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内侵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湿热内侵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患有疮疖、湿疹,风毒内归于肺,湿热之毒内归于脾;肺失通调,脾失健运,睥虚不能制肾,则肾失开阎,水气与邪毒并走干内,泛于肌肤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稍有浮肿,或水肿不显,烦热口渴或见口苦口黏,小便黄赤短少,甚至尿血,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偏数。或近期有疮毒史。常见于水肿等疾病中。

病因

患有疮疖、湿疹,风毒内归于肺,湿热之毒内归于脾;肺失通调,脾失健运,睥虚不能制肾,则肾失开阎,水气与邪毒并走干内,泛于肌肤所致。

临床表现

稍有浮肿,或水肿不显,烦热口渴或见口苦口黏,小便黄赤短少,甚至尿血,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偏数。或近期有疮毒史。

症情分析

本证系湿热下注,水气与邪毒并走于内,故见稍有浮肿,或浮肿不明显;湿热留注膀胱,故见小便黄赤短少;热伤血络,则为血尿;湿热为患,热盛者烦热口渴,湿盛者口苦口黏;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偏数,为湿热之象。

常用中药

苍术黄柏牛膝、生地黄、竹叶、生甘草梢。

针灸疗法

取穴列缺、合谷、偏历、阴陵泉、委阳,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常见病

水肿

症见稍有浮肿,或肿不明显,小便黄赤短少,甚至血尿,舌苔黄或黄腻、质偏红,脉偏数。治宜清热利湿,方用三妙丸合导赤散

预防调护

1、预防感冒,保持皮肤清洁,彻底治疗各种皮肤疮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急性肾炎患儿发病早期应卧床休息,待血压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退,或基本消失,可逐渐增加活动。肾病综合征患儿明显水肿时应卧床休息,平时勿剧烈活动。

3、急性水肿、高血压时,应限制水、钠摄人,食盐每日1-2g为宜,但不宜长期忌盐。有氮质血症时应给予优质蛋白,并限量摄入,每日0.59/kg为宜。

4、肾病患儿短时间内应避免免疫接种。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5、肾病复发率较高,系统治疗很关键,应鼓励患儿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