动过程会出现一些独特的治疗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机制。

(1)起始阶段:定向和探索的时期,基本任务是接纳与认同。

(2)过渡阶段:协助组员处理他们面对的情绪反应及冲突,促进信任和关系建立。

(3)工作阶段:探讨问题和采取有效行为,以促成组员行为的改变。

(4)终结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效,处理离别情绪。

5。组长的职责:注意调动团体组员参与积极性;适度参与并引导;提供恰当的解释;创造融洽的气氛。在短程治疗团体中要与团体成员共同制定清晰的、现实的治疗目标,要在团体结构中确定明确的重心,保持治疗师积极主动的角色,并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操作。

6。具体操作技术:

(1)确定团体的性质,如结构式还是非结构式,小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组员是同质还是异质;

2)确定团体的规模;

(3)确定团体活动的时间、频率及场所;

(4)招募团体心理治疗的组员;

(5)协助组员投入团体;

(6)促进团体互动。

注意事项

团体心理治疗对于人际关系适应不佳的人有特殊用途。但应注意其局限性:

1、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

2、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

3、有的组员可能会受到伤害

4、组员隐私可能会被无意泄露。

舞动治疗在医院心理科的应用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舞动治疗有着其独特之处,强调情绪和身体的相互连接性,以及创造力能够促进心理的健康。在身体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在情感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并且赋予人治疗方法与工具宣泄通过语言所不能或不足够表达的各种情绪,如愤怒,失望等; 在精神层次上,舞蹈治疗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动力和记忆力。当传统的心理治疗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治疗病人时,舞蹈治疗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和传统心理治疗是相辅相成,且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避免了因为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舞动治疗以身心关系为核心,通过动作这种独一无二的载体,让患者从身体感受和象征意义两方面表达内心,从而令患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意识过程做出全新的解读,更能在情绪、认知和身体感受三方面的体验上实现成功整合。

舞动治疗在20世纪初就可以找到它的起源,起源于欧洲兴起于美国,几乎所有的舞动治疗先驱都是以现代舞舞者的身份开始了舞动治疗的生涯,他们更加关注于通过舞蹈来表达自我和探索,是一种内在舞蹈。在早期都是围绕着接受人潜意识作为探索和反思方式的环境中,19世纪晚期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的革命性工作,深刻地影响了舞动治疗界。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当精神分析师鼓励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而舞动治疗的先驱们开始鼓励用身体作为类似表达形式的载体。玛丽安·切斯也是一位舞者,被誉为“舞动治疗之母”,她被身体和心理的互动深深打动,便离开舞蹈表演,完全将精力聚焦在如何将舞蹈使用在心理治疗中,先驱们在早期的舞动治疗中带入了对个人动作偏好和状态不评判的态度,更加强调了个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舞动治疗被真正使用于帮助人们心理成长,是在二战后,大批的战后退役军人饱受战争创伤,为帮助其重新建立新生活这些人接受了个别分析和辅导但发现效果不佳,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开始尝试新的方式,舞动治疗便是其中之一。舞蹈对身心的治疗作用被发现和认可,并渐渐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在9·11事件发生后,舞动心理治疗得到了一次实战检验的机会,很多人通过舞蹈,把之前很多言语不能表达的情绪宣泄出来,回归到正常生活。目前在美国有6所大学,开设了舞动治疗的专业课程。舞动治疗虽然在欧洲和美国已非常流行,但在中国还处于零散和起步的状态,这次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在培训首批舞动治疗师后,将把舞动治疗引进成都的临床治疗。

这样的方式让很多人在情绪和生理获得了很大疏解。由此切斯被邀请至各个医院工作,在20世界40年代左右,舞动治疗主要被应用于精神科医院,切斯主张通过舞蹈和动作来建立关系以及共情于他人,她将该治疗性运用在医院的患者身上,随着镇定剂的发明与使用,精神患者借着该药物的帮助,得以让自己的生理和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身体活动的范围有所扩大,使得更多的精神患者有机会参与舞动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创造性的方式得以表达和发展。在舞动治疗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整合了心理学类知识逐渐演变为体系化的学科,在前人经验的延续和后续者的努力及更多心理工作者的加入,舞动治疗理论和运用得以不断完善。

我会发现他们的恐慌来自于不了解,不知道这种方式可以为自己做什么,一提到舞动他们首要的反应是我不会跳舞,事实上更多的是他们内在有一个批判的声音就是:我是不好的,我的动作很难看,没有人可以接纳我。即使有着担心他们也再鼓起勇气尝试与我工作,我想这种勇气来自于他们自身就有的力量和推动力,慢慢的他们知道了舞动治疗不是老师教跳舞,没有美丑的标准,每一个动作都是自己存在的表现,通过动作也可以被理解被看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积极的探索自己。医院中,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药物和舞动治疗的结合运用下获益。

我认为在舞动治疗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为:

1、人格的部分是相对恒定,而作为人,身体动作、灵魂、大脑存在于其中是不断连接互动的,这让我们意识到同一空间中的三种形态是完整不可分割,其中任何一个形态都会直接影响到另一种形态里的体验。而舞动治疗则是帮助这三种形态达到统一性。

2、功能性和表达性的动作呈现了我们的人格、集体潜意识以及个人的发展史。身体有记忆且有主动性,跟随身体让其找到自己的主题、创伤、模式及阻碍,这些需要被我们真实的看见和尊重,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疗愈性。

3、动作起源于生命早期,早期动作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动作建立的信任安全的关系则是自我健康发展的基本,而这也是治疗性关系的基本。

4、表达性动作是潜意识传达信息的通道,就像“自由联想”,而身体韵律、动作形态以及在空间的表达都将意识和潜意识的信息形态变得更加具象化,这是一个内在参与的过程,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觉醒程度。

5、当我们觉知阻碍化的模式等,可以在自身动作基础之上去创造和发展,帮助我们重建与内心本质的连接,促进深层次整合。

6、在动作表达中慢慢的会学习到,内在多种层次的信息包括情绪感受与动作是同步的,会相信身体动作是一个更自由、更和谐、更完整生命体系的基石

以上是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学习总结出来的几项基本原则。而舞动治疗师需要一个至少三年左右体系的理论培训,其中包含了大量动作分析的内容,而理论经由身体体验才能直接内化,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同时需要长期的舞动治疗个人体验以及案例督导。

舞动治疗是舶来品,在中国发展仅处于初期,因为不普遍性和内地市场发展的良莠不齐,导致很多人对舞动治疗认知还停留“它只是发泄,神经一样的跳舞等、参加一两次舞动治疗的体验就可以自称为舞动治疗师”的水平上。而在国内心理科医院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

隔代教育利与弊

如今,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忙、婚姻变故等原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老一辈,尤其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把很小的孩子放在祖父母们家里,与父母长期分开,爷爷奶奶等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但这背后却存在不少心理问题。

无法避免的隔代教育

狭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出国读书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照顾。广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帮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或跟年轻父母住在一起,如果孩子发生重大事情,年轻父母会在身边,祖父母成为协助角色。

很多人说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不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老人对待孩子更有爱心和耐心,免去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所以老一辈们不得不面对帮助年轻人照顾孩子的现实。

在照顾孩子方面,老人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老人更有耐心。老人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有着平和的心态,这是年轻父母比不了的。比如,当孩子哭闹要买一样东西时,比较讲原则的老人就会慢慢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买,其实孩子也明白大人的心思,自己哭闹也无济于事,慢慢的心情就会平复下来。但年轻父母遇到孩子哭闹时,由于赶时间,心情急躁,只有用呵斥、打骂等暴力来解决问题。

其次,老人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年轻父母不太愿意陪孩子玩,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游戏过于单调,孩子在一边玩,父母却在看手机、刷微博微信等。而此时,祖父母则更愿意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互动,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好处,特别是在孩子3岁以前是最需要陪伴的,祖父母的陪伴恰恰满足了孩子这一心理需求。

再次,老人经验丰富。老人照顾了一辈子孩子,有较多的育儿经验,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更放心,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撑,这份亲情和足够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当心三个弊端

第一、溺爱和放纵。有时孩子一哭,祖父母就心疼。其实,孩子很聪明,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老人就会心软,就没有原则了,容易导致过度溺爱和放纵。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觉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如果有一天他到社会上,发现别人不围着他转,就会无法适应,那时再让他重新适应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过分溺爱和放纵不仅仅存在于隔代教育中,亲子教育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包办代替,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性。有些祖父母太心疼孩子,孩子还没觉得渴和饿的时候,就主动给予。孩子得到提前满足,就不会去发展自己的心理需要,坐享其成。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做家务,连自己的桌面、床都不整理。由于长辈的包办、代替,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

第三、过分保护。祖父母带孩子,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所以常把“慢点跑”、“不能碰”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需要冒险和创新,只有这样他才能扩展视野。很多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没机会跟小朋友玩,结果长大后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何才能双赢

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两只大手,只有二者配合、共同教养,才能实现共赢。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隔代教育要协助亲子教育。老人要将教育孩子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年轻父母,让孩子形成明确的家庭等级观念,当祖父母和爸爸妈妈意见不统一时,要听爸爸妈妈的,这时家里才会形成恒定的权威和统一,否则孩子就会“钻空子”。而且,年轻父母相对来说更能狠下心建立规则,如果祖父母能配合年轻人“立规矩”,忍住冲动,就更容易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最为强调的是在生命早期,从出生到三岁,还是以母亲抚养为主。老人家可以作为辅助抚养者存在,以便熟悉和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做好准备。稳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婴儿的安全感。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被敏感的妈妈逐渐了解和确认。良好的母婴互动满足了婴儿的全能感需求,使他感觉到世界是被自己所控制的。否则,不断地更换抚养者,因不是以婴儿的需求为前提,就会给婴儿带来非常混乱的早期体验。这些过度的挫败,最严重的有可能损伤了婴儿的大脑自我调整的功能,使得他们表现的过于敏感、易激惹和难以安抚。所以,即便是孩子需要交托给长辈照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给予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为了重获安全感,有些孩子会向祖父母示好,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这是一种本能。然而,对于父母来说,当看到孩子更依赖长辈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这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因失落和嫉妒祖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过于坚持让孩子服从;以忽视、惩罚让孩子向自己示好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情绪表达不当的外显行为,是以破坏关系、情绪难以自控为特征的。所以,调整好父母自身的情绪,才是保证隔代抚养有效的重要前提。

最后,老人要学会做好“第三方”。比如,年轻父母管教孩子时,祖父母不要插手。年轻父母训孩子,不仅是因为孩子犯了错,更是在培养孩子懂规则、守规矩。此时,老人需要做好“第三方”角色,协助年轻父母解决、调停问题。而不只是出于心疼孩子,没有原则地保护孩子,拉偏架,反倒搞得一团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