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的病理性赘述日常该如何饮食
癫痫引起的病理性赘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人们常用思维粘滞来描述癫痫患者的赘述,患者喜欢重复同一种想法,再三讲述同一个内容,思路无法展开,一旦转换话题就又在新话题上纠缠不休。癫痫引起的病理性赘述严重侵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提早了解其发病原因,有助于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癫痫患者的病理性赘述日常该如何饮食?
研究发现,诸如黄豆、扁豆、小麦等豆类和谷类食物富含微量元素锰,而临床数据显示:有超过1/3的癫痫儿童血清锰低于正常儿童,所以多进食豆类及谷类食物,可补充癫痫患者锰的摄取不足。此外,有研究表明:正常大脑细胞存在一定量的磷酸酶物质,但癫痫患者的大脑中严重缺乏这种酶,而豆芽中富含硝基磷酸酶物质,故进食豆芽能补充磷酸酶不足而缓解病情。
酸性食物提供给人体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有利于神经递质的合成,从而弥补癫痫患者,特别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的一些神经递质的缺乏,减少癫痫的发作。癫痫患者可以多吃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食、豆类、瘦肉、鸡蛋、鱼、牛奶等,尤其应多食用豆类、新鲜蔬菜、水果、乳制品,这些含高蛋白质和含磷脂丰富的食品,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同时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癫痫患者的病理性赘述日常该如何饮食相关阅读
自恋症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有哪些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产生原因,大致可分为先天遗传和后天不良环境所致两大因素。具体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双生子调查、寄养子调查及近年来实验室、染色体研究结果揭示,人格障碍与遗传有关。
2、脑发育因素。有些学者认为,人格障碍与脑发育不成熟有关。
3、家庭因素。不良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消极作用。
4、教育因素。幼儿教育对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合理教育可促使异常人格形成。
5、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病态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容易产生大量的病态人格现象。
6、人际影响。即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人际关系影响的好与坏,分别致使人格形成向健康或偏常方向发展。
7、疾病因素。婴幼儿、儿童和少年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炎症、外伤、中毒、癫痫等器质性脑损害,可以导致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主要表现有:
1、不能接受批评。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表现出来)。
2、好指使人。喜欢指使别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到特别的关注。
4、想入非非。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之想和幻想。
5、过分自信。坚信自己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了解。
6、惟我独尊。认为自己应享受他人所没有的特权。
7、虚荣。渴望长久的关注与赞美。
8、冷漠。缺乏同情心。
9、多嫉妒。有很强的嫉妒心。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并不可怕,更不要以为治不好了。克服此症,关键在于找准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其途径有:
1、自我教育。“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其知识结构不够健全合理,尤其缺乏必备的心理学常识。当事人应有意识地阅读有关书籍杂志,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努力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逐步克服“自恋型人格障碍”,超越自我,走向实际。
2、创造良好的外在教育环境。对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必要时应该让其置身于特定教育场所。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优点首先,在于能使患者获得集体力量好的方面的“感染”;其次,在正规的教育环境氛围中,使其得到老师的教育和关怀;再次,使其养成正常行为模式,纠正不良行为;最后,在心灵上可减少自傲感或对立情绪,不致流散于社会,成为某种不稳定因素。
3、实行必要的监护。对于自恋倾向严重、有可能危及他人及社会,包括涉及到自身利益保护的患者,应予以监护。监护的方法和形式宜根据其“发作”程度和具体情况而定。
父母和老师重视关心读写障碍儿童
读写障碍的成因还不清楚,不过一般认为和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上的一些问题有关。可能是生物功能失调引起的认知加工过程的紊乱。
目前国内还没有获得承认的标准检测工具,所以无法准确调查比例,只能根据现有国外的数据以及国内一些局部的调查来估算。
在最近英国公布的数据里,专家认为在该国家成人中,读写障碍的比例应该在5%以上;患病率在5%-15%不等,学龄儿童发生率在5%-10%左右。读写障碍在医学上被统一称为“特殊学习技能障碍”,其中包括了阅读、听说、书写、计算等各个方面。每一个存在特殊学习技能障碍的孩子,其所存在的问题面并不同,而且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智力正常,甚至有些孩子还很聪明,但在某个单项能力上,严重‘短腿’了。
如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包含了很多子项,分别针对不同的能力,例如算术能力、记忆能力、词汇能力等等。一个读写障碍的儿童,往往智商总得分在正常范围内,但读写方面的能力却会比智商得分低,而且是低很多。通俗点来说,也许从整个智商得分来说,是个智力优秀的孩子,可在读写相关的单项测试中,得分却只有一个低智能儿童的水平。区分是不是智商问题关键是到专科医院来做此项测验。
曾经有人试图将读写障碍患者眼中的文字还原再现,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在我们眼中清晰平整的文字,在他们眼中,却是扭曲、打结、变形的模样。在这种情况下,阅读和理解当然变得困难无比。这种扭曲和变形并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大脑中枢处理相关信息的区域出现了问题,使得这些信息不能很好整合,最后只能呈现出一种歪曲的模样。
事实上,现在国内普通儿科专业人员对于这类学习技能障碍的了解也不多,而在一般人群,比如家长、老师中,更是很少有人听过类似的说法。这些学习障碍的孩子就和早年的多动症注意缺陷患儿一样,被老师和家长当成不用功、不学习、不认真,给予批评、责罚,
父母对孩子的和孩子的预后关系密切。有些家长对于读写障碍有一定了解,他们会主动让孩子来专科医院或者机构接受系统训练。专业人员对于孩子也会更理解,以支持为主,这样的孩子即便读写障碍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孩子依然可以健康、自信地成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有这样的障碍,还有一些则是不了解,他们依旧归因于“孩子不认真”,或者觉得这样“很丢人”,而这样反而可能耽误了孩子,也让孩子在长期的责罚中失去自信,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什么是催眠治疗
一、什么是催眠治疗
在各种心理治疗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古老的催眠治疗。催眠治疗是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催眠,广义上指人类活动中与催眠现象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巫术、气功、瑜伽、禅修、冥想、宗教、人体特异功能、各种神秘现象等。狭义的催眠是指催眠术实施的过程。被催眠和自我催眠是生物本能之一,生物通过催眠躲避危险、自我保全、维持健康、延续生命。催眠术是催眠师使被催眠者进入并保持于催眠状态特殊的方法,以实现预设目标,如治疗疾患、沟通情感、破译秘密、表演特技、开发潜能等。催眠状态是指催眠术中被催眠者进入的一种特殊意识状态。被催眠者受暗示性明显提高,能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其暗示指令;催眠师则能有计划地调控被催眠者的感受阈限和忍受阈限,使之呈现出清醒状态下不可思议的功能。
二、催眠治疗的适用人群
催眠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公众往往认为催眠就是“催人睡眠”,把催眠治疗当成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实际上,催眠治疗的适应证远不限于睡眠障碍。催眠治疗师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癔症等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厌学、冲动、口吃、各种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行为障碍。
三、催眠治疗的操作技术
在催眠师的诱导下,接受催眠者的意识由清醒变得恍惚,进而如醉如痴,其身体或柔若无骨而瘫软在床,或坚如木石而足以载人。被催眠者对催眠师惟命是从,心无旁骛。催眠结束后,被催眠者由混沌状态逐渐恢复意识,似大梦初醒,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印象模糊,恍如隔世,通常的体会是:“像睡了一大觉,舒服极了!”
四、催眠治疗的注意事项
催眠师的任务是为人解除痛苦,带来放松和快乐,恢复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帮助其睡眠。治疗前,催眠师与被催眠者都要相互信任,消除误解,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被催眠者要解除身心约束、排空大小便、妥善处理好随身物品。治疗中,被催眠者身体放松,呼吸平缓,精神集中,杂念减少,彻底进入全身心的休息状态。催眠实际上较睡眠更为有效,可以理解为一种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治疗结束后,催眠师要将被催眠者逐步唤醒,并与其讨论治疗体验。通常,很多人在治疗后感慨:“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意犹未尽,真不愿醒来啊!”
母子关系和内心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派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非常重视人的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我们在治疗现实中成人的情感情绪,包括一些精神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辐射到他的童年。6岁之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就像是盖楼的时候打地基一样,6岁之前是地基。其实不光是6岁,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在6岁之前有很多孩子重要的心理体验在潜意识里留下来。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过去一些哲人先知的经验说起来是古话,但是是符合心理学意义的。国际的一些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到怀孕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用很多科学的方法探索孩子在子宫里的心理变化。孩子出生以后,马上给了妈妈,皮肤要接触,让孩子趴在妈妈的胸前,这是有安全感的,他从产道出来以后,跟空气有一个刺激,通过这个刺激以后,马上又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熟悉的。这一点,我们是非常科学的预测。如果孩子本身是健康的,当你需要用暖箱的话,那就再说了,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人还做过一个实验,孩子特别需要情感。比如双胞胎出生以后,其中一个孩子有生命危险,当时一个护士就把健康的孩子放在暖箱里,让他和姐妹拥抱在一起,结果这时候孩子慢慢的就好起来了,又健康的活下来了。这一点也被科学家非常重视,说明孩子出生的时候,一出生就要寻找他在子宫中非常熟悉的感觉,不要让孩子觉得有马上的分离感,这一点特别符合精神分析学派。
出生以后,在月子里要跟妈妈接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人们非常重视母亲在怀孕期间和出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面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出生以后,出现产后抑郁,这个时候孩子和妈妈之间有一些隔阂,被妈妈拒绝了。所以,我们要治疗妈妈,把妈妈的产后抑郁治好了,就接受孩子了,有的时候有的人就不管了,她觉得太累了,情绪不好了,被长辈或被月嫂带走吧,带到另外一个房间,这一段分离对孩子也是有影响的。
这些所有情感的依恋,包括肌肤的接触,都非常重要。我们在治疗的时候,我们的治疗是长久的治疗,有的时候是以年来算的,这样长期的心理治疗当中,重新走过他心理成长历程的时候,他回忆到他的童年、早年的时候,都会有对他现在生活有影响的因素。有的人说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是做过心理医生和来访者不会理解。
我们说的依恋关系主要指的是1-2岁,出生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1-2岁不要和妈妈有太多的分离。有的母亲在孩子出生以后,国外有的是3岁之前不工作,这一点很科学,因为孩子感到很安全。有些朋友就谈到,他2、3岁的时候,妈妈就是在厨房做饭都没有关系,它觉得妈妈在,就会安全的去玩儿,心里暖洋洋的,特别的高兴,自己玩儿都没有关系,这就是心理的力量。但是有的孩子回忆,有的时候家长不在家,把他放在家里,非常非常的可怕,感觉孤独,感到世界都不要我了。大人觉得一会儿就回来,但是孩子是永久性的,他建立的记忆和理解就是他自己的,那个年龄段的理解就是“你不要我了,把我抛弃了!”这是建立母婴的关键期。
这是有问题的,这也是我们和国外的心理家讨论的问题,挪威的心理学家在孩子住院问题上起到了改变儿童医院制度。因为最开始发现一些孩子住院时离开母亲的一个因素,我们看过一个纪录片和资料,妈妈把孩子送到医院里,妈妈离开了,在离开的瞬间,孩子的眼神中有绝望、失望、恐惧,孩子要经历痛苦,还要经历陌生的护士和大夫,他不会像大人那样感谢大夫。挪威的心理学家儿童研究员发现了这个,让所有的儿童住院的孩子,必须要有母亲陪伴。
2-3岁的时候我们不建议全托。还有一点是送到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家,这一点本身脱离太早也不行。还有转送幼儿园,你是主体,客体是一个稳定的好幼儿园,所以与你的父母分离,你慢慢地也会习惯你和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感觉。所以说,我觉得一件事情,不能完全说它的问题,有另外好的一面,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有创伤性的尽量避免,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送走。你可以去上班,但是你要给孩子稳定的感觉,让孩子会觉得“妈妈还会回来”,不要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如果环境不变,然后有别人进来,妈妈晚上还回来,这样对孩子就会好多了,分离焦虑就会减少,这是我们建议的方法。信任感是1岁就开始建立的。
怎么叫建立信任感?
这个时候分离了,孩子突然被送到爷爷家了,送去以后,爸妈就没有了,不见了,在孩子6-7个月的时候出差半个月,回来之后发现,孩子在那个时候形成一个被抛弃感,没有人要他了,这对孩子来说是生与死的恐惧,非常的可怕!他不再相信别人还爱他!
孩子长大会出什么?
会出现很大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不信任别人。当然,如果后来弥补,比如回到家以后,母亲或者亲人弥补,重新弥合关系,那就好了。大部分人是不出现问题,有1/3的人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留下来这种感觉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包括普通的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也包括亲人之间的关系,他无法信任别人,甚至无法信任这个世界,老在怀疑的状态下,深深不安全感。
我们说人的心理发展由几部部分组成,一个是基因,是神经系统的特点,比如疾病类型;还有一点是你后天的环境,就是刚才我说的人际关系。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人生下来就是特皮实,但是现在形成的科学论断认为是在很多病人身上看到这个问题,它是重复的。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是正常的,那就不用管它了,如果你在某些方面确实造成了问题,甚至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情况了,那么这就是心理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治疗,治疗其实可以帮人把之前的阴影给抹掉。
1-2岁建立安全感,在安全关系的情况下,有的时候你也要抽身,关键是在不能伤孩子的情况下抽身。比如说你送到一个地方,很多人因为他自己不知道,妈妈老觉得送到幼儿园之后赶快跑、躲开了之后就没事了,孩子会觉得“呦,她怎么就没了?”你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妈妈给你送到幼儿园,什么时候妈妈去接你”,你一定要告诉他,知道妈妈就是去上班了,上完班之后就会回来。他就想起来了。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建立一个互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我们不是要完全鼓励不溺爱孩子,但是该有的一定要有。
现在的观点是依恋是必须要建立的。孩子为什么缠你呢?你让他觉得你一离开就走了,所以他老想拽你。有的人说“这个人的的依赖性特别强是他妈给惯的”,一种是养成的依赖,一种是他缺,应该给他补。还有我们的家长不跟孩子聊天、不说、不表达,是让孩子痛苦的一种原因,其实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孩子从过去童年的痛苦经历中走出来,才回味出来“过去妈妈是爱我的!”这时候已经换角度了,我们把其中的情节给处理了,慢慢的解决了问题,他才发现妈妈的爱,因为之前他找不到,妈妈不说只做,这也有好处,做本身也是行为的感染,同时也别忘了情感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感觉,孩子不知道。
现在问题区别不大,前期和母亲的依恋,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父亲也别躲开,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父亲了呢?差不多3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叫三角关系的形成,在原来的心目中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但是等到3岁左右的时候,心里面出现三个人了,妈妈、爸爸和孩子,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了,这个时候父亲的角色特别重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2-4岁的时候建立独立性、约束性、大小便管理,这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规则,这是父亲的规则,父亲代表规则的一方。这个时候,妈妈的情感关系依然存在,妈妈一直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妈妈不会因为你是听话或者没听话就爱你,永远是慈母,妈妈是无条件的爱,是因为你的存在的爱。
不是溺爱,是一个健康的,是稳定、健康、有价值的,没有条件的爱。如果孩子感受到这一点的话,自己会产生根本性的自信,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母亲跟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生中是自信和成功的,不会因为挫折放弃奋斗”,他出生就是有意义的,不论因为好看还是难看,无论是聪明还是笨。但是现在父母和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我才给你买礼物,这是不对的,无论他学习好还是不好,在过年的时候就应该穿新衣服。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感觉“我是一个可爱的人”、“我是一个被世界接纳的人,我的出生是有意义的。”,这是很多人长大以后建立自信,千辛万苦去克服困难的重要原因。
用父亲的形象制定规则。在孩子5-7岁的时候建立异性父母和他的关系,这个时候女孩最重要的是跟父亲建立关系,这是她生命中第一个异性,她要建立稳定、亲密、信任的关系,父亲要爱孩子,要对孩子宠爱,包括价值的肯定,还包括对她的欣赏,母亲这个时候要退掉。没有关系,别嫉妒,这是正常的。
儿子要跟母亲建立比较稳定的母子关系,这也很重要,他长大以后,他会建立正常的异性关系。
我们举一个国外酗酒的案例,父亲是酗酒的酒鬼,回家打孩子,打母亲,他从小看到,可是特别奇怪,他还是去找一个酗酒的男朋友,为什么呢?后来分析,她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一个东西,就好像生来就要帮助男人的,要丧失自己的需要帮助别人,这成为他的一种感觉,好像自己就应该这样。这怎么办呢?这说明你和父母的关系特别重要,这是反向形成,你越发脾气,我就找一个不发脾气的,因为我太痛苦了。
完美的父母是没有的,没有一个人是足够好的妈妈和爸爸,这是很多孩子理解不了的,小孩没有办法理解的,小孩在小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完美的父母。孩子在小的时候,第一个要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小孩的思维比较简单,但是一旦有一次打他了,他突然就震惊了,坏妈妈、坏爸爸!但是这个孩子心目中是正常交流,给他吃饱了是好妈妈,没有给吃饱就是坏妈妈。但是这一点,是因为他的思维和感受力不是那么的完全,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好妈妈身上也有坏的,坏爸爸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在他的心目中就整合了,就整合成了一个正常的爸爸妈妈,他们是爱我的!一定要给他这一点,你跟小孩说,“我们爱你,但是可爱的孩子也会犯错”,他就会知道了,“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我学习不好,或者我这次不太努力,我淘气了,这是我可以接受的,也会改正”,他就不会不自信了。
慢慢长大以后,青春期以后,他就会发现,“我的妈妈不是完美的,”对我打击很大,双向打击,打击完了之后再里体会“哦,原来不是那么坏啊!”,来回的折腾,慢慢的形成一个完整人,“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但是他们确是有错,他们有些地方我也可以反对”,他爸爸妈妈承认错误了,他就想“爸妈也会犯错误,我也可以犯错误”,“爸妈呢,是一个好爸妈,但是他们不完美,我也可以不完美”,这个人就健康了。但是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形成在哪个阶段了呢?好妈妈就是好妈妈,坏妈妈就是坏妈妈。
那么他生气就了不得的生气,而且极端地愤怒或者极端的抑郁,还不是精神病的那种,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人,这样人很吸引人。他就是这样的感受,情感一愤怒起来就特别的愤怒,这和他的童年有关系,因为他的父母可能在交往当中都是制造了他引起了他的道路,或者他的情感反应特别大的时候没有人去帮助他,沉浸的时间太长。
这一点就是说,父母要注意,孩子可以愤怒,但是愤怒完了之后,要帮助他回到现实中,舒缓回来。我们父母老是认为给他吃好饭、穿好衣、上好学,认为这些才是重要的,但是情感的建立也是父母的工作之一。
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就是情感情绪的丰富。刚才孩子委屈的哭,妈妈扔在门口不管,当你不哭了我才管你。可是哭和不哭发生了什么?父母不管。有的孩子跟我讲,那个时候,一切都不要我,觉得身体像石头一样僵在那样,跟死了一样,这种治疗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可是那种感觉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
还有绝望,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情感不能分化,觉得自己犯错误了,自己是一个坏人,自己渺小,很无力感,他完全软弱地像一滩泥一样,这就是极度自卑。
如果我们去改写剧本,当他哭的时候,妈妈就过来了,让孩子把这种感受告诉你,妈妈说“好,妈妈告诉你,你犯了错,但是你可以改错,你依然是好孩子!妈妈依然爱你,但是我们把错的改掉。”这样的话孩子的心理情商就是在分化了“怎么可以好的变坏”,妈妈再给他讲,“你就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有一点点坏,拿一个苹果比喻,苹果有一点坏了,但是把坏的拿掉了,就可以吃了!”这是一个比喻,这么一点点可以让他觉得“我的心情是可以非常丰富的,我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丰富”。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父母要跟他交流情感,要感受,要去体验,甚至于父母要告诉孩子父母的感受。比如父母生气的时候,父母不舍得打孩子了,不理孩子了,其实你应该告诉孩子你是什么感受,“其实妈妈很累,妈妈累的时候可能就照顾不好你,不能给你买你要的东西,“对不起,但是妈妈真的很累,你能体会吗?”,让他别有感受。我们很多人不能感受别人的感受。怎么办呢?大了以后特别的麻烦,做心理学有很艰难的功课,有的人不能克服困难去做心理治疗,才形成这样的性格,可是这影响他和别人的交往。
有的人就跟我说,“我真的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感受是靠什么?别人的感受是靠他听别人说才能感受到的,但是他们错了。你看,你妈妈哭了,她哭了就会打动孩子了,这个不好意思,就会认错,过后去给你擦眼泪,你接受擦眼泪,这就是你们俩交流的结果。
有人问:3岁多的孩子很调皮,有的时候还很固执,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或者你阻止他做什么事情,他就会手舞足蹈。很多家长都会问到,这时候管吧,害怕束缚他的个性,放纵他是不是就是一个让他茁壮成长?这种两难的选择中,怎么办?
撒泼打滚是建立行动,这种方法如果孩子得逞的话,他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这是在不注意他时候的方法。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方法一样不行,我见过一个人说过说他的婆婆,这么大岁数了,婆婆突然在他家里不高兴了,就是撒泼打滚,他都傻了,都不知道怎么对待,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过分了?我们怎么办呢?如果你没有办法,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打很久就打吧,关键是他以前打过不管用。行为可以减少,但是怎么样?这个事不能完了,完了家长就忘了,这叫忽视。等他冷静了之后,你再去问他怎么了,一点一点的跟他讲,逐渐的让孩子理解。
家长还有一点,要注意到不是说你认为他不该做,比如说到点该吃饭了,他玩儿的特别高兴,“该吃饭了,必须放下!”这样做家长有问题,你没有关注他在玩儿的过程中,他的小脑瓜的智力有什么感受,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和孩子商量,提醒一下,“玩儿什么时候咱们可以结束啊?”有一个宽度、有一个空间很重要,这样可以协商,你用的方法不能简单、粗暴。我觉得像这种孩子,3岁的时候,有语言能力了,你就可以和他交流了,讲讲道理。在和他讲道理的时候,你要和他交流,不能“你必须这样!”应该“怎么了?你的意思是?”
还有一点就是你要尊重他,作为一个大人,你要尊重一个生命。我找了一首诗,这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举的例子,我来念一下,有一个人跟他说,谈谈孩子吧,他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而已,他们通过你们而来,而并非源于你们”,实际上是通过你生养的过程,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与你相伴”,咱们家长很少有与孩子相伴的。
“你只能给他们你的爱,但是给不了你的思想”,我觉得这一点,许多成年以后的家长逐渐的会恍然大悟。“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你只能圈囿他们的身体,而非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却跃居在明天的住所中”。美国的心理教师的书中是这样翻译的,“他们的灵魂停留在明日的庭院中”,不是你给的,“而那并不是你所能观察到的地方,甚至不在我的梦中”,你也梦不到他。“你可以尽力去模仿他,但是不能指望他们会像你一样的相像”,外形或者气质的像,灵魂和思想必须像,“由于生活不会回头也不会在昨日逗留,你是弓,而我们的孩子是从上面射发出来的箭,射手是看到无尽路上的把标,是神力把它拉满,让箭驰骋得很远”。这个我也被震撼了,你是弓,还是箭,射手是一种神力,“你应该在射手的掌中感到欢心,因为他爱飞去的箭,也喜爱弓在掌中的欢呼”,大自然的力量既喜欢箭,又喜欢弓,所以,“弓”和“箭”的关系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这一首诗送给家长朋友们,让大家去慢慢体会。
我觉得还是有的,6岁之前,依恋关系形成好了以后的孩子是健康的。比如2岁之前没有那么的伤害,没有分离焦虑,孩子没有痛苦,这个时候他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这个时候你再分离。孩子看你走了,他已经相信你爱他了,这个爱在孩子心目中,不管你走多远,他也认为你是爱他的。
我在《艺术人生》节目中,大山在节目中有一段跟我的对话,他说他在中国,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在加拿大,他离开的时候把讲故事录下来,在北京录完了寄过去,妈妈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就把录音带放给他听,孩子是听着爸爸讲故事睡着的,所以爸爸就没有离开。我们有很多动脑筋的家长,有一个人跟我讲,我的母亲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她从小就教育我们从小要听别人说话。这个时候,他就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曾经还讲了一个故事,他会做面包,每次飞机飞到家乡的时候正好是半夜,我一回去,半夜到家里两三点钟就发面,等到七点的时候,面包就可以做了,早晨起来孩子起床,孩子一下床闻到面包味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我就问他,当孩子从楼下走出来的时候,你什么感受?他说,我看到孩子的时候,眼泪就一下流下来了,我和孩子的那种情感是那种爱啊!我也在想,我的儿子对父亲很崇拜,把父亲当作是最完美的过程,他长大以后也会把我看成一个完美的父亲,现在这种美好的感觉,我特别的珍惜。我觉得他那种感受,能够体会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你想想眼神,一定能够停留住,孩子从楼下跑下来,喊着“爸爸”,扑到他怀里,那个瞬间的美好感觉也可以黏合他们分离的距离感。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跟我讲,“我要出国,怎么办?”我建议他孩子6岁之前不要出国,他听了我的话,我说这不是我的建议,是心理学理论的建议。再一个,如果即使出去了,现在信息交流很方便,可以经常交流,打电话,孩子的姥姥特别的好,拿着妈妈的照片让孩子看着,“这是妈妈在跟你说话”,小孩一点一点的会变成什么呢?小孩就自己爬到书架上拿照片,“这是妈妈!”这叫过渡客体,妈妈这个客体离开了,但是那个过渡课题存在,黏合了他们,这也可以减少分离给孩子带来的焦虑痛苦。
因为孩子会说话了。我们发现为什么有很多人语言很难表达,很缠绕,或者有很纠结,因为他的情感无法表达清楚,也没有人听他表达过,因为表达是靠交流出来的。比如这个眼泪代表什么?你问了之后,他会去找,可能是愤怒,那愤怒什么?一定要有人帮他找愤怒的来源。而小的时候,没有人帮他找这个来源,他的委屈、愤怒、痛苦,各种痛苦连在一起了,就纠结了,这种纠结让人特别难受,冲突才难受呢!如果他能够分清楚了,反而会好受。大脑皮层里面的精神细胞本身也不那么紊乱,所有情绪、心理的改变都有心理学的基础,中医讲心身合一。
所以,当人的心情好的时候,人是身轻气爽的;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全身紧张,全身凝结在一起,有沉重感,头脑发胀。而当心情好的时候,马上眼睛发亮,通身是非常舒畅的。
一个女孩子来到访谈,她说丈夫在外面工作,天天晚上给他打电话,一天晚上电话打过去,丈夫没有接到,她就特别焦虑、特别不安了。她知道这种心态是病态的,后来我问她的童年,她说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到外地住院,孩子就被送到别人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伤,妈妈一下子走了,孩子就找不到妈妈了。后来我给她做了一次分析,你打电话给丈夫,他接不到是什么感觉?她特别的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这就是小时候的感受,小的时候妈妈走了,他认为妈妈再也没有了,可是后来妈妈又回来了。可是他最痛苦的事不是妈妈回来能弥补的,离开妈妈的一瞬间就没有妈妈的感觉了。
她的理解的这个。她的治疗,她的领悟力也特别的强,那天电话又打过去了,男方也没有接到电话,她马上就说“现在不紧张了”,我问她什么感受?她说可能是工作忙,或者在电梯里没有信号。而她原来则不会像这样想,这样的经历是和现实中的一种特定的和她有关系的一种状态,把重新的感受都勾起来,很多人勾起来的是过去的痛苦的状态,而不是现在的事实。
这种感觉是你控制不了的,比如焦虑、浑身发冷,甚至有绝望的感觉,觉得自己活不了了。这种感觉其实是你身体上曾有的记忆的反映,或者是你特别小时候的记忆的反映,我们的大脑有回忆,我们的身体同样有回忆。当你在一个痛苦的感受,很小的时候全部都在记忆力。当现实中有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类似的情景发生了,你的反映就会出来。这是我们心理学家有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我不能说一下子就能改变,这是心理学的问题,它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一个科学的东西,做治疗和在手术室一样会犯,其实心理学和躯体一样,很多东西需要在专门的治疗手段过程中才行。
心理也需要脱敏
案例:小丹是一名办公室文员,只要部门领导在办公室就紧张得要命,害怕领导给自己安排工作;领导一叫她的名字就心慌,和领导说话也是结结巴巴的;经常是领导说了工作安排,她总要再追问两三遍才能确认自己理解对了。为此,小丹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甚至觉得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瞧不起她。
分析与建议:小丹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心理过敏。心理过敏是指某一特殊生活事件引起了某种异常心理反应,以后当遇到类似的生活事件时,出现与过去相同的异常心理反应。心理过敏大多是由于对事物思虑过多而引起的,常表现为将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样的人往往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一句话,而产生过分的恐慌与不安。心理过敏的人总爱以想当然的方式去观察世界,这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而导致紧张兮兮。
所以,遇到负面情绪时,应主动和相关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现实的信息,排解掉“想当然”的心理阴影。另外,当我们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时,应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很多敏感是出于自我的偏见。当有了某种疑虑时,不妨先调查一下,看一看猜疑与事实是否相符,也许问题就在调查与思考中解决了。心理敏感者过分注重生活的细节,反而被细节所伤。古语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我们过分注重了水之清冽,反而不利生存。
因此,适时的忽略就像“心理缓冲剂”一样,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还要增强自信心,让自己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是应对心理过敏的良策。可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最后,生活过于单一或过高的期待都可能给你带来焦躁和求而不得的痛苦。因此,在生活中要学会知足。比如,为自己设定恰当的目标就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相关资讯
小儿遗尿怎么心理治疗: 小儿遗尿,往往孩子会有心理方面的因素,有羞愧、有自卑、有...
病理性赘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主要见于癫痫及其他器质性脑损害患者,也可见于精神...
病理性赘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主要见于癫痫及其他器质性脑损害患者,也可见于精神...
病理性赘述是指对别人让其围绕话题简述的要求置之不理,固执地按照自己预想的思路赘述下去...
对于躯体的某个部分的极端不满就是躯体变形障碍(BDD),史称畸形恐怖。 躯体变形障碍...
病理性赘述主要见于癫痫及其他器质性脑损害患者。癫痫引起的病理性赘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常...
什么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之病为目的,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实施的人际互动...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
病理性赘述目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患者要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要...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显着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