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统血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4

脾不统血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或紫癜,或妇女月经淋漓、量多、先期、崩漏,食少,腹胀,便塘,神疲乏力,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便血、崩漏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中。西医学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病因

本证多由久病气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统血无权所致。

临床表现

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吐血、鼻衄、紫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症情分析

脾气亏虚,运血乏力,统血无权,血溢脉外,而见各种慢性出血症状。血从胃肠外溢,则见吐血或便血;血从膀胱外溢,则见尿血;血从肌肤外渗,则表现为紫斑;血从鼻外渗,则为鼻衄;冲任不固,则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少,气血不足,头面失于滋养,机能衰减,故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脾气虚弱,气血两虚之象。

常用中药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

针灸疗法

1、针灸

取隐白、关元、足三里配脾俞、膈俞等,中等刺激,每日1次(隐白、关元加艾灸)。

2、耳针

取脾、肾上腺等,1日1次,每次10-15分钟。

其它疗法

静脉注射疗法,生脉针或参麦注射液,适用于气不摄血和气阴两虚之出血。

常见病

1、便血 

病因有二,一种是因脾气不足,气不摄血所致,一种是因脾阳不足,脾不摄血所造成。脾气不足,气不摄血的大便下血,除下血瘀大便混杂或先便后血外,全身症状由食少,脘胀、倦怠、面白、短气、自汗、唇舌淡白、脉细弱等脾气不足的见证。治疗应补中气以摄血,若出血急而量多,方用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以补气生血;出血量少而病缓者,可用气血双补之剂,方用八珍汤(《正体类要》)。中焦虚寒,脾阳不足,脾不摄血,其大便下血为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便溏、腹痛、肢凉畏冷,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唇舌淡白、脉细弱,则为脾阳不足见症。黄土汤(《金匮要略》)主之。

2、崩漏 

脾不统血而见崩漏,或经水量多,淋漓不止者,治法以治脾胃主,或劳倦伤脾,或思虑饥饱伤脾,脾虚不摄所致。治当补气以摄血,归脾汤(《济生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全生活血汤(《沈氏尊生书》)诸方,皆可选用。

预防调护

1、禁辛辣、香燥、过热或过冷、及鱼、虾、蟹等食物。戒烟酒、浓茶、咖啡等。

2、给予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群食,急性呕血或便血的病人应适当禁食或少量多次进食米汤、牛奶,豆浆等食物。

3、发病急及出血员较多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病人亦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时清除血迹、血块,多加解说,以消除恐惧心理。并注意密切观察血量、面色、脉象、血压变化,防止气随血脱。

转归预后

本证一般都同时存在气血两虚证,如果出血迁延发作,血气流失,可加重气血虚衰之证,严重的可导致气随血脱证。另外,心主血脉,肝藏血。由于脾不统血而造成出血后,进而可影响心、肝的主血、藏血的功能,产生心脾两虚或肝脾两虚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