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能怀孕吗

2020-07-14

甲状腺癌是恶性疾病,出现这种疾病以后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用手术方法治疗以后患者还是可以怀孕的,但是也要注意做好癌细胞扩散的措施,甲状腺癌术后应该注意营养补充,使用正确方式制作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甲状腺癌是发病速度非常快的严重疾病,容易出现转移以及压迫症状,很多患者出现疼痛感觉,声音嘶哑,呼吸不通畅,通便困难,做好饮食方面的调节是很重要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甲状腺癌术后能怀孕吗?
  甲状腺癌术后是可以怀孕的,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部分转移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最好不要怀孕,如果癌细胞转移或者扩散就会影响到怀孕的结局,甲状腺癌做完手术以后热量的摄入一定要掌握好,每天都需要补充足够,由于患者身体里面的蛋白质分解非常高,会让合成代谢功能变差,当营养不均衡的时候就会让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应该多吃鸡蛋,牛奶,瘦猪肉以及豆制品。
  还需要注意正确的制作食物方法,由于患者食欲下降,只有在食物的口味上下功夫,才能够让饮食摄入量增多,身体才能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让疾病的恢复效果更好,特别是在放疗化疗期间好好的补充营养是很重要的。
  还需要注意营养平衡,根据每一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来补充各种营养物质,除了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还要多吃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适当补充纤维素,维生素以及无机盐,这些营养物质在新鲜蔬菜水果里面比较多。
  吃抵抗肿瘤食物,甲状腺癌做完手术以后很容易再次复发,多吃一些抵抗肿瘤的食物就很重要,像石榴,核桃黑豆山药,金针菇,甲鱼,大蒜,山药,香菇,花果,萝卜,海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做好饮食方面的搭配也很重要,应该把不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吃,结构一定要合理,在制作食物的时候应该把清淡的食物以及高营养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多吃容易消化的饮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调节身体。



甲状腺癌术后能怀孕吗相关阅读


甲状腺功能正常会得甲状腺癌吗

甲状腺功能正常会得甲状腺癌吗?甲状腺癌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以青壮年最为高发,甲状腺癌属于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等有一定的关系,且女性发病较多,那么,甲状腺功能正常会得甲状腺癌吗?

临床上甲状腺癌患者,绝大多数的甲状腺功能都是正常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不正常的,即便是很严重的甲状腺癌,医生检查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仍然有可能正常的。所以,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也有可能得甲状腺癌。

对所有甲状腺的肿块,无论年龄大小、单发还是多发,包括质地如何,均应提高警惕。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若甲状腺肿块质硬、固定,颈淋巴结肿大,或有压迫症状者,或存在多年的甲状腺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均应怀疑为甲状腺癌。

结合B超、核素扫描、针吸细胞学检查等,确定肿物性质。有的患者甲状腺肿块不明显,因发现转移灶而就医时,应想到甲状腺癌的可能。髓样癌患者应排除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可能。对合并家族史和出现腹泻、颜面潮红、低血钙时应注意。

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病变的程度以及全身状况等。以手术为首选,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必要时选用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清扫。不论病理类型如何,只要有手术指证就应尽可能手术切除。对分化好的乳头状癌或滤泡癌,即使是术后局部复发者也可再次手术治疗。甲状腺的切除范围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有关,范围最小的为腺叶加峡部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癌的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年龄、肿瘤大小等有关。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较好,未分化癌预后最差。年龄是影响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的关键因素,复发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甲癌手术需几个小时

甲癌手术需几个小时?若女性患有甲状腺肿瘤,是需要做手术的,这样才能降低甲状腺肿瘤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时间。

甲状腺癌手术要多久

如果只是普通的甲状腺瘤,术中切片为良性,一个半小时就差不多了。微创手术:其实主要的手术只需要住院一天,手术过程其实也是比较短的,只需30分钟就可以了。一般第二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啦!一般来说消融消灭的病变组织会在三个月内,就会消失。

甲状腺癌发病缓慢,恶性程度较低,大多数患者在无意间发现颈前肿块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去医院检查的,通常患者可带瘤生存数年而无任何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达60%以上,远处血行转移在10%左右。

放射或化学治疗对大部分甲状腺癌效果不明显,故甲状腺癌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甲状腺癌术后是否复发或转移,与手术切除的范围有明显关系。据统计,单纯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率为40%~60%,肿瘤及其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后复发率为20%~30%,而颈部联合根治术后复发率为10%~20%。另外,甲状腺癌恶性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复发率的高低,也就是说,恶性程度越高,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越大。治疗后0到3年恢复期内是肿瘤复发、转移的高峰期,可以加强此时期的康复调养。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有用吗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有用吗?甲状腺癌的出现,给患者乃至整个家庭造成的伤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虽然目前的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防癌措施也普及广泛,但还是有狠多人承受着来自癌症的巨大折磨,那么,对于甲状腺癌这种疾病,基因检测有用吗?

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针吸细胞学检查(FNA),但有部分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确诊存在困难,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随着分子检测技术发展,对于一些诊断比较困难的穿刺或手术切除组织,综合BRAF,RET/PTC和PAX8/PPAR基因的检查结果,可准确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的意义见下:

1. BRAF基因突变和RET/PT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好特异性,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整体的BRAF突变阳性率约为45%。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不典型或难确诊,但BRAF突变阳性,几乎就可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2.对于BRAF突变阳性者,90%的伴有V600E重组,常与甲状腺肿瘤侵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肿瘤进展有关。最新研究表明此类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差,同时对碘-131的治疗反应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BRAF突变使碘-131无法进入肿瘤细胞所致。另外,值得鼓舞的是,针对BRAF等基因突变的分子靶向药物如维罗非尼(vemurafenib)为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3.Ras基因突变虽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并非特异,但是Ras突变通常有合并其他类型的变异,因此同样有临床意义。如果细胞学检查为“滤泡性病变同时伴Ras突变阳性”,则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或甲状腺腺瘤,而后者更多处于腺瘤向甲状腺滤泡癌的转变阶段。

基因突变检测就是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早期发现无症状的突变基因携带者。当然是否需要预防性切除,还应结合相关生化指标,比如降钙素水平。毕竟甲状腺切除后,甲状腺的功能就没有了,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问题。

甲状腺乳头癌是癌症吗

甲状腺乳头癌是癌症吗?癌症的分类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它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体的任何部位,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命名的癌症就有上百种,仅仅一个甲状腺癌,就有很多的种类,甲状腺乳头癌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那么,甲状腺乳头癌是癌症吗?

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也最低。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或年轻(40岁前)女性,有些患者在儿童时期曾作过颈部x线治疗。由此可见,甲状腺乳头癌也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

该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经腺内淋巴管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颈部淋巴结,也可局限数年,故易忽视其性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会受到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放射性、致甲状腺肿物质、碘缺乏等,此外,桥本甲状腺炎也可能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出现。

甲状腺乳头状癌首发症状为颈的部无痛性肿块,多数随吞咽上下移动,少部分有声嘶、吞咽困难及压迫感,少数先发现颈部转移淋巴结后找到甲状腺内原发灶,也有以颈部弥漫性肿大诊断为甲亢手术时发现的。近年来在健康体检时意外发现的甲状腺癌病例也不在少数。

手术切除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首选治疗方法。根据甲状腺肿瘤病变情况选择一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颈淋巴结清扫。不主张行甲状腺肿瘤摘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甲状腺癌复发病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仍有完全治愈的机会。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一般为单发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甲状腺包块,边界清楚,可略随吞咽而上下活动,若伴囊性变时则肿瘤则骤然增大。大体上肿瘤为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直径自数毫米至数厘米,偶尔可见体积巨大者。常见出血、坏死、纤维化、钙化、囊性变以及囊肿形成。

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型癌时最大的困难是与滤泡型腺瘤鉴别。大体上, 滤泡癌与滤泡型腺瘤相似: 有一完整的、有明显增厚的包膜。显微镜下, 肿瘤呈小滤泡型或小梁型等组织结构以及相同的细胞形态,两者均可见到出血、坏死、梗死、分裂像。鉴别两者的要点是:包膜侵犯和血管浸润,两者必具其一。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判断包膜侵犯和血管浸润则常常成为难题,判断标准往往不统一,易引起诊断上的困难。我们的体会是:

1.包膜侵犯:要看到肿瘤“切断”包膜的胶元纤维使之产生缺口。肿瘤包膜的胶元纤维不被“切断”的挤压、内陷、残留等,则不能作为包膜侵犯对待。

2.血管浸润:要具备两个条件:(1)包膜中或包膜外的血管;(2)血管中的肿瘤团块由血管内皮细胞包绕。血管侵润的标准之所以订在包膜中或包膜外血管是因为包膜内肿瘤中的血管内出现肿瘤团块是常见的现象,无预后意义。另外,真正的血管浸润,肿瘤团块的外围被血管内皮包绕,没有血管内皮包绕的血管中的肿瘤团块为人为假象所致。

由于滤泡型癌有血管浸润的特点(乳头状癌则以淋巴管浸润为主),因而,血管浸润比包膜侵犯更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