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感冒的症状表现
胃肠感冒的症状表现:
柯萨奇病毒性肠炎又称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同时可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胃肠感冒最常见的原因是病菌的感染及饮食的过敏反应。细菌及病毒在喉部侵入发炎后,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
主要表现如下:1、呕吐,胃部因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刺激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2、腹泻主要为胃肠道受到刺激,导致分泌物大量增加,影响吸收,造成肠腔内的水分过多,肠蠕动增加,所以排出稀便,排便次数增加;3、腹痛,因肠蠕动增快而感觉腹部疼痛,或是因肠壁上的黏膜发炎而红肿疼痛。胃肠型感冒的患者通常都会有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情况,每天排泄次数增加,患者往往体力不支,病情严重的时候会造成体内水电解质紊乱。
胃肠感冒的症状表现相关阅读
感冒乱吃药不如休息好
很多人并不知道,感冒其实没得治。有些人会服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根本不能消灭病毒,胡乱吃药可能会加重病情。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你感觉好受点、休息好点,但并不能缩短病程。那么,究竟哪些事情是感冒后必须做的?
第一步:找一张床。感冒后,最好给自己找张舒服点的床躺下来。不要想着去上班,也不要强忍着出去聚会、玩乐或者运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说,睡觉就是“最好的感冒药”,每天一定要保证8小时睡眠。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请假在家休息1—2天,这样可以少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第二步:补点维生素C。不管是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还是吃点富含维C的水果,比如枣、橙子、猕猴桃、橘子、柚子等,都能起到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一般来说,酸味重的水果维C含量都不少。喝橙汁在补维C的同时,还能消除口腔中的不适感。
第三步:吃块黑巧克力。它不仅能补充抗氧化剂,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还显示,其中所含的可可碱有止咳功效。
第四步:打开加湿器。干燥的空气会让呼吸道感到不适,在床边或沙发边放置加湿器,可以让你呼吸更顺畅。使用前,最好彻底清洗一下,以免病毒通过其散播。
第五步:吃流质食物。热汤和热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几百年来都流传着鸡汤治感冒的说法,英国学者发现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鸡汤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减少咳嗽,而且热汤和热粥的蒸汽也有助于缓解鼻塞。
第六步:换个大水杯。保证每天喝2000毫升水,其中有一部分最好是电解质饮料。
第七步:远离乳制品。刘又宁表示,奶酪等较难消化的奶制品,感冒时最好别吃,但是可以适当喝些牛奶。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喝些酸奶。
第八步:服用非处方药。
第九步:耐心等它过去。你的病需要7天左右才会自行消失。但如果症状一直持续或急剧恶化,最好去医院请医生诊断。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
马上就要入伏了,要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三伏天气温炎热,人体阳气旺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此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两阳相助,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鼓舞正气,调和脏腑, 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
家长都有感受,当季节变换之时,尤其是冬春,孩子就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甚至气喘等症状。这些疾病好发于冬季,故称“冬病”。“夏治”实际上是针对“冬病”的一种防治措施,称“冬病夏治”疗法。“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说的就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
什么样的小儿适合贴敷?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稚阳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机体的脏腑形态还未完全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健全,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小儿“肺常不足”,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或因家长衣着冷暖护理不当,因此皆容易感受外邪,表现为反复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
三伏贴敷就是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因此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疾病都适合采用三伏贴敷。
三伏贴敷使用的药物是什么?
在古代经方的基础上研制成儿童伏九贴敷专用药物——芥子咳喘软膏。《张氏医通》,具有较强的辛温发散之力,穴位贴敷后既能直接刺激穴位,发挥穴位及经络的治疗效用,又可以从毛孔、汗腺渗透,传皮肤、过穴位、入腠理、驱病邪、通经络、调脏腑、治其外而通其内,达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治疗目的。
其临床应用多年,治疗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取得良好疗效。
贴敷年龄:在1岁以上儿童。
药物贴敷时间:1~3岁幼儿鲜药贴敷时间为1~2小时,中成药贴敷时间为3~4小时;3岁以上儿童鲜药贴敷时间为3~4小时,中成药贴敷时间为5~6小时。
贴敷注意事项:
1、小儿贴敷当天最好衣着宽松。
2、贴敷部位稍有发红、微痒、热感,为贴敷的正常反应。如有明显疼痛、灼热、瘙痒等不适感,应及时自行取下。发热、贴敷部位皮肤有水疱或溃烂的儿童暂不进行贴敷。
儿童常用药,会买更要会吃
孩子生病,家长给孩子买药,看似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作为家长,如何正确的给孩子喂药其实比买药更为重要,在临床工作多年,我发现家长在给孩子喂药方面,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希望我们的文章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1, 不能和抗生素同服的药:活菌制剂(代表药物:治疗腹泻的妈咪爱,金双歧,思连康等;)
活菌制剂不能用开水冲,这个家长大多都知道,可是,他们同样不能和抗菌素合用,因为抗生素会将活菌破坏,降低其活性作用,所以,给孩子喂这类药时,一定要和抗生素差开吃。
2, 不能把胶囊打开的药:所有带胶囊的药物(代表药:感冒胶囊,抗生素胶囊)
胶囊剂的囊壳不但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还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是,许多小孩子不会吞咽胶囊,所以,这类药只适合大孩子和成人。尽量不要给小孩子买带胶囊的药,也不要把胶囊拆来给孩子喂药。
3, 不能弄碎的药物:肠溶类药物和缓释片类药物(代表药:肠溶阿斯匹林和茶碱缓释片)
肠溶阿斯匹林是治疗儿童风湿的药物,药物经过特殊加工,进入人体后是要求在肠道慢慢被溶解的,如果压碎了,药物在胃中就被破坏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治疗儿童哮喘的茶碱缓释片或其他缓控释片,一般也不能压碎,这类药物也是特殊加工,被放入了特殊的“囊库”里,从而保证药物的慢慢释放,所以这类药物不能压碎了给孩子吃。
4, 不能加太多水的药:保护肠道黏膜药(代表药:思密达)
思密达是治疗儿童腹泻常用的药物,它的原理就是在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止细菌的入侵,但是这种药物要求一定的浓度,如果被放入过多的水,药物被稀释了,就不能形成保护膜了。配制这类药要严格按说明,而且要求空腹的时候给孩子喂。
5, 不能长期吃的药:维生素和矿物质类(代表药:维生素A和葡萄糖酸锌等):一些家长以为这类药物是“营养药”,吃多了不要紧,其实,这类药物也必须按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服用,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残疾或死亡。例如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会引起发热、腹泻、中毒;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锌吃多了,会引起腹泻,呕吐甚至胃出血。钙给补充过多会引起便秘,高钙血症等。所以“营养药物”千万不能长期吃和大量吃。
6, 需要先做皮试的药物: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代表药:阿莫西林或头孢克洛),如果孩子从来没有用过这类药物,即使孩子不打针,吃这类药物之前,也应该先皮试,如果皮试阴性,才可以给孩子吃这类药;曾经用过这类药没有过敏,隔很长时间再用这类药物时,也要小心,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更为重要,如果孩子身上出皮疹了,一定要马上停止口服这类药物。
7, 需要定期化验血常规的药物,抗病毒药物(代表药:利巴韦林,更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是儿童常用的药物,可是他的副作用是引起白细胞的降低,如果这类药物需要服用一周以上,一定要化验血常规,如果白细胞降的太低,那就不能服用了。
总之,所有的药物都有它的配伍禁忌,家长在用药之前一定要先看说明书,看清药物的服用方法,尽量避免多药连用。差开时间吃药(比如隔开半小时以上再吃另一种药物),是相对安全的一种方法。
儿童常用药,贮存讲究多
有孩子的家中,多多少少会储备一些常用的药物。可是在临床工作多年,我经常发现一些家长不会合理的保存药物,现举一些药物保存注意事项,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不要丢弃说明书
说明书和和药物“分家”是最常见的现象。说明书是药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介绍了用法方法,还介绍了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保存时间和方法,可是许多家长却不注意保存,随意丢弃说明书,药物怎么吃,或者何时过期也不知道,等下次着急用时就傻了眼,只好重新买新的。
(二)吃药分清饭前和饭后
药物的吃法很重要,一定要分清是饭前还是饭后吃。因为食物对有些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有一些影响, 所以药物饭前服用和饭后服用的效果可能会很不一样. 饭前常用药,一般要求吃药后15分钟到半小时以上再喂饭,不能刚给孩子吃完药就喂饭。饭前常用的药有,孩子呕吐时吃的吗丁啉,腹泻时用的思密达,辅助消化的胃蛋白酶,乳酶生,消炎用的头孢克洛、青霉素V钾等,还有一些温和的中药比如六味地黄丸等,饭前服药,药物能保持有效浓度并迅速而完全地发挥作用。
饭后口服药,大多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硫酸亚铁、甲硝唑、黄连素等,必须在饭后服,否则会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因油类食物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脂溶性药物的吸收,所以 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等药物需要在饭后口服效果好;还有一些药物,比如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它们如果空腹吃,可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所以可在饭后1小时左右服,可以减轻上述不适的症状。
(三)一日三次的含义
大部分药品说明书都标明一日服三次。许多人服药,常把一日三次的“一日”,理解为白天这段时间。把用药时间定在上午、中午和下午,或是三餐前后。其实不然,“一日”是是指一天24小时而言。因此,正确的服药时间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两次服药间隔时间过长,会影响疗效;两次服药间隔时间过短,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合理保存很重要
药品都应放在干燥、低温、阴凉、密封甚至避光的状态下保存。阴凉处指不超过20oC,大多的药物都可以这样保存;凉暗处指避光但并不超过20oC,比如鱼肝油和维生素C,遇光就会变质甚至失效;冷处指2~10oC,比如抗病毒用的干扰素应放在冰箱内,但不要冷冻。总之,药物用完,拧紧盖子很重要,如下次使用时,发现变色或快过期就要赶紧扔掉。
(四)药物宜“精”不宜“多”
家里尽量少贮存药物,药物宜“精”不宜“多“。一般来说,准备一些酒精和碘酒,创可帖以及发烧用的退烧药就足够了,如果孩子爱感冒,再买一盒抗感冒药和消炎药就足够了,不要买太多的药物,否则长期不用,白浪费的钱财。一般来说,所有紧急的用药物,医院的急诊药房都可以买到,所以家里不要贮存太多的药物。
(五)成人药物不能给小孩用
在临床中,经常看见一些家长把成人的药物减半给小孩子用,其实,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影,孩子的生理特点和成人很不一样,一定要给孩子买儿童专用的药物,并且按照说明(通常是按照公斤体重算药)给孩子用药。这样才能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感冒会引起肺部结节吗
感冒是特别常见的,很多人每年都会感冒,正常情况下,感冒一个星期左右就好了,但是,有时候,感冒却会持续很久才好,感冒的时间长了,就会危害到肺,从而出现肺部结节,由此可见,感冒不及时治疗的话,对于身体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感冒后虽然表面上咳嗽缓解了,但其实“外邪”已经深入肺脏,导致“滕理郁闭、肺气失塞”。因为肺部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肺结节。还有一些年纪稍大,或者体质较弱的人,由于自身免疫力损伤引发肺部炎症,也会出现肺结节。因此,感冒以后必须积极治疗。
1.对症治疗
(1)休息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2)解热镇痛 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3)减充血剂 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4)抗组胺药 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5)镇咳剂 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2.病因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2)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感冒病毒耐药现象。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相关资讯
急性胃肠炎与胃肠感冒的区别: 其实在医学当中,是没有胃肠感冒这样的诊断,急性胃肠...
急性胃肠炎与胃肠感冒的区别: 其实在医学当中,是没有胃肠感冒这样的诊断,急性胃肠...
肠胃型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胃肠型感冒是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感冒。胃肠型感冒是由于感...
胃肠感冒如何治疗: 肠胃感冒可以考虑一下几种治疗方法:第一种,建议使用环丙沙星,...
急性胃肠炎与胃肠感冒的区别: 其实在医学当中,是没有胃肠感冒这样的诊断,急性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