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组成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附子理中丸主治
脾胃虚寒,呕吐泻利,心腹冷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
附子理中丸用量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附子理中丸方解
方中附子温阳祛寒,辅以炮姜温运中阳,白术健脾燥湿,人参益气健脾,炙甘草补中扶正,调和诸药。五药配伍,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效。
附子理中丸按语
本方以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泻利、舌淡择白滑、脉沉细迟缓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心力衰竭、痢疾等。
附子理中丸附方
①温脾散(《颅囱经》),即本方去人参构成。功能温脾止泻。主治小儿脾言虚寒,食乳不消,水泻不止,吃奶频吐。
②附子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译方论》),即本方改作汤剂。功能回阳散寒。主治五脏中寒,四肢强直,口噤,失声;下焦虚寒,火不生土,呕逆泄泻,脘腹冷痛。
③附子理中汤(《万病回春》),即本方加官桂、吴茱萸、当归、陈皮、厚朴、大枣、生姜构成。功能回阳除寒,益气健脾。主治中寒厥倒。
④丁附汤(《证治要诀类书》),即本方加青皮、陈皮、丁香构成。功能温阳构寒,降逆止甩。主治寒呕,喜食辛热,中脘停寒,物入吐出。
⑤附子温中汤(《卫生宝鉴》),即本方加白芍药、草豆蔻、茯芩、厚朴、陈皮、生姜构成。功能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中寒腹痛自利,水谷不化,或不欲饮食,懒言困倦嗜卧。
⑥附子温中丸(《医学发明》),即本方去人参,加高良姜、肉桂构成。功能温脾胃,养正气。主治呕吐,留饮,噎膈,肠鸣,湿冷泄注。
⑦温中补脾汤(《医宗金鉴》),即本方加炙黄芪、姜半夏、陈皮、茯苓、砂仁、肉桂、丁香、白芍、煨姜构成。功能温中补脾,舒筋缓急。主治慢脾风,吐泻日久,面唇青黯,闭目摇头,额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声哑,频呕清水。
附子理中丸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相关方剂
温中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