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中断患者的饮食

2020-07-14

思维中断是患者感觉到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如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饮食不加限制的话,有可能让患者的病情出现转化,可能会让病情逐渐加重,所以精神分裂症饮食也应该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加以重视。下面介绍一下思维中断患者的饮食。

1、禁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和改变血药浓度的药物
  酪氨酸类食物对患者的身体不利,这样的食物有奶酪、火鸡、葵花籽、糙米、花生和豆类食品等。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能够增强多巴胺的药物和食物,如咖啡,可乐,雪碧,茶水等。要避免容易改变血药浓度的中药利水药等,防止疾病发作。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多巴胺增强,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使用此类激素。
  2、禁食滋阴补肾和易动肝火的食物
  人们可能认为滋阴补肾的食品比较好,但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应该禁食。如鹿茸附子巴戟天等保健药物。不要服用容易让患者肝火妄动的食物及中药,如辛辣刺激食物辣椒等,升肝助阳的中药柴胡等要慎用。要避免食用易生痰的一些食物,如肥肉、蟹、鲤鱼、黄鳝等。



思维中断患者的饮食相关阅读


哪些现象是老年人心理失常的表现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表现,首先是思维与行动上一致,做事有条不紊,善始善终,处理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正常友好交往。如果做事杂乱无章,思维混乱,有头无尾,性情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就是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以前思想稳定,有应变能力,对发生的事能及时判断处理,进入老年期后变得神经过敏,稍有波动则大惊小怪,疑神疑鬼,情绪不稳,这也是心理失常的一种表现。

记忆力与思维能力是智力是否衰退的根本标志。一般来说,老年人对事物前总体记忆是清晰的,而对具体数字与细节往往不易记住,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是生理上的退变,属正常现象。如果是前记后忘,或者是反复唠叨,则是老年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此外,老年人情绪稳定,乐观愉快,说明心理状态是正常的。如果喜怒无常,愁眉苦脸,怨天尤人,灰心丧气,悲观厌世,都属不正常心理。

一般认为,老年人尚有判断事物的经验,行动自觉,有明确的日的,能率直表白自己的态度,能灵活选择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判断事物优柔寡断,摸棱两可,莫衷一是,哼哼哈哈,则是大脑衰退的表现。

要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必须及时对老年人进行心理调节。事实证明,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延缓老年人的大脑衰退,减少老年人的身心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虚荣心理,如何调适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对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社会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因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导致的虚荣心理。其表现是对物质生活的极度虚荣。虚荣心较强者,为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甚至犯罪等反社会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很大,所以极有必要克服虚荣心。

对于虚荣心较强的患者,应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使其完成自我的心理调适。针对因攀比而造成的心理错觉,要知道不同个体与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相联系,取得社会分配利益的方式和各自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工人只看到农民分了田,而没看到他们由此而承担的经营风险;农民只知道工人“旱涝保收”,却体谅不到在竞争中,他们也会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只讲个体户的“大把收入”,却忘了自己的工资以外,还有国家和企业支付的相当数额的劳保福利等等。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以自己的“吃亏点”去比别人的“得益点”,结果必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最吃亏”的心理效应。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比实绩,比干劲,比投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

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自己比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社会比较的尺度要由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来控制,完善人格是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克服虚荣心的最好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虚荣心的人是否定自己有短处的,于是在潜意识中超越自我,有嫉妒冲动,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在评职称、评级、评优中弄虚作假。人生在世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建立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攀比虚荣心理的存在,使人们的情绪受到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然而从攀比心理特点来看,它又是一种攀高的心理,即向上比,而不是向下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一种追求美好、向上的愿望,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总想自己比别人好,这里的关键是与别人比什么和怎么比。单项攀比,往往产生片面的认识,而纵横交叉全面地比,则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认识问题。消极的比,不分良莠,会产生盲目性;而积极的比应是比那些向上的东西,可以产生行为的激励作用,鼓舞人向上,激励人奋进。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为什么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属,会认为是患者想不开才得病的?很多患者家属,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们把普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划上了等号。认为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一样,都是某些心理因素导致的。其实不然。

心理问题,是指人际关系、婚姻情感、或学习工作等具体的明确的因素,导致的心理的冲突、困惑及不良体验。比如失恋、离异、失业等导致的心理困境都属于心理问题的范围。当事人往往会很苦恼,如果能够改变,大多会主动求助,至少会被动求助,比如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心理因素是心理问题的原因,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而心理疾病的发生,可以有诱发因素,也可以没有。就是说有些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完全可以没有诱因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有位老年的抑郁患者就曾经说过,我现在什么负担都没有,孩子都工作了,也很孝顺,退休工资也很多,我怎么会抑郁呢?其实,抑郁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完全可以是内源性的,与外部环境无关。

就是在机体内部,具体说就是脑内,某些化学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它的在某个部位的浓度降低了,人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就是抑郁。至于这个浓度降低是怎么发生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脑内的某些内分泌变化有关,也可能与季节气候有关,也可能与表达了某些基因有关。但不管怎样,就是在当下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可以解释心理疾病的原因。

有时候,也可以找到一些与心理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但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导致心理疾病。比如,这个因素放在很多人身上,都不会导致心理疾病;或者放在以前,对当事人而言,也不会导致心理疾病。但是,此时此地,却诱发了心理疾病。此时的心理因素,不再是心理疾病的原因,而是诱因。与心理疾病没有因果关系。其作用就相当于点燃了的导火索,或扣动的扳机。只是诱发了心理疾病而已。

但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即使家属患有心理疾病了,也不愿意去看病,而总是幻想通过“换个环境”,或让患者“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等非药物的方法来解决心理疾病。其实,这样反而会贻误治疗时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心理疾病有用吗?有用!但是,也是有条件的。

比如首先选用药物治疗,在病情部分缓解或基本缓解的时候,进行心理治疗最佳。其他时间段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作用时间有限,疗效肤浅而已。一些常规的心理支持、心理暗示,就基本满足治疗的需要了。当然,如果患者能够喜欢并坚持做长程的精神分析治疗,也是可以的。

父母和老师重视关心读写障碍儿童

读写障碍的成因还不清楚,不过一般认为和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上的一些问题有关。可能是生物功能失调引起的认知加工过程的紊乱。

目前国内还没有获得承认的标准检测工具,所以无法准确调查比例,只能根据现有国外的数据以及国内一些局部的调查来估算。

在最近英国公布的数据里,专家认为在该国家成人中,读写障碍的比例应该在5%以上;患病率在5%-15%不等,学龄儿童发生率在5%-10%左右。读写障碍在医学上被统一称为“特殊学习技能障碍”,其中包括了阅读、听说、书写、计算等各个方面。每一个存在特殊学习技能障碍的孩子,其所存在的问题面并不同,而且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智力正常,甚至有些孩子还很聪明,但在某个单项能力上,严重‘短腿’了。

如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包含了很多子项,分别针对不同的能力,例如算术能力、记忆能力、词汇能力等等。一个读写障碍的儿童,往往智商总得分在正常范围内,但读写方面的能力却会比智商得分低,而且是低很多。通俗点来说,也许从整个智商得分来说,是个智力优秀的孩子,可在读写相关的单项测试中,得分却只有一个低智能儿童的水平。区分是不是智商问题关键是到专科医院来做此项测验。

曾经有人试图将读写障碍患者眼中的文字还原再现,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在我们眼中清晰平整的文字,在他们眼中,却是扭曲、打结、变形的模样。在这种情况下,阅读和理解当然变得困难无比。这种扭曲和变形并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大脑中枢处理相关信息的区域出现了问题,使得这些信息不能很好整合,最后只能呈现出一种歪曲的模样。

事实上,现在国内普通儿科专业人员对于这类学习技能障碍的了解也不多,而在一般人群,比如家长、老师中,更是很少有人听过类似的说法。这些学习障碍的孩子就和早年的多动症注意缺陷患儿一样,被老师和家长当成不用功、不学习、不认真,给予批评、责罚,

父母对孩子的和孩子的预后关系密切。有些家长对于读写障碍有一定了解,他们会主动让孩子来专科医院或者机构接受系统训练。专业人员对于孩子也会更理解,以支持为主,这样的孩子即便读写障碍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孩子依然可以健康、自信地成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有这样的障碍,还有一些则是不了解,他们依旧归因于“孩子不认真”,或者觉得这样“很丢人”,而这样反而可能耽误了孩子,也让孩子在长期的责罚中失去自信,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隔代教育利与弊

如今,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忙、婚姻变故等原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老一辈,尤其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把很小的孩子放在祖父母们家里,与父母长期分开,爷爷奶奶等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但这背后却存在不少心理问题。

无法避免的隔代教育

狭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出国读书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照顾。广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帮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或跟年轻父母住在一起,如果孩子发生重大事情,年轻父母会在身边,祖父母成为协助角色。

很多人说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不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老人对待孩子更有爱心和耐心,免去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所以老一辈们不得不面对帮助年轻人照顾孩子的现实。

在照顾孩子方面,老人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老人更有耐心。老人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有着平和的心态,这是年轻父母比不了的。比如,当孩子哭闹要买一样东西时,比较讲原则的老人就会慢慢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买,其实孩子也明白大人的心思,自己哭闹也无济于事,慢慢的心情就会平复下来。但年轻父母遇到孩子哭闹时,由于赶时间,心情急躁,只有用呵斥、打骂等暴力来解决问题。

其次,老人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年轻父母不太愿意陪孩子玩,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游戏过于单调,孩子在一边玩,父母却在看手机、刷微博微信等。而此时,祖父母则更愿意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互动,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好处,特别是在孩子3岁以前是最需要陪伴的,祖父母的陪伴恰恰满足了孩子这一心理需求。

再次,老人经验丰富。老人照顾了一辈子孩子,有较多的育儿经验,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更放心,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撑,这份亲情和足够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当心三个弊端

第一、溺爱和放纵。有时孩子一哭,祖父母就心疼。其实,孩子很聪明,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老人就会心软,就没有原则了,容易导致过度溺爱和放纵。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觉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如果有一天他到社会上,发现别人不围着他转,就会无法适应,那时再让他重新适应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过分溺爱和放纵不仅仅存在于隔代教育中,亲子教育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包办代替,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性。有些祖父母太心疼孩子,孩子还没觉得渴和饿的时候,就主动给予。孩子得到提前满足,就不会去发展自己的心理需要,坐享其成。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做家务,连自己的桌面、床都不整理。由于长辈的包办、代替,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

第三、过分保护。祖父母带孩子,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所以常把“慢点跑”、“不能碰”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需要冒险和创新,只有这样他才能扩展视野。很多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没机会跟小朋友玩,结果长大后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何才能双赢

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两只大手,只有二者配合、共同教养,才能实现共赢。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隔代教育要协助亲子教育。老人要将教育孩子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年轻父母,让孩子形成明确的家庭等级观念,当祖父母和爸爸妈妈意见不统一时,要听爸爸妈妈的,这时家里才会形成恒定的权威和统一,否则孩子就会“钻空子”。而且,年轻父母相对来说更能狠下心建立规则,如果祖父母能配合年轻人“立规矩”,忍住冲动,就更容易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最为强调的是在生命早期,从出生到三岁,还是以母亲抚养为主。老人家可以作为辅助抚养者存在,以便熟悉和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做好准备。稳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婴儿的安全感。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被敏感的妈妈逐渐了解和确认。良好的母婴互动满足了婴儿的全能感需求,使他感觉到世界是被自己所控制的。否则,不断地更换抚养者,因不是以婴儿的需求为前提,就会给婴儿带来非常混乱的早期体验。这些过度的挫败,最严重的有可能损伤了婴儿的大脑自我调整的功能,使得他们表现的过于敏感、易激惹和难以安抚。所以,即便是孩子需要交托给长辈照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给予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为了重获安全感,有些孩子会向祖父母示好,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这是一种本能。然而,对于父母来说,当看到孩子更依赖长辈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这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因失落和嫉妒祖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过于坚持让孩子服从;以忽视、惩罚让孩子向自己示好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情绪表达不当的外显行为,是以破坏关系、情绪难以自控为特征的。所以,调整好父母自身的情绪,才是保证隔代抚养有效的重要前提。

最后,老人要学会做好“第三方”。比如,年轻父母管教孩子时,祖父母不要插手。年轻父母训孩子,不仅是因为孩子犯了错,更是在培养孩子懂规则、守规矩。此时,老人需要做好“第三方”角色,协助年轻父母解决、调停问题。而不只是出于心疼孩子,没有原则地保护孩子,拉偏架,反倒搞得一团糟。

思维 心理

相关资讯

思维破裂的治疗预后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在患者...

小儿遗尿怎么心理治疗

小儿遗尿怎么心理治疗:   小儿遗尿,往往孩子会有心理方面的因素,有羞愧、有自卑、有...

如何预防身体变形障碍

对于躯体的某个部分的极端不满就是躯体变形障碍(BDD),史称畸形恐怖。 躯体变形障碍...

思维缓慢如何检查

思维缓慢是抑郁症的一种症状。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

如何食疗思维破裂

思维破裂的主要起因与精神分裂症有着莫大的关系,患者发病时思维毫无逻辑连贯性,严重时可...

什么是心理治疗

什么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之病为目的,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实施的人际互动...

思维中断的鉴别诊断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

强迫思维的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了强迫思维的症状,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足量的药物治疗,这样有助于控制病情。...

如何检查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显着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