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不一”也是病

2020-07-14

在明明喜欢,却说讨厌;明明热衷,却表现无所谓;明明认可,却满脸不屑……不是不善表达、冷静或自视甚高,其实是逆意思维在作怪!

“逆”在哪里?

不单口头上是“非也非也”,行动上也是但凡旁人抢先,他必殿后;旁人畏缩,他却争先,总要与别人拧着心里才舒服。这种“让他往东,他偏往西”的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逆意”思维。从包不同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逆意常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不同的说法:逆意表现在说法上,往往是未经过思考,就对他人所说话语的一种反应。比如有一种人,在听别人说话时,常常不过脑子,说话的人话音刚落,嘴还没闭上,他就先来上一句“不对啊——”然后才去想人家说的到底哪有破绽,好圆他的“逆意”。

不同的想法:表现在对事物的看法上,常常是人家看到一个事物的好,他就偏说哪不好,人们都否定一个事物时,他就偏给予肯定。

不同的做法:逆意的人在做法和行为上,往往故意与人们所期望的相背离。比如,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嘱咐孩子多穿些衣服,可孩子宁肯被冻感冒,也偏偏不穿。



“心口不一”也是病相关阅读


如何战胜羞怯心理

羞怯,不仅影响人际交往,而且给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时间久了,还容易诱发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羞怯缘于神经活动过分敏感和后来形成的消极性自我防御机制。一般情况下,过于内倾和抑郁气质的人往往习惯于内向活动,特别在大庭广众下不善于自我表露;自卑感较强和过分敏感的人也会在与人交往时,由于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显得缩头缩脚,吞吞吐吐,表现出不自在感。此外,幼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已有的挫折经历也会影响个体的交往,形成羞怯心理。

对如何战胜这一性格缺陷,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增强自信。羞怯的最大根源在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认为自己无能,害怕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实际上,“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增加交往的勇气,就会表现得更加出色,也会博得更多人的喜爱和肯定。如果总是把自己想得很糟糕,过低地评价自己,那么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变得迟疑、谨慎、紧张、不安,羞怯的性格即无法得到克服。

(2)不过多地计较别人的评论。但丁有句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实际上,被人评论是件十分平常的事,不必过分在意。如果一味地害怕被人评头品足,往往会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与手脚,结果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越怕说,羞怯心理越来越严重。

(3)多争取锻炼机会。针对自己怕羞胆怯的心理,逐步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有计划地采取一些训练方法,增加自己锻炼的机会。如中心转移法,多向交流法,反向训练法等。

什么是小儿退缩性行为

一般大多数小儿都乐意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并能友好相处。但在陌生环境中可有短暂的退缩,即胆小、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逐渐增强。但有退缩行为的小儿仍不能适应新环境,不愿意随父母到不熟悉的亲朋家中去作客,甚至不愿到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如勉强要他去则表现紧张、恐惧。这类小儿一般不愿意上幼儿园,到了学龄期也恐惧上学。有退缩性行为的小儿,平时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表现孤僻、胆小、羞怯、懦弱自卑,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喜欢独自一人玩,即使家中来了客人,也要赶快躲起来,不愿见生人,但是在他熟悉的环境中,与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是会高高兴兴地谈笑玩耍的。

1、病因:

(1)先天素质因素。有退缩性行为的小儿性格过于内向,遇到新环境特别拘谨,不愿与陌生人交往,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和好奇心。

(2)不良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对小儿过分娇惯,生活上过度关心,因怕小儿受伤害而很少让其接触外界环境。这样的小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一旦到陌生环境,就感到束手无策、恐惧,很容易出现退缩行为。有的父母对小儿管教过严干涉过多,小儿常受批评、指责、惩罚,也容易出现退缩行为。

2、防治方法:

(1)正确的教养。对小儿不溺爱,也不简单粗暴及过于严厉。父母要利用各种机会让小儿到新环境中去锻炼,多与周围的小朋友接触、玩耍,培养积极向上、对人热情、活泼开朗的性格。

(2)对已有退缩行为的小儿,父母要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应有计划地安排并鼓励小儿去帮助别人。如帮助邻居取报纸、取奶,去看望生病的同学,父母应及时鼓励和表扬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品德。

(3)为消除小儿的紧张、焦虑,培养社交技能,可运用行为治疗中的示范法,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开始时,给小儿看一些儿童友好相处的图片,听一些有关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故事,观看小朋友玩耍的情景。然后带他去幼儿园、学校参观,参与小朋友的郊游活动。最后让他逐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小儿退缩行为,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好转或消退,但若不注意防治,有可能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其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父母要关注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及时矫治。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尊敬的老师:想了好久,终于决定把这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向您倾诉,这种诉说将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吧……,”

这是”家园”版在讨论婚外恋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无尽烦恼之后,收到众多读者来信中的一封,从中不难看出,举凡遭遇婚外恋者,无不有深陷泥沼的感觉,婚外恋或者使家人从此失去往日的快乐、和睦、或是自身欲罢不能、再无宁日。

婚外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现象,每年都有千万个家庭承受它所带来的打击和痛苦。虽然大多数受害人最终度过这一感情危机,但是有一些人的精神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匆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一方有婚外恋时,作为配偶的另一方有什么样的出路和选择?为了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自杀行为,我们有必要了解引起婚外恋的心理、社会、经济因素,使得人们在面对家庭内突然的精神刺激事件时,能够找到出路并有效地走出去。

婚外恋 诱因何在

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婚外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所有的意识形态中,这样的行为大多数是会受到谴责的。但随着社会的开放,道德观念对婚外恋的限制作用顶多不过使他们遮遮掩掩、不想光天化日罢了。那种依靠道德规范来禁绝婚外恋的想法已经过于幼稚了。不如找出原因以求对策。

以下几点原因供参考:

1, 不幸福的婚姻导致渴望寻找一个密切的异性伴侣;

2, 长期分居造成孤独寂寞;

3, 夫妻性要求不一,又没有其他发泄渠道;

4, 单身女性因没有家庭或社会的支持并缺乏文化、技术,因而以“性”来获取男人的经济和情感支持;

5, 一些男性认为发生性关系的对象越多,其能力越强;

6, 一些男性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借婚外性关系提高自信心;

7, 让人们的性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社会约束力削弱。

但是这些观念在不同的社会中对人们的性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经济改革对中国的社会环境有着戏剧性的影响。个体及企业承包之后,家庭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同时社会组织影响个人行为的权利被削弱了。市场经济使一些人先富起来,而这些物质上先富起来的人如果其精神追求不高(社会环境也没有提供足够的高雅娱乐场所),他们手中的闲钱势必会花在吃喝享乐上。

如何平复心灵的创伤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为数众多的女性,她们既要面对用情不专的丈夫,同时又承担着沉重的劳动和不公正的待遇,但她们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坚强的活着。为什么人们会走截然不同的路呢?

为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了解两个心理学的概念:“应付”和“适应”。

面对精神刺激时,人类有意识地使用了两种对付的方法:一是试图直接改变产生精神压力的环境(例如,有的妻子采取不断与丈夫争吵以试图改变他的行为方式);二是试图通过心理调节来减少精神刺激造成的情感不良感应(例如,向好朋友诉说心中的怨愤以减少强烈的不愉快情绪)。也就是说,面对刺激,人们会试图通过一种或几种“应付”手段来达到摆脱精神刺激的目的;如果精神刺激是长期存在的,人们又会试图去“适应”这个刺激。总之,为了摆脱精神的紧张状态,人们会建立一种心理适应机制,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藉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的平衡。

假如某种精神刺激过于严重,过于漫长,令人不能适应,还有一个出路,即离开其生存环境------如果刺激与工作有关,另换工作环境;如果刺激与家庭有关,可以选择离家。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放弃更是一种获得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精神刺激。由于配偶的婚外情引起羞愧、自尊心受伤害,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容易产生自杀行为。轻生是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使对方产生罪恶感,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对帮助的呼喊”。但是,配偶的婚外恋情已使夫妻双方的关系充满“敌意”,二人相处随时随地都有“火山喷发”的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时刻处在警戒状态,对人的心理平衡、身体健康都会有极大的不良后果出现。此时从婚姻中走出,就不应当仅仅只看到损失大、失面子、没着落,而应该意识到是对生命的关注和照料,是对心灵的放生。放弃有时更是一种获得-----获得的是对自我的尊重,你会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活着的意义不只在他,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美好可以领略。身为现代女性,是不应把守住感情死亡的婚姻当做“从一而终的美德”来理解的。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年

最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人都认为,青少年出问题,都是父母的错,提出“孩子有‘病’,父母吃药”。也有不少父母对我们说,知道自己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可又不知道怎么改。面对孩子的问题和社会的指责,他们既无奈又无助。

有一位妈妈讲,自己离婚后孩子不爱讲话了,别人都说是离婚伤害了孩子,她为此很内疚。我其实并不赞成孩子的问题都是爸妈的问题这样的讲法。家庭里有很多复杂的关系,还有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问题。比如,西方的媒介上有很多文章教给妈妈在孩子长大后要慢慢放手;而在东方,好多文章都是在谈母爱,这样妈妈们不知道放手比抱着更重要,爱就成了孩子成长的牢狱。这就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如果把问题都放在家庭中,归咎在爸妈身上,很容易互相埋怨、指责反而不解决问题。

三个系统都在影响青少年

近四十年来,受到系统论的影响,家庭治疗在西方发展很快。人们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和整个家庭系统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光治疗个人,而应该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对象。过去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个人,现在发展了家庭治疗,好像责任都在家庭,这是不恰当的。家庭治疗不是把家庭当成问题,而是把整个家庭都变成治疗者,这样力量就大了,当事人就容易改变。治疗者通过和家庭成员的互动,帮他们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

其实,青少年至少生活在三个系统中:家庭、社会和学校系统。

这三个系统有些部分是重叠的,只管一个系统是不够的。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很多家庭环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碰到好的老师,也能成长得很好。有一次我看一个节目访问一个黑人校长,这所学校在纽约最贫穷的黑人区,那里的孩子被认为是最没有前途的,但是她的学生很多都成了专业人士。记者问这个校长,她用什么办法使这些孩子改变了命运?这位校长说:“我的道理很简单,我对那些孩子说,我知道你们的家里有很多不幸的情况,有人酗酒,有人吸毒,有人做妓女,有人使用暴力,所有不幸的事情都可能在你们家里发生。可我想让你们知道,这些问题不是你们的事,是大人的责任。但是,你们到这里上课是你们自己的责任,我会尽力帮你,你也要自己尽力。”

所以,我们越来越重视整个系统。去年做一个家庭治疗,那个孩子的爸妈来了,校长也来了,我觉得很好。一定要看看青少年的其他系统怎么样,而且要改变的话,大家都要改,不是说爸爸妈妈要改,孩子不改。

孩子也可以影响父母

孩子小的话,父母当然很重要。但孩子大了,他自己也有能力。比如有个13岁的孩子,被送到精神病院。表面上看,他的爸爸妈妈太宠爱他了,他自己都说自己是个“小皇帝”。我问他:“你这样皇帝做得很辛苦,是谁把你放到王位上去的?”实际上,他的爸爸妈妈互相没有兴趣。对对方没有兴趣的爸爸妈妈,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这种孩子很苦,完全没有可以长大的空间,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坐在那里爸爸妈妈都会说“坐直一点,不要乱动”。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很难让他爸爸妈妈明白,她妈妈虽然明白一点,但又不和先生交流,我就问孩子:“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都不能改,你怎么办?”他说:“我要改,我不想这样,但是很难。”我让他站起来,走到爸爸妈妈身边,他哭了。我知道那里面有很多愤怒,但是以前没法表达出来。

过去只强调治疗个人,而没有看到个人生活的系统是有缺陷的,现在人们又过分强调家庭的因素,而忽视个人的责任,这也不恰当。

如果家庭不能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大文化的角度,帮助孩子做个人的改变。

家庭中的成年人也会面临很多压力,有的是社会上的,有的是工作上的。成年人一般都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这些事情,担心孩子为此受影响,这样做对不对?

我见过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因为外面的事情,压力很大,精神抑郁。他们来治疗的时候,12岁的女儿坐在一边不吭声。我问她怎么看,她说“恐怕活不了了”,她的意思是爸爸活不了了,因为爸爸已经有三个月不能上班。爸爸只看到外面的压力,却没看到家里有关心他的太太和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都以为自己的问题不要和孩子谈,孩子不知道就没有事。这个孩子的爸爸就说:我的事你不要管,好好念你的书。我问孩子这样行不行,她开始说“行”。我让她想清楚再回答,后来她哭了,说“不行”。其实家庭经历压力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默默承担着这些压力,就会感到很孤单,相互有怨气。瞒着孩子,孩子会感到更困扰。我对他们说,外面的压力有时没法改变,但一家人可以团结起来。如果三个人各自悲哀,岂不是更糟糕?最后,我让孩子和太太走过来,让爸爸好好看他们,他发现他其实并不是那么孤单。孩子是爸爸的药,我要让孩子把他拉出来,不要让他继续抑郁下去。

家庭这个系统也是由很多子系统构成的,比如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同胞子系统。可中国城市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子系统,这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出现三角关系,因为孩子太重要的了,而且孩子很容易承受爸爸妈妈之间的情绪。可是家庭是一直在变的,没有一定的标准,独生子女家庭也是很不相同的。不要总想怎么做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过去我们的父母有那么多孩子,也不是什么都做得很好。关键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质量如何,大家在一起是不是高兴,是不是能够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总想着要解决什么问题,会把人逼疯的。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每个人都要争取成功,就很难放松,就会有很多怨气。特别是我们中国人缺少游戏,不会玩,常常忘掉了生活中的乐趣,而孩子能带我们去玩。

人们总问我怎么教孩子,其实爸妈从孩子身上学习是很重要的,最有趣的是,孩子能够带父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因为父母很容易落后,比如计算机、互联网,孩子就比父母懂得多。

心理也需要脱敏

案例:小丹是一名办公室文员,只要部门领导在办公室就紧张得要命,害怕领导给自己安排工作;领导一叫她的名字就心慌,和领导说话也是结结巴巴的;经常是领导说了工作安排,她总要再追问两三遍才能确认自己理解对了。为此,小丹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甚至觉得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瞧不起她。

分析与建议:小丹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心理过敏。心理过敏是指某一特殊生活事件引起了某种异常心理反应,以后当遇到类似的生活事件时,出现与过去相同的异常心理反应。心理过敏大多是由于对事物思虑过多而引起的,常表现为将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样的人往往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一句话,而产生过分的恐慌与不安。心理过敏的人总爱以想当然的方式去观察世界,这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而导致紧张兮兮。

所以,遇到负面情绪时,应主动和相关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现实的信息,排解掉“想当然”的心理阴影。另外,当我们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时,应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很多敏感是出于自我的偏见。当有了某种疑虑时,不妨先调查一下,看一看猜疑与事实是否相符,也许问题就在调查与思考中解决了。心理敏感者过分注重生活的细节,反而被细节所伤。古语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我们过分注重了水之清冽,反而不利生存。

因此,适时的忽略就像“心理缓冲剂”一样,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还要增强自信心,让自己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是应对心理过敏的良策。可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最后,生活过于单一或过高的期待都可能给你带来焦躁和求而不得的痛苦。因此,在生活中要学会知足。比如,为自己设定恰当的目标就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心理障碍

相关资讯

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

儿童心理障碍属于比较大的范围,是多种心理疾病的总称,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很多,其中最...

“心口不一”也是病

在明明喜欢,却说讨厌;明明热衷,却表现无所谓;明明认可,却满脸不屑……不是不善表达、...

深海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大海往往看起来美好和宁静,很多人也向往在海边工作生活。但是大海看似平静,实际上波涛汹...

深海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大海往往看起来美好和宁静,很多人也向往在海边工作生活。但是大海看似平静,实际上波涛汹...

慢性腰背痛心理障碍表现

在腰背痛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上,一些学者作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Adams对23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