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补气血,益心脾
眩晕与头晕有所相似,但本质不同。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疾病。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聋、耳鸣、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准备用具:
艾灸盒,艾条,打火机
穴位定位: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点。
【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凹陷处,与耳垂齐平。
【神阙】位于脐窝正中,即肚脐。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
艾灸方法:
1、用打火机将艾条一端点燃,找到百会穴,用艾条悬灸法灸10〜15分钟。
2、用艾条回旋炙法来回炙风池穴10〜15分钟。
3、医者点燃艾条一端,放于艾炙盒内。
4、将艾炙盒放于神阙穴上炙10〜15分钟。
5、用艾条悬炙法炙足三里穴10〜15分钟。
小贴士:
眩晕者应保持安静,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饮食宜清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长期低头工作,要注意保暖。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情绪要稳定。
眩晕艾灸穴位
眩晕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平肝祛风,除湿泻火。
相关偏方
眩晕、高血压、偏头痛、头昏失眠等。
内因所致的眩晕。
梅尼埃综合征。
化痰止晕。治疗梅尼埃病效果甚佳。
化痰定眩。适用于耳源性眩晕。
疏风清热,平肝潜阳。用治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活血化瘀,清肝降火,平肝潜阳。用治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等。
益脑填髓,祛风定眩。用治肝肾亏虚所致的眩晕。
补肝益肾。治疗以眩晕为主症的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等,可收奇效。
清热利湿定眩。适用于水湿内停而致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眼花、眩晕恶心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