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能生孩子吗
乙肝病人能生孩子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乙肝。乙肝患者能不能生孩子,要视情况而定。乙肝患者分为慢性活动性乙肝和慢性HBV携带状态。
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肝功能转氨酶偏高,病毒复制活跃,同时检查腹部彩超也可能出现异常,这种情况下,部分患者怀孕会加重病情,可能暂时不可以怀孕生孩子,建议先进行保肝、抗病毒治疗,等病情稳定之后再怀孕生孩子。
如果是慢性HBV携带者,如果病毒复制活跃,一般来讲,如果想备孕,可以口服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宝宝出生,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传染到宝宝,目前HBV母婴阻断率达到95%以上。另外建议,即使是慢性HBV携带者孕妇,也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等项目,堤防病情出现异常波动。
乙肝病人能生孩子吗相关阅读
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如何选择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属于高耐药基因屏障药物,副作用小,都是全球各大乙肝指南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两种药物所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关键是合理使用、灵活使用。
恩替卡韦在我国使用时间长,使用经验丰富,5年耐药率1.2%,抗乙肝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很少,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很好。只要对恩替卡韦没有耐药、过敏,一般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人群都能用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服药有个特点,即服药前后两小时需空腹,一般建议晚上睡前服用。
需注意人群:①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若应用的是恩替卡韦,需换用替诺福韦或拉米夫定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目前尚未见恩替卡韦对男性精子有不良影响,男性应用恩替卡韦期间在充分沟通前提下可使女性受孕。②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存在交叉耐药,如果既往有拉米夫定或者替比夫定的耐药经历,就不能再用恩替卡韦单药了。③恩替卡韦相对替诺福韦肾脏及骨骼安全性更高,但恩替卡韦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2017欧洲指南提示下列人群应首选恩替卡韦而非替诺福韦:I年龄大于60岁;II骨病、脆性骨折史、骨质疏松、长期应用激素或者其他引起骨密度降低的药物;III肾功能不全。
替诺福韦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成人、12岁及以上儿童。服药前后无需空腹。其突出优势目前为最强抗病毒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替诺福韦治疗8年耐药率为零。无论是拉米夫定耐药、替比夫定耐药、恩替卡韦耐药,阿德福韦酯耐药、还是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替诺福韦几乎可以通吃所有耐药乙肝病毒。出现上述药物耐药,均首选替诺福韦。
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乙肝合并艾滋病患者推荐一线药物为替诺福韦。
替诺福韦的缺点在于有潜在肾毒性,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仍是比较安全,替诺福韦5年血清肌酐升高的发生率大约是0.5-2.8%,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磷,若有肾病或骨病的人群需慎用,替诺福韦肾毒性明显低于阿德福韦酯,尽管替诺福韦肾损害比阿德福韦酯少见,既往使用阿德福韦酯出现肾损害的患者,慎换替诺福韦治疗。除非万不得已,不要选择替诺福韦治疗。必须使用替诺福韦治疗的患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和肌酐清除率,调整替诺福韦的剂量,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谨慎使用。
上述两种药物可以强效抗乙肝病毒,但抗病毒要讲究时机,不能盲目使用,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终生都不会发展为肝炎,这部分人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达到慢乙肝防治指南治疗适应症的患者需结合病情在医师指导下规范长程抗乙肝病毒。我国还有许多患者对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存有抵触,害怕治疗,有的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存在“依赖性”。抗乙肝病毒药物可以长期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并不能短时间内把乙肝病毒彻底清除。
有的患者过分担心药物的副反应,而选择中草药物治疗。虽然有的中药治疗在保肝、抗纤维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见效还是比较缓慢,也不具有清除乙肝病毒的功效,故广大患者朋友,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师进行咨询和诊治,不要自行选择、更改或停用抗病毒药物。具有抗乙肝病毒适应症的患者,需要坚持抗乙肝病毒治疗,只有坚持抗乙肝病毒治疗,才可以延缓和减少肝炎向肝硬化或者肝癌进展。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是是一个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乙肝,大多是没办法完全治愈的。因此,很多人平时都会做乙肝检查来确认自身的身体状况,但看检查报告时有很多医学术语,比如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1.乙肝表面抗体代表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乙肝病毒侵袭体内,我们身体的免疫器官发动免疫机制,分泌球蛋白G与我们的表面抗原形成反应,清除病毒,这时候就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情况,说明我们的身体处在恢复期,对他人不会造成传染性。
2.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另一种情况应该是我们注射乙肝疫苗后身上产生的抗体。
3.当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时,不用太过焦虑,先不做处理,后期可以复查,看看体内乙肝抗体情况,大多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二、乙肝注意事项
1.确诊为乙肝后,最好去医院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后续治疗。大部分的患者治疗会选择抗病毒治疗,平时可以选择药物来控制。其次,乙肝的患者平时也可以适当吃点保肝片,来保肝、养肝、护肝。
2.乙肝患者要注意定期复查自身的身体情况,前期是1-2个月复查一次,后期病情稳定后可以选择3个月或者更久的时间来复查。
3.乙肝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为主,尽量不吃生冷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新鲜的水果蔬菜要多补充,维生素有利于养肝、护肝。平时可以多吃苹果、猕猴桃、香蕉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鸡蛋、瘦肉、豆制品等。
4.乙肝患者要注意多休息,尽量不要过度劳累,禁止体力劳动,不熬夜,早睡早起。
5.乙肝患者要注意适度运动,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尽量不要久站、久坐。
6.乙肝患者要注意多关注自身情况,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处理。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大多是没有太大问题,平时可以适度放松,多关注自身情况,定期复查,跟踪随访自身病情。
中国乙肝性传播概率低
乙肝是血液传染病,国外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主要通过性传播,而国内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性传播者大都转换成抗体阳性(具有免疫能力,相当于注射乙肝疫苗),这可能与人种有关。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传染性很强,但是夫妻之间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却很少得乙肝。专家随机调查了263位已婚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龄在35~55岁之间,婚龄均超过5年,并且都有子女。其配偶同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共计17对,仅占被调查人数的6.46%。但是,其子女患乙肝的概率较高,有204位,占77.5%。这一结果和国内的其他调查资料基本一致。
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但是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较高,达到65.3%(172位)。他们的化验结果均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阴性,但是表面抗体(都未打过乙肝疫苗)或核心抗体为阳性。这说明他们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产生了抗体。
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发病率却极低,这是为什么?因为成人往往具备健全的免疫体系,体内具有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内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无藏身和落脚之地。
科学研究还表明,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和乙肝的发病及慢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月大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会转为慢性携带,留下祸根。但是,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6%左右的人会慢性化,大部分会形成抗体阳性,主动清除病毒,不留下祸根。
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欧美国家有所不同,垂直传播占乙肝传播的70%以上,但欧美却很少有垂直传播者;而非洲、美洲性传播的机会却较高,可达40%以上。这表明乙肝的感染及发病和种族、国家、遗传、年龄等等因素都有关系。
基于我国乙肝发病以垂直传播为特点这一事实,根治、根除乙肝的基点必须放在切断垂直传播这一重要途径之上。因此,待产孕妇及婴幼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意义十分重大。
如何实施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一个脏器,它每时每刻内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人体必需的生物化学“工程”,被誉为“物质代谢的中枢”、人体最大的“化学加工厂”。人人都说“心肝宝贝”,可以说,肝脏和心脏一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缺一不可的重要脏器。
一般人群无须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无须监测抗HBs,因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其有效抗体可维持12年之久,而且免疫系统有很强的“记忆”力,即使抗体消失,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后很快产生抗体,清除入侵之敌。
但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如:父母或配偶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医务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在疫苗接种后应该监测、器官移植患者、透析或经常输血及血制品治疗的患者、同性恋和吸毒者等)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应监测抗HBs。
高危人群中既往接种乙肝疫苗后达到正常应答,几年后抗体下降,血清抗HBs下降至<10 mIU/ml时,可加强1剂10微克或20微克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初次全程免疫后低应答或无应答者推荐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加强免疫3剂,推荐儿童剂量为10微克,成人剂量为20微克,最高剂量可达每剂60微克。
治疗乙型肝炎,还会有新药吗
近年来,丙型肝炎的治疗有了重大进展,治疗3~6个月,90%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可获得痊愈。这让乙肝病毒感染者十分眼热。有人盼望:“什么时候能有更新的药物出现,使乙肝病毒感染者完全治愈呢?”有人担心:“现在的抗病毒药大多需要长期服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耐药。如果目前的抗病毒药物都耐药了,会不会无药可治了?还有新药吗?”
科学家们不会忘记全球2.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人们在努力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药。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有潜在的肾损害,已经证实有些患者在遗传学方面对这两种药物特别敏感,容易发生肾损害。
人们将目前上市的替诺福韦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英文缩写:TDF)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改进,成为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英文缩写:TAF)。虽然这两种药都属于替诺福韦的前体药,“TAF”的治疗剂量仅为“TDF”的1/10,即可达到“TDF”相同的抗病毒疗效,而且大大减少了药物对肾脏毒性。目前,被称为“TAF”的替诺福韦正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
吸取了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经验,科学家们也开始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试图找到攻克乙肝病毒的方法。有人利用一种核酸聚合物抑制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释放乙肝表面抗原,使感染者体内的HBsAg迅速减少,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还有人利用一种被称为“RNA干扰”的新技术,干扰乙肝病毒的cccDNA形成模板,使病毒的转录复制保持“沉默”,从而达到根除cccDNA的目的。
还有人在研究一种可以抑制乙肝病毒核衣壳组装的药物,使病毒DNA复制后无法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目前,这些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我们和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一样,翘首以待这些药物研究的成功。人类战胜乙肝病毒的那一天已经不再遥远!
相关方剂
逐湿化浊,解毒化瘀,活血消肿。
相关资讯
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检查: 如果患者怀疑患丙型病毒性肝炎到门诊就诊,首先检查丙肝抗...
乙型肝炎怎么传染: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在...
什么是活动性肝硬化: 肝硬化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者多种病因长...
脂肪肝能治愈吗: 脂肪肝,也算得上是当今一种“时髦”病,全球每100个成年人中就...
酒精性肝病怎么检查: 酒精性肝病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项目、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病理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