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毒伤津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火毒伤津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火热毒邪燔灼津液,津液亏虚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壮热烦躁,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细数。常见于烧伤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火热毒邪燔灼津液,津液亏虚所致。
临床表现
壮热烦躁,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细数。
常用中药
常见病
烧伤
症见壮热烦躁,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细数。治宜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方用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加减。口干甚者加鲜石斛、天花粉等;便秘加生大黄;尿赤加白茅根、淡竹叶等。
预防调护
1、加强安全教育和劳动保护,正确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在家庭、幼儿园,对开水、热粥、热汤等应注意摆放位置,以免烫伤小孩,同时教育小孩切勿玩火。
3、保持患者病床、用具、病室清洁,严格消毒、灭菌。换药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精心护理,防止创面久压,保持痂皮干燥和完整。
5、治疗期间,鼓励患者频服汤液,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蛋类,禁食辛燥肥腥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