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hongwan

理中丸

理中丸组成

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理中丸主治

1.脾胃虚寒,自利不渴,腹满呕吐,腹痛,食不下,舌苔白滑,脉缓弱或沉迟无力,以及霍乱属于脾胃虚寒者。 2.阳虚失血。 3.病后喜唾涎沫及小儿慢惊等证由中焦虚寒而致者。

理中丸用量用法

原方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网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丸剂,每服6-9克,一日二三次,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理中丸方解

中焦虚寒,非温则寒邪不去,非补则正气不复。方中干姜大辛大热,温中去寒,《别录》谓其“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珍珠囊》谓其“去脏腑沉寒痼冷”,故为君药;人参甘苦微温,补气健脾,且有温中之效,《别录》谓其“疗肠胃中冷",故为臣药;脾虚寒湿不化,故以白术为佐,补脾气而燥脾湿,《珍珠囊》谓其“除湿益气,补中补阳”;炙甘草为使,补土温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有温有补有燥有和,而为温中去寒,补气健脾之剂,为治理中焦虚寒的要方,故名曰“理中”。《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此方是也。原方一方二法,可根据证情之急缓,而决定丸、汤之用。服药后可进热粥,有利于药力温养中气。

理中丸按语

本方以畏寒肢冷、吐泻腹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迟缓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月经过多等。如腹痛重者,加木香;反胃呕吐甚者,减白术,加生姜、半夏,亦可加人丁香、白豆蔻;水肿者,加茯苓、泽泻、冬瓜皮;下利甚者,白术土炒,加肉豆蔻、山药、扁豆、诃子;慢惊风者,加天麻、桂枝;寒湿带下,加菟丝子、茯苓、鹿角霜。阳虚失血,干姜改为炮姜,再加阿胶、艾叶、参三七。

理中丸同方

1.《症因脉治》理中汤,即本方干姜易炮姜,加陈皮构成。功能温肺祛痰,益气健脾,主治气虚喘逆有寒者。 2.《增补万病回春》理中汤,有2方:方(1)由炒干姜、砂仁、苏子、厚朴、官桂、陈皮、炙甘草、木香、沉香、生姜构成。功能温肺化痰,降气平喘。主治寒喘。方(2)由人参、茯苓、炒干姜、白术、陈皮、藿香、丁香、姜半夏、官桂、砂仁、生姜、乌梅构成。功能温中散寒,和胃降逆。主治胃寒,呕吐清水冷涎。

展开

理中丸方源

《伤寒论》

相关方剂

附子理中丸

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附子理中丸

温中健脾。

桂附理中丸

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理中丸

温中散寒,健胃。

相关偏方

丁蔻理中丸

脾胃虚寒,呕恶反胃者。

相关资讯

附子理中丸可以祛湿效果好吗
附子理中丸副作用都有哪些
附子理中丸治疗阳痿
附子理中丸治疗阳痿吗
附子理中丸(药王孙真人)说明书-价格-功效与作用-怎么样-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丹龙)说明书-价格-功效与作用-怎么样-副作用
参桂理中丸(同仁堂)说明书-价格-功效与作用-怎么样-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浓缩丸)说明书-价格-功效与作用-怎么样-副作用
桂附理中丸(嘉应)说明书-价格-功效与作用-怎么样-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东芝堂)说明书-价格-功效与作用-怎么样-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