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麻可以扎针灸吗

2020-07-15

糖尿病手麻可以扎针灸吗:
  糖尿病手麻可以扎针灸,用针灸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但前提是要控制好血糖。
  出现糖尿病手麻,首先要确诊手麻的原因。如果是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这种情况用针灸治疗效果非常好。因为针灸治疗可以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受损神经末梢的病变,减轻患者的病变和危害,使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有些糖尿病病人出现手麻不一定是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还可能是别的原因导致的手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糖尿病合并有颈椎病时也会出现手麻的情况,这种情况除了治疗糖尿病,还要考虑颈椎病的治疗,手麻的症状才会得到改善。
  另外,出现手麻还有会由很多疾病导致,具体情况应该在医师的诊断下,再具体治疗和处理,而且不要怕麻烦而延误诊治。



糖尿病手麻可以扎针灸吗相关阅读


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人因为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血液粘稠,血浆渗透压就升高了。由于渗透性利尿的作用,导致尿量增加。尿量增加以后,由于丢失水分继发口渴,饮水增多,而且由于糖尿病人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被细胞利用,所以细胞能量不足,人体表现为容易饥饿,体重和体力下降,疲乏倦怠。所以血糖升高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多、容易饥饿、饭量增加、体重减轻以及体力下降。简言之就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体力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但是糖尿病起病时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有典型症状,有的表现为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合并神经病变会表现为肢体远端的麻木、烧灼感、发冷、温度觉得异常。
  合并假性脊髓痨可能会有位置觉丧失、走路不稳、排尿困难。合并颅神经病变,可能会出现复视、上眼睑下垂、面瘫、耳聋等等。如果出现了本体感觉神经障碍,患者在眼睛看不着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的手脚在空间的位置,上下楼梯看不见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迈步,黑天不敢走路。合并末梢神经炎可能会表现为各种感觉的敏感。痛觉敏感的时候疼痛剧烈,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盖被子,还有其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发热的感觉,还有触电一样的感觉,这些感觉异常,往往是表现为对称性手套样、袜子样分布。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

糖尿病人想要通过自我调养从而使得血糖能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根据医生建议,控制相应体重;二、改善生活方式,忌烟酒、适量运动;三、听从专科医生、护士,包括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持之以恒。

检查空腹血糖时应该注意什么

现在很多检查都要求空腹,尤其是抽血时。所以抽血检测空腹血的时候要注意,首先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到12个小时之间血糖,如果空腹时间太长,比如超过12个小时,对于血糖的测定也有影响。在测血糖的前一天晚上不能太兴奋,进行剧烈活动,要保证充分的睡眠,不能有应激状态或近期有感染,它可能对血糖的测定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当天到医院测空腹血时,不能急急忙忙一路赶着到医院后测血糖,也可能会受一定的影响。所以建议到医院以后休息10分钟左右,再去抽血。不但要关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同样重要。因为诊断糖尿病不光是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高也可以诊断糖尿病。所以有的时候尤其是对一些高危人群,不仅关注空腹血糖,还要关注餐后血糖。

糖尿病怀孕后注意事项

综合管理是保证整个孕期健康正常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发现怀孕后,首先要停掉所有的口服降糖药,改为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来控制血糖。对于血糖的监测,至少每天测4到6次。因为孕期对血糖的管理更为严格,要求空腹血糖,睡前血糖以及餐前血糖在3.3到5.3毫摩尔每升,餐后一小时血糖要小于等于7.8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6.7毫摩尔每升。第二,关于孕期的饮食问题,一般需要一天5到6餐,既要保证热量需求,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的生长发育,其次不能因为控制的过于严格而出现饥饿性酮症。第三,孕妇的运动,在早期和中期、晚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适量运动。孕早期注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流产。糖尿病孕妇完全可以自然生产,要根据产科医生根据情况决定。生完孩子后,胰岛素量的需求大幅度的减低,所以在生完孩子后仍要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甚至停用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显性糖尿病。随着生活方式西方化,糖妈妈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有影响,它会使胎儿的死亡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正常孕妇的发生率要高六倍左右。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的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血糖控制的情况。如果血糖控制得很好,控制在范围之内,和正常孕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查清,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发病年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最大的危害是其引发的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糖尿病危害主要表现为血管并发症和神经并发症,而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中一部分是微血管并发症及大血管并发症,若患者反复微血管梗塞,则会导致脑部功能下降,
所以我们要重视小血管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自我调理

糖尿病人想要通过自我调养从而使得血糖能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根据医生建议,控制相应体重;二、改善生活方式,忌烟酒、适量运动;三、听从专科医生、护士,包括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持之以恒。

糖尿病中医叫什么

糖尿病是中医的病名,中医观点认为糖尿病是古代消渴病一种。消渴指的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但是体重越来越消瘦,这是糖尿病的表现。但是现在变了,很多患者能吃能喝,也不会出现消瘦的现象,因此,糖尿病治疗需因人而异。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病名,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分为三消,即三事儿,上消(肺部的事儿)、中消(胃部的事儿)、下消(肾的事儿)。传统医提出四大缘由:1.本身比别人差。2.内心脆弱。3.管不住自己嘴。4.勿过度透支身体。

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糖尿病的中医分型,要看教科书,包括其它的内科书,有很多种分型,最常见的是虚症,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糖尿病病人虚证非常多见,它的初期还有内热,时间长了淤血越来越明显,所以糖尿病的治疗,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后期的治疗难度很大。糖尿病症状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阴阳偏盛偏衰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阴阳辨证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分型;临床观察分为糖尿病前期(Ⅰ期)、糖尿病症状期(Ⅱ期)、合并症早期(Ⅲ期)、合并症中期(Ⅳ期)、合并症重危期(Ⅴ期)。

(美国)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医学营养建议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是指导糖尿病医生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之一,每年更新和修改,且一贯重视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管理。在2018年版中,ADA给出了详细的生活方式管理建议,包括饮食营养、运动等几个方面。

1.推荐所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由注册营养师制定的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这个在中国落实最差,一是没有那么多靠谱营养师,二是有营养师也没有病人去找。

2.健康素养或计算能力有限、年龄较大、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没有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强化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强调份数控制和选择健康食物——连年轻的中国病人也很难进行份数控制和选择健康食物。

3.因为糖尿病营养治疗可以节省花费B并可改善结局(如降低A1C)A,医学营养治疗应该由保险公司及其他支付者充分支付——这在中国是做梦。

4.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联合限制能量摄入,中等程度减轻体重(>5%)对超重或肥胖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有糖尿病风险的个体有益。推荐减轻体重的干预项目——肥胖糖尿病患者必须减肥(>5%),否则就是治疗失败,这一点在中国还不是共识。

5.所有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一个理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热量来源比例;所以宏量营养素的分配应根据总热量摄入和代谢控制目标进行个体化评估——碳水化合物可以多一点,也可以少一点,这取决于总热量以及病情治疗需要。

6.建议碳水化合物来自于蔬菜、水果、豆类、全谷类和奶制品,特别是纤维较高和糖负荷(GL)较低的食物,而非其他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精制谷物),尤其那些加糖食品(如饮料等)——经常有人傻傻分不清“主食”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以为两者是一回事。

7.对于每天应用固定胰岛素剂量的患者,保持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时间和量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风险。对于处方灵活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使用碳水化合物计算,有些情况下估计脂肪和蛋白质的克数,以决定餐时胰岛素的剂量,能够改善血糖控制——使用胰岛素之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计算变得非常重要,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影响了胰岛素的疗效。

8.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风险的患者,应该避免含糖饮料的摄入,以控制体重和减少心血管病及脂肪肝的风险,而且应减少含蔗糖食物,以更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代替——这个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遵循。

9.2型糖尿病患者摄入蛋白质似乎能增加胰岛素应答,但不升高血糖浓度。所以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物不应用于治疗或预防低血糖——高蛋白食物升高餐后血糖的作用很弱。

10.目前的证据不足以建议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脂肪总摄入量;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地中海式饮食结构可能对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益,可以推荐为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构有效替代之一——地中海饮食结构与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饮食结构相差十万八千里。

11.许多饮食方式对于管理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合适的——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一定要遵循唯一的平衡膳食模式,也可以选择其他膳食模式。

12.推荐富含长链ω-3脂肪酸,如富含脂肪的鱼类(EPA和DHA)及坚果和种子(ALA)的食物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然而证据不支持补充ω-3脂肪酸的有益用——不用吃鱼油补充剂。

13.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对不缺乏的患者饮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或香料,而且长期摄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不用补充维生素或保健品,除非有明确的缺乏指征。

14.如果成年糖尿病患者选择饮酒,建议饮酒量应适度(成年女性每天≤1份,成年男性每天≤2份)——1份是指14克酒精。

15.饮酒可能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应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保证使患者如何识别和知晓治疗迟发低血糖的教育——饮酒可以降低酒后血糖,但这不是治疗,而是风险。

16.推荐普通人群减少钠摄入至

糖尿病人也不能大量吃南瓜

糖尿病人要限制糖的摄入,许多书上说南瓜是好东西,许多糖尿病人就大量吃南瓜,蒸南瓜、煮南瓜、烧南瓜、炒南瓜,似乎把南瓜当成降糖药,这样正确吗?

南瓜,又名番瓜、北瓜、倭瓜,属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多产于夏秋季。虽其貌不扬,但从古至今却备受关注和赞誉,一则在于其独特的风味,二则在于其明确的和潜在的保健功效。这里,我们重点看看后者。

南瓜的保健功效——三本传统医书的记述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发现了南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史书《滇南本草》中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治咳嗽、哮喘、肺痈、便秘等病症”……。

南瓜的保健功效——现代营养学的测定

利用现代营养学技术对南瓜进行分析后发现,南瓜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常量元素(如钙和磷)和微量元素(如铁和锌等),由此构成南瓜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体系。

南瓜对血糖的影响

作为一种含有糖分和能量的食物,南瓜对血糖总的影响是升高而非降低。但与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较,其升高血糖的能力较弱,餐后血糖变化较为平稳、舒缓。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南瓜的含糖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虽然有的南瓜口感很甜,但实际上,100克南瓜中仅含有4.5克碳水化合物,其余为水分。

另一方面,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胶,这是一种可溶性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后,会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延缓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吸收减慢,从而有可能延迟了餐后血糖高峰。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吃些南瓜(每日不超过200克)是完全可以的。然而,考虑到它毕竟是含糖的一类食物,同时其保健功效不能替代正规降糖药物,因此,不加限制地大量进食南瓜,或因吃南瓜而自作主张停用正规的降糖药物都是不允许的。

维生素C会降低运动降低糖尿病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病人我们建议经常运动来加速体内血糖的分解,达到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同时我们也经常建议多吃维生素C保持身体的活力。但是这两种有益人体的作用叠加在一起却超出了我们的愿望!一项发表在5月1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提到,具备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会妨碍运动的抗糖尿病作用。

锻炼对身体有利,抗氧化剂也对身体有利,但是如果服用抗氧化剂与运动同时进行,情况却并不像你想象地那么好。

对身体有利的运动不仅会使心跳更快,而且会让你的身体更好地加工葡萄糖和减少患糖尿病的可能。运动可燃烧你细胞里的线粒体,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在此同时,产生自由基,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就需要采用抗氧化剂来清除自由基——从而让你的身体更健康。以前都是这样认为的,不是吗?

但是,现在证明,那不完全对。通过一个40个人参加的4周训练项目的测试。研究者们发现,一半每天服用一日计量的维生素C和E的参加者,运动的抗糖尿病作用消失。而另一半的参加者,不服用维生素,只运动,从而促进了他们胰岛素的敏感度(insulin sensitivity)——使糖尿病的发病机率保持在最低水平。

所以,你必须要能暴露在自由基下,用汗水去获得一些对你更加重要的东西。这也说明,即使是在分子层面上,不劳无获也同样适用。

送给准糖友的吃饭建议

糖尿病前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阶段,它是指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的一种状态。多项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俗称“准糖友”)数量庞大、知晓率不高,控制情况差。尽管糖前期很容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但大部分准糖友可通过改变饮食方法逆转病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本利给大家介绍了逆转糖尿病前期的6条饮食建议。

1.控制每日主食的摄入量。这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有效办法。苏本利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准糖友往往因超重或肥胖,胰岛素作用效率降低,加上吃过多精米、细面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易使血糖升高,继而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开始会表现为下次餐前低血糖,促使人更快摄入更多主食,久而久之,如果超出了自体胰岛细胞的代偿能力,则发展成糖尿病。他建议患者调整饮食习惯,根据个人需求和运动量,将主食摄入量控制在每天300~400克之间,女性应更少。肥胖者主食甚至需要控制在150~300克之间。

2.主食宜增加粗杂粮的比例。相较于精米精面,粗粮谷物属于分子结构较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其血糖生成指数和血糖负荷均较低,被身体完全吸收需要较长过程。所以,准糖友应减少食物中精米精面的比例,多吃谷物类食物(玉米、小米、大麦、燕麦、荞麦等)、杂豆类食物(黄豆、红豆、豌豆等),以及块茎类食物(红薯、马铃薯等)。

3.食物多样化、按顺序进食。控制血糖水平,吃饭顺序和种类有讲究。为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降低升糖速度,准糖友食物种类要丰富,可多吃些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魔芋、燕麦等食物。在吃饭顺序上,应先吃蔬菜,同时可进食鱼禽蛋等低脂、高蛋白质食物,最后再吃主食。苏本利解释,胃的饱腹时间约为15分钟,进食蔬菜肉类后,饱腹感增加,升糖高的主食自然就吃得少了。此外,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导致肥胖,更易患糖尿病。

4.三餐间隙适量加餐。加餐能帮助控糖。如果长时间不进食,下一餐就容易吃得过饱,导致血糖波动大,也容易将食物囤积到体内,引发胰岛素抵抗。建议在食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三餐间隙适量加餐,比如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可分别吃相当于半个苹果量的水果。

5.晨起后1小时吃早饭。早饭对于准糖友非常重要。早晨刚醒时,人体血糖水平通常较高,很多人不想吃早饭,甚至直接忽略这一餐。对此,苏本利表示,早饭能够供给人体全天的营养能量,和生理激素代谢过程紧密相关,不可或缺。研究表明,2型糖友如果不吃早餐,其午餐、晚餐的血糖水平分别会高于吃早餐后相同时间点的37%和27%。通常晨起1小时内血糖水平会逐渐平稳,准糖友们若刚起床不想马上吃早饭,可以先稍微活动一下,等血糖平稳后,再吃早饭。

6.避免进食人工甜味剂。人工甜味剂满足口感、没有热量,看起来似乎有利于控糖,但大量摄入会加快糖尿病前期的进展。苏本利说,一些人工甜味剂可能会扰乱人体的肠道菌群,抑制细菌代谢过程,破坏肠道细菌平衡。2017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会破坏人体对葡萄糖的反应,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因此,准糖友应减少或避免食用含糖饮料等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食品。

糖尿病防治知识有哪些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重症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

2.什么人较容易患上糖尿病?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向心性肥胖人士;身体活动不足;四十岁或以上的人士。

3.糖尿病有几种类型?

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若不每天注射胰岛素,一型糖尿病会迅速引起死亡。

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是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的结果。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

4.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1)“三多一少”。口渴多饮;小便及夜尿频繁,排尿量增加;常感感饥饿,食欲增加;体重下降。

(2)视力下降;四肢出现麻木刺痛;

(3)皮肤干燥、搔痒,皮肤疥肿溃疡经久不愈,多见足部。

(4)精神不振、容易疲倦。

5.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患了糖尿病后如不注意控制,可出现血脂升高,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剥离而失明,肢端坏死等。

6.正确治疗糖尿病——“五驾马车”

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

7.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

(1)控制糖类的摄入量。主食以豆类(如豆面、豆粉等)、谷类(如荞麦面、玉米面、燕麦等)为主。

(2)掌握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牛奶半斤,鸡蛋一个,瘦肉或禽鱼肉二两,豆制品一两。

(3)严格控制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量。食用油以植物油、鱼油、橄榄油和花生油为主。

(4)最好少饮酒或不饮酒。

(5)可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时间应在两餐之间。

8.预防糖尿病四个点

多懂点:健康知识、防治措施多懂点。

少吃点:油脂食物(黄油及煎炸食品、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少吃点。营养科学,平稳膳食。

勤动点:每周锻炼五天以上,每天运动30分钟。

放松点:学会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

糖尿病 手麻 针灸

相关疾病

糖尿病

相关艾灸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相关拔罐

糖尿病

相关按摩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相关刮痧

糖尿病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相关资讯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故而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往往会出现视网...

右胳膊麻手麻手腕疼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出现胳膊和手麻木疼痛等感觉,首先要看是否是手臂受到压迫引起的,如果在没有受到压...

针灸能治胃病吗

针灸能治胃病吗:   确切地说,无论是中医或者是西医,都可以治疗上消化道疾病,针灸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血管性疾...

糖尿病手麻可不可以扎针灸

糖尿病手麻是可以扎针灸的,但前提是要控制好血糖。出现糖尿病手麻,首先要确诊手麻的原因...

颈椎病手麻要紧吗

颈椎病手麻要紧吗:   颈椎病手麻根据颈椎病不同类别。如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过了...

颈椎病手麻要紧吗

颈椎病手麻要紧吗:   颈椎病手麻根据颈椎病不同类别。如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过了...

颈椎病手麻怎么处理

颈椎病手麻木主要是因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主要是纤维环破裂后压迫神经导致的症状,这时...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

胃肠不好针灸哪里

胃肠不好针灸哪里:   这里所说的肠胃不好,应该指的是某些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比如说功...

胃肠功能紊乱如何针灸

胃肠功能紊乱如何针灸:   胃肠功能紊乱,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的腹痛,腹胀,肠鸣,嘈杂,...

突发性耳聋可以扎针灸吗

突发性耳聋可以扎针灸吗: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短时间内听力急剧下降的一种...

痛经可以针灸吗

痛经可以针灸吗:   针灸理疗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物理刺激来缓解疼痛的方法,在很早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