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晒太阳缓解郁闷情绪

2020-07-14

一到了阴天你是否总感觉有点郁闷?特别是在冬天更是如此!如果如此希望你能晒晒太阳!克服冬季季节性抑郁症的简便方法就是多参加户外活动和晒太阳。

冬季夜长日短,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会减少人体“快乐激素”赛罗托宁的产生,而增加“困倦激素”美拉托宁的量,从而使人容易患上季节性抑郁症。专家表示,克服冬季季节性抑郁症的简便方法就是多参加户外活动和晒太阳。

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学教授介绍,每年冬季德国约有40万人会患上季节性抑郁症,这一病症主要是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缺少阳光照射,使人体内的“快乐激素”赛罗托宁减少,而控制人体睡眠和疲倦的激素美拉托宁的量会增加。

冬季季节性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是毫无缘由的情绪低落,早晨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出门,工作效率低下,懒于和家人朋友接触。通常患上季节性抑郁症的人很少求医,而是把自己封闭在家里看电视或上网,这种方法无助于克服抑郁症。

教授建议,最好是多到户外活动和晒太阳,刺激大脑赛罗托宁激素的产生。如果每天能坚持1小时至2小时的户外活动,则基本上可以避免患上冬季季节性抑郁症。试验显示,即使在11月份,白天户外的光线强度至少也能达到1000勒克司,而室内的人造光线最多只能达到500勒克司。

特殊的日光灯照射,对治疗冬季季节性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这种特殊日光灯的光线强度至少要达到2500勒克司,每天要照射30分钟,早晨照射的效果较好。另外光线需要能照射到视网膜,这样才能刺激大脑产生较多的赛罗托宁激素。



冬天晒太阳缓解郁闷情绪相关阅读


什么是情绪、心境

情绪是人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在情感方面的外在反应、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情绪=内在心理状态+外在生理反应。在生理方面,人体的肌肉、血管、内脏及内分泌腺,都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以及表露出来的心理状态,就是情绪。如当情绪忧郁时,会因人体肌肉松弛而导致目光向下,垂头丧气,举步维艰,萎靡不振等,表现出内心苦闷的状态。若情绪愤怒时,则会使人体肌肉紧张而致横目瞪眼,咬牙切齿,两手握拳。烦躁不安等,其内心则表露出气恼的状态。这就是说,情绪在人的外在行动上及内在心理上都有所表现。一般认为,在人与内、外环境的适应中,情绪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情绪可因其发生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类。

心境有时也叫心情,是一种比较微弱、缓和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忧郁、欢快等。心境不是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体验,它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往往以相同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心情舒畅时对许多事物都会产生欢快的情绪,而忧心忡忡时则会对许多事物产生不偷快的情绪。

引起心境变化的原因很多,如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工作的顺利或挫折。事业的成与败,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身体的健康状况,自然环境(如时令节气)的变化等,都可以对心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对过去的片断回忆、无意间的浮想也会导致与之相联系的心境的重现。

心境对人的生治有很大影响。积极快乐的心境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恶劣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妨碍工作和学习,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别让“年关心理综合征”困扰你

过年是个好日子,普天同庆,万家欢聚。然而,在不少人心中,过年成了一种压力、一种心病。春节临近,各大医院心理门诊的病人骤增,比平时增加了近三成。除了“抑郁症”、“强迫症”等老病号外,许多患者是因为害怕、厌恶过年来就诊的,医学上称之为“年关心理综合征”。有调查表明,80%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年关心理综合征”的侵袭,有的虽然没有因此产生心理疾病,但对过年也着实害怕。即使同是患上了“年关心理综合征”,由于职业、身份、年龄的不同,人们害怕、厌恶过年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冬去春来,又到过年好时节,人们该怎样防治“年关心理综合征”呢?

1、失望族。过年,历来是人生小结之时。如今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自己一年的人生有太多的期望,结果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蓦然回首,很多人在心中留下的是不满和失望。人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满、感叹光阴虚度,从而陷入强烈的挫败、失望之中,难以自拔。

心理提示:对生活期望越高的人,也越容易失望。这些病人多数在生活、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们并不满足现有的状态,希望短时间内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一旦实现与理想的差距太大,就很容易心态失衡,产生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失落感会因为过年变得尤为强烈。其实,如果对工作、生活的一些得失不太在意,制订计划量力而行,就会少很多失落。

防治验方:调低期望值。年初时不要把个人目标弄得过高,要酌情调整。转换视角做总结。过年了,与原来的目标对照也许没有大收获,但换个视角看还有平安,平安不是大福吗? 寻找多重支点。除事业外,亲情、友情、爱情,兴趣、爱好、健康等都足以支撑心灵。进行优势比较。必要时以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相比,获取心灵慰藉。确定新目标。这是心理补偿的好办法。

2、恐惧族。过年春运回家拥挤,应酬多,对他们而言,应酬已变成累人的“任务”。有不少人想起过年的应酬就感到害怕和恐惧,甚至引发胃肠功能紊乱。

心理提示:一是害怕春运回家拥挤,因为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可能导致一些人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甚至会情绪失控而跳车、跳船等。对于有旅游精神综合症病史的患者,每到春节临近时,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恐惧感。因此,回家前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分紧张,有条件的话可在乘长途车时定时起身活动一下,减轻旅途带来的疲劳。二是害怕应酬,借联络感情的春节走亲访友,对他们来说,已变成一种“任务”,长期应付“狂轰滥炸”的应酬,会引发一系列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

防治验方:统筹安排。对推不掉的应酬应安排有序,以收减压之效。化繁为简。尽量减少应酬,必须应酬时设法化繁为简,节省时间。学会谢绝。并非所有应酬都必不可少,关键是懂得辨别、善于拒绝。淡化欲求。应酬往往是为了满足自我欲求,如果少点欲望,就能少些应酬。

3、抑郁族。过年常被视为还“人情债”的日子,给谁拜年、送什么礼物、给多少压岁钱……倘若要做到八面周全,必然陡增压力,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多见于经济条件较差,又特别好面子的人。

心理提示:很多人将春节看得很重,走亲访友,都不能显露出寒酸。即使平时再节衣缩食,过年时也要风风光光。对那些经济条件差的人家来说,过年无疑就是过关,有些人甚至出现抑郁情绪。因此,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不要老拿自己没有的东西去和人家有的东西相比。

防治验方:认知纠偏。人情要往来,但物质与快乐未必成正比,有时只需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或一张贺卡,就可寄深情。量入而出。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主动免礼。不妨从我做起,彼此免礼。分散压力。人情往来的机会很多,来日方长,这么想可使心理压力减轻。

4、孤独族。不能与儿女团聚,对老年人是不小的心理打击。一些身在他乡的人和单身、离异的人,过年也会感到孤独。孤独使人消沉伤感、魂不守舍,甚至出现幻觉和妄想。多见于空巢老人和背井离乡的人。

心理提示:老人都希望过个团圆年。有些子女偏偏没有时间回来团聚,或者根本没有子女,这样的老人就会感到孤独。对于背井离乡的人,别人合家欢聚共度佳节,也会使其感到更为孤独凄凉。有些人甚至会魂不守舍、思维发生偏执、产生幻觉和妄想,出现思念过度的心理障碍。

防治验方:转念想想。儿女不回来一定有原因,这样想,老人应该可以释怀。替代满足。找身边合适的人交流,使心理需求获得替代性满足。充实生活。学会照顾自己,拥有多一点正当爱好。享受孤独。孤独有时会成为心灵滋养,也许你的孤独恰恰是别人羡慕的自由呢!

5、悲伤族。丧失亲人的中老年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他们爱拿出以往亲人的照片或是遗物,睹物思人,心情变得悲伤沉痛。见于丧失亲人的中老年人,遭遇离婚失恋等生活变故的人。背井离乡者。“独在异乡为异客”,别人合家欢聚共度佳节,而他独自一人显得更为孤独凄凉。生活境遇遭受变故的人。回想以往生活中的情景或同别人相比,感到反差很大,不良情绪就会“如影随形”。如果心理得不到调适,内心压抑不能及时得以宣泄,大脑皮层会处于一种强烈抑制状态,心情变得十分沉闷、痛苦。

心理提示:每逢佳节倍思亲,拿出已故亲人的照片或遗物,睹物思人,使丧失亲人者的心情变得悲伤沉痛。家人要加倍关心他们,节日里要多陪伴他们,遭遇离婚、失恋等生活境遇变故的人,回想以往生活中的情景或同别人相比,感到反差很大,悲伤情绪就会如影随形。

防治验方:重新定位。随着社会角色变化,要在心理上重新定位,保持平常心。心理换位。退休赋闲的老年人唯有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心里才能释然。学会享受清静。热闹是一种幸福,清静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幸福呢?采取自然隔离法,把死者用过的物品、照片巧妙移开,不让他们触景生情。

总之,过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拿出勇气来,给自己一些时间、空间,就能克服“年关心理综合征”,过一个顺心顺意的春节。

顺其自然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由日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经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一种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并被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心理疗法。

治疗原理:

1.“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什么叫顺其自然呢?把它看作是相当佛禅的“顿悟”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怕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⑴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要改变这一点,就得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疾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这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

⑵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

⑶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森田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拙策,服从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服从、忍受,就是顺应自然。”

2.“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⑴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⑵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不可否认,一定的性格又会指导其做出一定的事情,但仅仅看到这一方面,则是一个片面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这一客观事实。正是这一点,才是神经质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

森田疗法的适应证

各种神经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各种心身疾病、胃肠神经症、失眠症、伴有神经症症状的躯体疾患。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孩子的个性需要,反而让孩子生出许多症状,欲速则不达。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观察和处理方式:

像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一样,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系统内成员所表现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具体比喻的话,就如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既影响着他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同时,患者也因家人的态度或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产生症状或症状持续存在。这种紧密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所谓的病态(或问题)家庭现象。换言之,个人症状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并由家庭相互作用而保存下来。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家庭中产生的,问题可表现为个人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面临的。治疗的目标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变问题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使症状行为消失。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缓解期的心理问题、厌食症和贪食症、学校恐怖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困难、酒精及药物依赖、家庭冲突、非精神病性家庭暴力等。

家庭治疗时,家庭相关成员均需到场,每次治疗历时约1-1,5小时。一般每周至少一次,连续6到10次,有时需要布置家庭作业。

同性恋形成的综合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2001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正式出版。在这一诊断标准制定中,我参与其中的主要工作,关于同性恋的部分有了重大的改变。诊断标准认为性指向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也就是说同性恋本身并不意味着判断能力,稳定性,可信赖性或一般社会或职业能力的损害。

很多人认为同性恋就是与同性别的个体发生性接触。事实上这个定义并不完整。同性恋者是指“他最初的性、心理、情感以及社会方面的兴趣在同性的人身上,即使这些兴趣或许并不能被完全地表达出来”。大量的理论试图解释性倾向尤其是同性恋是如何产生的。多年来,人们做了大量研究,但仍未得到确切的科学解释。尽管如此,我们一起回顾对同性恋研究的路线,对我们认识这一群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

许多研究者认为同性恋倾向发生发展与生活事件,父母类型或个人心理特征相关。不愉快的异性恋经历或者缺少吸引异性的能力有时被认为是导致一个人成为或选择成为同性恋的原因。同性恋者比其他人的吸引力差是人们普遍的想法。

精神分析学理论暗示儿时的经历和与父母的关系均是同性恋产生的原因: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是同性恋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我们都经历了一个“同性恋的”阶段,他认为如果男孩子与他们的父亲关系恶劣而与母亲非常亲近,他们会固定在这个同性恋阶段;而如果一个女人羡慕阴茎,那么相同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她身上。尽管这些模式在一些实例中存在,许多同性恋者不适合这个模式确实是一个事实——就是说,他们的母亲的作用不是那么突出,他们的父亲也不是在感情上远离他们。而且同时,大量的异性恋者生长也确实生长在这种广泛存在的家庭模式中。

一条研究途径是研究成年人的激素水平,一些研究者考虑到激素可能会导致同性恋。然而尚没有好的对照实验研究能够发现,在血液中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成年男性的激素水平有什么不同。并且即使发现有固有的差异,也很难判断它们是性倾向的原因还是结果。由于受到了社会的压力,很多同性恋者经历的压力和焦虑本身就可能会影响到激素水平。许多研究者相信,成年人的激素水平与性倾向的成因无关,因为性倾向是在成年之前就已经确立了。

另外一条研究途径是研究出生前的激素水平,它们可以改变胎儿大脑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发育。一些研究者相信出生前的激素水平可以影响性倾向的形成。动物实验室研究已经证实在出生前应用激素可以使女胎男性化以及男胎女性化。这使得动物成熟后,出现另一性别的社会行为和求偶行为。

有研究报道男性同性恋者和男性异性恋者大脑结构的不同,这可能会成为性倾向起因的生物学基础。发现同性恋男性的下丘脑前角是异性恋男性的一半,而下丘脑前角是大脑中能影响性行为的部分。

第三个研究线索是提出遗传因素导致同性恋的可能性。研究者研究了三个全是男性的小组:同卵双生、异卵双生和领养的兄弟。发现当兄弟中的一人是同性恋时,另一人也为同性恋的比例在同卵双生子为52%,异卵双生子为22%,领养的兄弟为11%。一个与此类似的在女性中的研究发现了相同的模式。这些结果证明同性恋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一部分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但同卵双生子组与另外两组之间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有力地证明了基因组成可以导致性倾向的产生。

同性恋的生物学原因的证据导致了一些重要的论点的出现。假如同性恋被发现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那么认为同性恋是非天生的这一假设将受到冲击,因为人们生物学上内在的某些东西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社会也因此可能会更加易于接受同性恋。相信同性恋是“天生的”那些人较那些认为同性恋是选择和习得的人来说,对同性恋者采取了更加积极的,乐于接受的态度。还有,同性恋是否是生物学所导致,使得人们的观点差不多被均衡地分成了两派。在一个调查中,44%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43%的人认为它是人们所不能改变的。

假如同性恋被证实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那么会产生什么额外的结果呢?其中之一是,那些责怪自己的父母或被其他人责备做了他们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事的父母,摆脱了他们的罪恶感。假如性别的不符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被接受,那么社会对性别角色行为的期待可能会变得更加灵活。在另一方面,假如同性恋被展示是由生物学因素引起,并且同性恋者被标示上有生物学的“缺陷”,那么通过人工流产的方式消灭同性恋或使用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去预防同性恋,或在子宫中改变同性恋,都可能会被实施。

从罪恶到病态再到正常化

在20世纪中叶,对同性恋的社会态度有了一个转变。认为同性恋者是罪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他们是“病态”的想法所代替。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使用了很多激烈的治疗方法来努力治愈同性恋这种“疾病”。在19世纪诸如切除生殖器这样的外科手术得到开展。后来到1951年,脑白质切除术(分离大脑前叶的神经纤维的脑外科手术)作为对同性恋的一种“治疗方法”开展起来。心理治疗、药物、激素、催眠、电击疗法和厌恶疗法(在同性恋刺激的同时给予使人呕吐的药物或电击)也都曾被应用过。如今,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推翻了同性恋是“病态”的观念。第一个主要的研究是对比非病态的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的适应性并没有发现两组人群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的研究支持这些发现。“那些最终对同性恋妥协的,不后悔同性恋性倾向的,和可以有效发挥性和社会作用的同性恋者,并不比异性恋男女有更多的心理压力”。

生活方式与自我接受

不能依据激素的水平和精神健康状况,把同性恋者从异性恋者中清楚的划分出来。这可以推出另一个观点:同性恋者的生活方式和异性恋者的生活方式一样多姿多彩。所有社会阶层、职业、种族、宗教、以及政党的信仰在同性恋者中普遍存在。同性恋者唯一共通的特征是他们对同性别的人有情感和性满足的需求,还有他们都经历过来自于敌对他们的社会环境中的压力。

尽管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并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人们对他们依然存在着典型模式化的看法。大部分的典型模式与同性恋者个人的穿着打扮有关。确实有一些同性恋的人按照一些固有的形式穿着打扮和为人处事。能够辨认出是同性恋男性的特征通常包括:夸张的“女性”姿势以及紧身且华丽的衣着;相对应的,能够典型地认出是同性恋女性的典型特征包括:短发和高度“男性”化的衣着和手势。

意识到自己同性恋性倾向的重要步骤就是接受它。自我接受通常是困难的,因为它牵涉到必须克服内心对同性恋的抵触以及社会上对同性恋的憎恶的观点,由于这些困难,男性同性恋青少年尝试自杀的可能性较男性异性恋青少年高七倍。十几岁的女性同性恋者试图自杀的可能性只比正常的女孩高一点儿。孤独、缺乏自尊、以及身体和语言的羞辱通常是试图自杀的原因。对于同性恋的男女青少年来说,至少找一个支持他们、没有偏见的成年人谈谈心,是很有帮助的;家庭的支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的研究与国际接轨

通过当前对同性恋的研究——美国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协会不再将同性恋归为精神疾病——大多数的治疗和咨询工作者已经改变了治疗的焦点。在国内,同样有许多精神科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作为参与该工作成员之一,我们来到同性恋社区,而不是在精神科门诊中收集样本,充分说明我们对同性恋的课题是认真和开放的。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对同性恋的重新认识起到重要作用。结论认为同性恋作为一种性爱活动不一定是异常的。如果同性恋中有的人在个人性指向或性发育过程中,曾感到焦虑、抑郁,甚至痛苦,或者感到犹豫不决,有的希望改变为异性恋。这样的情况,提供精神科医学和心理学的服务是必要的。我们这种做法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定一致。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也纳入了同性恋,其表述为:同性恋者中也确实存在非和谐性同性恋需要医学帮助的人。在制定新标准时,我们至少跟踪51位同性恋者一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有6例伴有心理问题的。值得注意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美国曾经是同性恋者,但后来经过精神科或临床心理学家的医学帮助,改变为异性恋者的,他们回顾过去的同性恋状态,自己认为过去是不正常的,所以,他们积极抗议的是从精神病诊断标准里取消同性恋名称。

在目前,想通过医学、心理治疗或者其它手段来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还是相当困难的,这是针对素质性同性恋而言的,一是帮助接受自己的性取向,明白同性恋者的智力和能力并不比异性恋者差,一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为同性恋并不等同于“性心理障碍”和“性变态”。另外在接受自己是同性恋的同时,也要接受社会上许多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因为人们对与自己不一样的人都会有好奇和不理解,这也是正常的。寻求归属的需求是人类发自内心的特征。对于许多同性恋者来说,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们不再认为必须通过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倾向来“治愈”他们,而是开始努力帮助他们去爱、去生活、去工作。但是对于青春期有性取向困扰的孩子,我们有很好的帮助家庭和孩子临床实践经验。

总之,同性恋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原因未明。同性恋不是当事人故意所为,也不是习得的,因此同性恋者对自己的性指向本身不负责任,与不道德或罪错无关。

郁闷 晒太阳

相关艾灸

缓解郁闷

相关资讯

心里郁闷怎么排解

想要排解心里的郁闷,就必须要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暗示,随时随地告诉自己要开心。还有就是...

心情总是郁闷怎么办

心情总是郁闷时应该及时找方法帮助舒缓,可以找亲近的亲人朋友倾诉聊天,也可以去自己喜欢...

心情总是郁闷怎么办

心情总是郁闷时应该及时找方法帮助舒缓,可以找亲近的亲人朋友倾诉聊天,也可以去自己喜欢...

孕期晒太阳可以补钙吗

孕期晒太阳可以补钙吗:   这个钙就靠我们正常饮食的话,假如我们日照非常重要,每天应...

宝宝晒完太阳能洗澡吗

宝宝晒完太阳能洗澡吗: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晒完太阳之后,不能洗澡,怕维生素D流失。...

心里郁闷怎么排解

想要排解心里的郁闷,就必须要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暗示,随时随地告诉自己要开心。还有就是...

晒太阳对于新生儿黄疸有效果吗

黄疸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作用,促使未结合胆红素的排出,从而有利于减轻黄疸。正常情况下,...

孕期晒太阳可以补钙吗

孕期晒太阳可以补钙吗:   这个钙就靠我们正常饮食的话,假如我们日照非常重要,每天应...

冬天晒太阳缓解郁闷情绪

一到了阴天你是否总感觉有点郁闷?特别是在冬天更是如此!如果如此希望你能晒晒太阳!克服...

晒太阳补钙

充足的钙剂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以及正常钙磷代谢,肌肉维持都有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