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受惊恐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暴受惊恐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小儿神气怯弱,若胎禀不足,复又暴受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心神不宁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夜间突然啼哭,哭声尖锐,如见异物,表情恐惧,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时作惊惕,指纹青紫。常见于小儿夜啼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小儿神气怯弱,若胎禀不足,复又暴受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心神不宁所致。

临床表现

夜间突然啼哭,哭声尖锐,如见异物,表情恐惧,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时作惊惕,指纹青紫。

症情分析

小儿神气怯弱,若胎禀不足,复又暴受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心神不宁,则夜间突然啼哭;乍见异物,突闻异声,心神受惊,神志不安,则表情恐惧,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

常用中药

远志石菖蒲、茯神、茯苓龙骨人参

针灸疗法

取中冲、百会穴,惊啼加神门、行间,用泻法,不留针,中冲穴浅刺出血。

常见病

小儿夜啼

症见夜间突然啼哭,哭声尖锐,神情不安,睡中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质正常,脉来急数,指纹青紫。治宜定惊镇恐,安神止啼,方用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预防调护

1、孕妇及乳母不宜过食寒凉与辛辣热性食物,孕期适当补充钙剂。

2、新生儿注意保暖而不过热,腹部保暖。

3、保持环境安静,睡眠时光线适度。

4、乳儿喂食以满足需要而不过量为原则。

5、不要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逐渐减少夜间哺乳次数,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6、啼哭不止时,注意寻找啼哭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衣被刺激等,并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