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益脾养肾,清热利水

粟

别名:粟米、粟子、小米、黍子、秫米、黄米

性味:味,性

归经:归大肠经。

粟的功效与作用

可清热,利尿,利水,开胃,通便,补虚,健脾,补肾,解热解毒,和胃止泻,消食除烦;

粟主治

用于脾胃虚热,胃热消渴,反胃呕吐,腹痛痢疾,小便不利,烦闷,霍乱吐泻,肺病,脚气,食积胀满,消化不良等症。

粟成分

成分:粟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硫胺素、维生素E及其他多种成分。

药理:粟可酿酒、煮粥、制饴糖及其他食物。陈年粟米入药较优,黍子又可作为鸟类饲料。

粟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一般用185~35g,包煎。或10~18.5g,包煎。

粟的禁忌

虚寒者慎用。

黍子勿与杏仁同食,以免引起呕吐。

粟选方

1、肠胃不和,胃弱久泻

组成:粟30.0克

用法:煮粥食或包煎。

2、胃不和不眠

组成:粟37.5克(包煎) 半夏11.3克

用法:水煎服。

3、消化不良、反胃呕逆

组成:粟37.5克  食盐少许

用法:研磨成细粉,水泛为丸,每次18.8克,加水煮熟,加食盐,空腹连汤服下。

4、鼻衄

组成:粟粉适量

用法:水煮服,每日2次。

5、消渴症、尿毒症

组成:粟30.0克(包煎) 山药30.0克  红骨含羞草30.0克  无根草22.5克菁芳草18.8克  林投根22.5克  玉米须18.8克  小麦草18.8克  苦瓜根18.8克  高丽须18.8克

用法:水10碗煎3碗,分3次服。

6、异物入目不出

组成:鲜粟7粒

用法:嚼烂取汁液,洗眼。

7、汤火灼伤

组成:粟适量

用法:将粟米炒焦加水,澄清后取汁,将汁煎稠,多次敷于患处。

8、小儿丹毒

组成:粟适量

用法:将粟米嚼碎,敷于患处。

粟药用部位

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粟米、粟芽。

粟相关中药

粟树皮 粟米泔汁 粟奴 罂粟壳 鼠尾粟 粟米 罂粟嫩苗 粟芽 粟米草 丝穗金粟兰 簇化花粟米草 金粟兰 全缘金粟兰 东南金粟兰 四川金粟兰 多穗金粟兰 黑水罂粟 长白山罂粟 毛脉金粟兰

粟中药配伍

麻黄 罂粟壳

粟相关方剂

粟煎汤

小儿肠胃受风冷,泄注身热。

罂粟散

小儿久新吐泻,不思乳食,或成白痢。

金粟丸

小儿五疳。

大金粟丸

疳热。

金粟丹

腹大疳瘦,如吃泥土,泄利不调。

金粟丹

疏风化痰,镇惊熄风。

更多粟方剂

粟相关偏方

石粟膏

面粉疮,如麻子。

芎粟散

噤口红白痢疾,久不愈者。

罂粟汤

解金石毒。

桂粟饮

解烦热,止渴,止泻,实大肠,止霍乱。

粟壳丸

暴泻。

更多粟偏方验方

粟相关食疗

凫葵粟米粥

清热利尿通淋。用于热淋、淋漓涩痛、小便短赤等。

银耳煮粟米

该药膳具有滋阴、润肤、美容之功效,对于阴虚、皮肤不润等症疗效显著。

粟米丸

助消化,清热解毒。适宜食不消化、反胃呕逆者食用。

银菊粟米粥

适用于预防中暑、头痛目赤、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肥胖症、冠心病、小儿热疖。

玉麻粟糕

适用于肾虚便秘。

更多粟食疗方

粟相关茶方

黄精粟米须茶

益气滋阴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