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竹茹


单用功效作用
半夏。竹茹又名竹皮,为禾本科青秆竹Bambusa breviflora Munro和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Aenonts(Mitf.)Stapf ex Rendle的秆的中间层,即去掉绿层后所刮下的纤维。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胆经。本品味甘而淡,气寒而滑,既能清肺燥、清化痰热、清热除烦,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痰黄稠,以及痰火内扰、心烦不安、失眠等症;又能清胃热、止呕吐,用于治疗胃热呕吐,表现为口有臭气、喜寒畏热、呕出酸苦物、舌苔黄腻(可见于急性胃炎、妊娠呕吐,以及热性病过程中的反应)。此外,亦可用于治疗胃寒呕吐,但须姜制入药,以便增强温胃散寒、和胃止呕之力。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
竹茹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
配伍功能
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除满;竹茹清热止呕,下气消痰。半夏性温偏热,善化湿痰而止呕;竹茹性偏于凉,长于清利热痰而止呕。二药参合,一热一寒,相反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
主治
①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②痰浊为患,症见眩晕、虚烦不眠者;③妊娠呕吐诸症;④放、化疗后恶心呕吐者;⑤脑胶质瘤,证属痰热交结,蒙闭清窍者。
常用量
半夏6〜10克;竹茹6〜10克。
相关经验
半夏、竹茹伍用,出自温胆汤,用于治疗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症。施师临证,习用姜制之品,意即增强温中散寒止呕之力也。
相关方剂
清热降逆。
清热疏肝,调中降逆。
解毒除瘴,清热化痰。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相关偏方
食道癌。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忧郁症,焦虑症,心因性精神障碍及强迫症等。)
脾胃俱虚,气阴两伤之呕吐。
肝气犯胃、脘痞冷酸、呕吐嗳气之症。
胃脘胀痛,发无定时,大便秘结,苔白腻或黄腻,脉沉弦。
相关食疗
该药膳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清寒等功效,对于小儿急惊风等病症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