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lian

黄连

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

黄连

别名:黄莲、王连、川黄莲、川连、姜连、支连、三角叶黄连、川黄连、姜黄连、鸡爪连、姜川连、姜制黄连、吴萸黄连、酒连

性味:味,性

归经:归大肠经。

体质:气实热盛者

古籍:黄连古籍记载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

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法用量:2~5g。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泻火、燥湿、清热、解毒、杀虫。

清热燥湿。苦入心,寒除热,黄连之苦,可导心下之虚热,去中焦湿热而泻心火,若脾胃气虚,不能运转,则以茯苓、黄芩代替。用于咽喉肿痛、燥热、风湿痹痛等症。

泻五脏火。若目赤肿痛,则是肝之邪热;打嗝恶心、吞吐酸苦,则是脾之邪热;胁肋胀满、灼热、心下痞满,则是肝脾的邪热;口舌生疮、有口气、唇齿燥裂,则是心脾的邪热,都属于火热内盛,阳盛阴衰,用黄连则可治之。

解毒,杀虫。用于蛔虫病、疳积、咽喉肿痛、口疮、湿疹等症。

止痢。止痢止泻宜用辛苦寒药,辛能发散,开通郁结,苦能燥湿,寒能胜热,使气宣平,一般的苦寒药都导致腹泻,但黄连性冷而燥,能降火祛湿,从而止痢。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燥湿(湿热病证) 用治湿热泻痢、湿疹、湿疮,尤以用治泻痢之功最为显著,为用治泻痢之要药,如香连丸、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本品苦寒之性甚重,尤长于祛中焦湿热,功力胜于黄芩、黄柏等同类功效相近的药物。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2.清心除烦(热病心烦) 用治心火亢盛之烦躁不眠,配伍黄芩、阿胶等,如黄连阿胶汤。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3.清胃止呕(胃热呕吐) 用治胃火炽盛所致的多种病症。用治胃热呕吐、牙龈红肿、出血等,常配以石膏、升麻等药同用,如清胃散;若为肝火横逆犯胃之呕吐吞酸,可配伍吴茱萸,如左金丸。本品清胃热功用较强。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4.泻火解毒(痈肿疮毒,热病高热) 用治火毒上攻所致之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及口舌生疮等,温热病之高热心烦、神昏谵语等, 配以黄柏、栀子等,如黄连解毒汤;亦可用治火盛迫血妄行之呕血、衄血等,配伍大黄、黄芩等,如泻心汤。本品尤善用治热毒病症。

黄连图片

黄连

黄连图片

黄连

黄连图片

黄连

黄连图片

黄连

黄连图片

黄连

黄连图片

黄连主治

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疽、目赤、牙痛、消渴、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疔疮等症。 用于湿热壅阻、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湿浊疮毒以及心经实火、胃火上炎、肝火犯胃、血热妄行所致热毒火炽、高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亦用于胃火牙痛,唇舌及面颊肿痛、口气热臭;胁肋胀满、呕吐吞酸;心肾不交,夜不能寐;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痈肿疮毒、喉痹、发斑、发颐、耳目肿痛等,并可用于疳积、蛔虫病。传统用药经验认为,本品善清中焦湿热。现临床广泛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与肠炎、口腔颌面部炎症、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百日咳、沙眼、结肠炎、化脓性中耳尖、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骨髓炎、阴道炎、宫颈糜烂、伤寒、霍乱以及外科局部感染、烧烫伤等。

黄连现代药理研究

1.黄连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抗菌。(2)抗病毒(3)抗病原虫。
2.黄连有抗炎作用。
3.黄连有解热镇痛作用。
4.黄连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小檗碱还有一定的抗心衰作用。
5.黄连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6.黄连有降血压作用。
7.黄连有降血糖作用。
8.黄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小檗碱小剂量可使动物大脑皮层兴奋,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
9.黄连有松弛动脉平滑肌的作用。
10.黄连有降血脂作用。
11.黄连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2.黄连有抗氧化作用,而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13.黄连有利胆、抗溃疡作用。
14.黄连有抗肿瘤作用。
15.黄连还有升白细胞、镇吐、抗腹泻作用。

黄连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黄连有解热、抗炎、抗菌、抗心律失常、降压、正性肌力作用,有利胆、抑制胃酸分泌、抗腹泻等作用,有抗急性炎症、抗癌、抑制组织代谢及抗溃疡等作用。

黄连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2~5g。外用适量;用水煎服,也可以外用,研末外敷。 1、煎服 黄连1克,合欢花、夜交藤各5g,郁金3g。水煎服,每日睡前服。可治阴虚火旺型失眠。 2、煎服 黄连2g,杏仁10g,白萝卜300g,将黄连洗净,杏仁浸泡去皮。白萝卜切块后与杏仁、黃连一起放入蒸锅,加水炖,待白萝卜炖熟后加入盐即可。润肺止咳。 3、煮粥 黄连5g,水煎取汁,将白头翁、大米各30g,加水煮至大米开花,往锅里加入药汁煮粥。食之清热解毒。

黄连的禁忌

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者慎服。

黄连+款冬花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黄连+菊花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黄连+猪肉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①不良反应可见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气短、腹痛或腹泻加重、烦躁不安、全身关节疼痛及皮肤潮红、瘙痒、红肿或荨麻疹、体温升高,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大小便失禁、脱肛、肠绞痛、咳嗽、喉头水肿、神志不清,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音低弱,最终导致过敏性休克。

②寒证、阳虚证、阴虚证及脾胃虚寒者忌用。孕妇慎用。

③本品苦寒性较强,易伤脾胃阳气,不宜久服。人汤剂用量一般应控制在4.5g以内。

黄连选方

1.治阴虚火旺型失眠

黄连1g,合欢花、夜交藤各5g,郁金3g。水煎服,每日睡前服。

2.清热解毒

黄连5g,白头翁50g,大米30g。水煎中药,取汁,另取一锅,加清水和大米,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再煮成粥即可。能清热解毒。

3.润肺止咳

黄连2g,杏仁20g,白萝卜500g,盐适量。黄连洗净,杏仁浸泡去皮。白萝卜切块后与杏仁、黃连一起放入碗中,移入蒸锅,隔水炖,待白萝卜炖熟后加入盐即可。

4.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

黄连、干姜、炙甘草、半夏、桂枝各9g,人参6g,大枣4枚,水煎,去渣,分5次温服,白天3服,晚上两服。

5.治大热烦躁、湿热黄疸、痢疾

黄连、栀子各9g,黄芩、黄柏各6g。水煎,去渣,分两次服用。具有泻火解毒的作用。

方一: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黄连15g,共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次1.5g,每日3次,开水冲服。

方二:治疗皮肤瘙痒

黄连15g,置100g50%的酒精内,浸泡40小时后,取药液涂擦患处。

方三:治疗胃热呕吐

黄连3g,紫苏叶9g,水煎服。

方四:治疗胃溃疡

黄连8g,连翘、鸡内金各10g,红豆蔻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方五:治疗久泻不止

黄连、吴茱萸、罂粟壳、木香各30g。共研为细末,加面粉、米醋,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粒,每日2次,空腹时服用。

方六:治疗吐血

黄连、黄芩、大黄、棕榈炭、白茅根、丹皮、荷叶各30g。将上药分别炒焦(棕榈炭除外),共研为细末,每次15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方七:治疗糖尿病

黄连30g,天花粉135g,薏米150g,茯苓125g,知母90g,麦冬60g。将方中各药装入猪肚子内,蒸熟后将其焙干,研为细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方八:治疗小儿目赤

黄连适量。研末,水调敷贴于两足心。

方九:治疗湿热痢疾

黄连、木香各5g。共研细末,分3次吞服。

方一:治疗气虚喘咳,蛋白尿

黄芪、党参各35g,白酒600ml。共密封浸泡15日后,酌量饮用。

方二:治疗慢性溃疡久不收口者

黄芪适量,研为极细粉,取适量外敷溃疡处。

方三:治疗痈、疽及甲沟炎等

黄芪60g,狼毒30g。先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食醋50ml调均匀,再加入猪板油150g,用文火熬制成膏,外涂患处,每日3次。

方四: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灸黄芪25g,淮山药50g,山茱萸9g,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五:治疗心烦口渴

炙黄芪、麦冬各10g,甘草6g,共煎水取汁饮用。

方六:治疗肾炎蛋白尿

黄芪25g,炒糯米20g,糯稻根、玉米须各30g,共煎取汁饮用,每日1剂,连饮3~5个月。

方七:治疗癫痫

黄芪粉50g,鳖鱼1只。先将鳖鱼去骨,再加黄芪粉,煮熟后食盐调味食之,每日1剂,连服10剂。

方八:治疗面目四肢水肿,小便不利

黄芪15g,防己、白术各10g,甘草3g,水煎服。

方九:治疗体虚,产后或病后体弱

黄芪50g,大枣10枚。用瘦猪肉适量,加食盐等调味熬汤,食肉喝汤。

方一:治疗急性痢疾,急性肠炎

黄芩12g,白芍10g,甘草6g,大枣5枚,水煎服。

方二:治疗孕妇内热,胎动不安

黄芩、白术各10g,水煎服。

方三:治疗妊娠呕吐

黄芩30~40g,加水煎成200~400ml,分次频服。

方四:预防猩红热

取黄芩9g,水煎,连服3日,每日2~3次。

方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黄芩3~5g,加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六:治疗高血压病

取黄芩制成20%的酊剂,每次5~10ml,日服3次。

方七:治疗痈肿切开引流

取黄芩6g,切碎晒干,放入500ml水中,煎煮20分钟过滤。然后放入无菌纱条浸泡3日,即得黄芩敷料。用时,将患处用双氧水消毒后,覆益上黄芩纱条,再覆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2日为1个疗程。

方八:治疗妇女围绝经期月经紊乱

取新鲜黄芩去皮,用米灌水浸泡一夜,次日炙干。如此浸炙7次,然后研为细末,用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晾干。每日70丸,早、晚温开水各服1次。

黄连日常食用方法

黄连双豆汤

材料:小红豆、花豆、黄连、半夏各10g

做法:将小红豆、花豆、黄连、半夏四味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养身功效:清热化痰,解毒。适用于毒热壅盛、烦躁不安、舌苔黄腻等。

口有异味  

功效:清热解毒降火  做法:黄连2克,用沸水冲泡,闷3分钟,代茶饮。可在茶中放适量冰糖,以调节口味,不可久服。

糖尿病

功效:滋阴生津,清热润燥,降血糖  做法:麦冬15克,黄连2克,洗净,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成。当茶频饮,一般可冲泡3~5次。

胃脘嘈杂  

功效:健脾清热  做法:炒白术200克,黄连100克,共研成粉末,神曲适量糊丸如黍米大。每服百余丸,姜汤送服。

腹泻不止、肠胃不消化、肚脐刺痛

功效:清热燥湿  做法:黄连、吴茱萸(炒)、白芍各30克,研末,以面粉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丸粒,每次20丸,空腹用米汤送服,连服3天。

失眠(心火炽盛型) 

功效:清心降火,除烦安神  做法:黄连3克,黄芩6克,芍药10克,放入锅中,加水浓煎取汁,再加入阿胶15克烊化,稍冷后放入生鸡蛋(2枚)液再煮5分钟即成。早晚分服。

糖尿病(肾阴亏虚、胃燥津伤以及燥热伤肺型)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益气,降血糖  做法:黄连3克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薄片,放入纱布袋中并扎口。山药30克洗净,除去须根,连皮切成薄片,与黄连药袋同放入砂锅,加足量水以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煮30分钟,取出药袋即成。早晚分服,吃山药片,饮汤汁。

黄连+柴胡 增强疏肝解郁功效

黄连+黄芩增强清热燥湿功效

黄连+木香增强行气导滞功效

黄连药用部位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状茎细长柱状,常有数个粗细相等的分枝成簇生长,形如鸡爪2.节多而密,生有极多须根,在栽培时有时两节之间的节间伸长成较细而光滑无根的杆状部分,栽培上俗称“跳杆”、“过桥”或“过江枝”,外皮棕褐色,折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金黄色,味极苦。叶片坚纸质,三角卵形,长3~8厘米,宽2.5~7厘米,3全裂,中央全裂片有小叶柄,裂片菱状窄卵形,羽状深裂。春季开白绿色小花,花葶1~2条,高12~25厘米;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苞片披针形,羽状深裂,中央裂片羽状深裂;萼片5,窄卵形,长9~12毫米;花瓣小,倒披针形,长5~7毫米,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长3~6毫米;心皮8~12,有柄。瞢荚果长6~8毫米,有细长子房柄,8~12个集生于增长的小花梗上。

黄连选购保存

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应使水分干透,并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并注意防防潮、发霉。 黄连地道产地:四川、湖北两地品质最佳。

黄连相关中药

木黄连 软水黄连 鲜黄连 毛黄连 硬水黄连 昆明鸡脚黄连 茨黄连 菊花黄连 地黄连 土黄连 岩黄连 胡黄连 刺黄连 滇地黄连 大黄连刺 短萼黄连 三角叶黄连 峨眉黄连 黄连木 黄连花 海南地黄连

黄连中药配伍

黄芩 黄连 黄连 细辛 黄连 吴茱萸 干姜 黄连 木香 黄连 肉桂 黄连 黄连 阿胶 丹参 黄连 附子 黄连

黄连相关方剂

双黄连片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双黄连颗粒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木香黄连丸

小儿冷热相杂,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腹痛绞撮,及肠胃气虚,暴伤乳哺。

黄连茱萸散

小儿伤乳食下泻。

双黄连口服液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双黄连滴眼剂

驱风清热,解毒退翳。

更多黄连方剂

黄连相关偏方

大黄黄连汤

中巴豆毒。

黄连外用方

巴豆所致皮炎。

黄连寒水石汤

巴豆中毒。

黄连散

小儿急性结膜炎。

黄连煎

巴豆中毒出现口渴面赤,五心烦热,泄利不止。

更多黄连偏方验方

黄连相关食疗

当归黄连乌鸡

可用于治疗低血压。

麻黄连翘赤豆汤

解毒利湿,祛风清热。适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风疹、皮肤湿热疹毒、湿热壅滞的水肿等。

苏叶黄连茶

清热温胃。适用于妊娠呕吐。

黄连酒

适用于头痛。

扁豆佛手饮

该药膳具有健脾胃、消疳积等功效,对于小儿疳积等病症疗效显著。

更多黄连食疗方

黄连相关茶方

黄连乌梅茶

清热除烦,适用于心火热盛、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者。

黄连酸枣仁茶

清心泻火,养胃安神。

山药黄连茶

补益气阴,清热解毒。适用于肺胃燥热,肺肾阴虚之糖尿病。

双花黄连茶

疏肝清火,活血安神。适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

枸杞子黄连茶

滋阴降火,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症。

更多黄连茶 - 黄连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