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连偏方验方配伍大全
暴赤眼,风热痒痛。
止消渴。
赤眼,昏涩肿痛。
赤白痢。
①《直指》。大人小儿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饥,腹不痛,里不急。②《兰台轨范》。妇人血崩。
①《孙真人海上方》。满口生疮疼痛。②《普济方》。毒热口疮,或下虚,邪热不可忍者。
水肿。小便不通,勿拘远近。
来精疮,脓汁淋漓,臭烂者。
足疮,赚疮。
宫颈糜烂。
一切泄泻不止。
口疮。
疫眼上冲眼目,属热者。
①《圣济总录》。久患脾虚泄泻。②《医部全录》。气痢,里急后重。
暴赤眼。
伤寒及诸证大便闭,结连不通,腹肚胀满疼痛;以及病者体虚,不欲服药通利者。
外感,内伤,血病,气病,痰病,火病。
消渴热,或心神烦乱。
热疮,但赤作疮。
瘀血、胬肉侵睛。
三焦壅热,烦躁谵语,腹痛胀满,大便秘结,胬肉攀睛。①《千金翼》。服石后,石忽发动,目赤口疳,腹痛胀满卒急。②《活人...
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可忍。
骨蒸劳热,皮肤干燥,心神烦躁,口干,小便赤黄。
小儿热渴不止。
①《肘后方》。下痢不能食。②《外台》。天行痢脓血,下部生蜃虫。
小儿洞泄,下痢不止。
暴赤眼,热泪不止,疼痛隐闷。
小儿脱肛。
渴。
酒毒,水毒,渴不止。
眼热目暗。
疳泻,疳痢。
大便下血。
肠风泻血。
痢疾。
①《外台》引《张文仲方》。仲夏热多,令人发水谷痢,肠中鸣转,一泻五六升水。②《圣济总录》。白痢久不愈。
乳石发动,巳经快利,热尚不退,兼痢不断。
眼生赤脉胬肉,急痛不开,如芥子在眼。
小儿心肺热咯血。
接筋补骨。
消渴。日饮一斛,小便亦如之。
脐中疮。
肝热上升,目红难开,畏光羞明,热痛多泪,睛沿赤烂,障翳遮睛。
清肝脾血分之火。
消渴。
小儿脏腑或好或泻,久不愈,羸瘦成疳。
小儿府气瘦弱,下利白脓,久而不愈。
产后乳肿热痛。
乳石发散,已经快利,热尚不退,兼痢不断。
《本事方释义》:黄连气味苦寒,入手少阴,能泻心火;寒水石气味甘寒,入手足太阳,能清暑热;伤寒热邪上郁心包,致发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