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健脾开胃,解酒生津

别名:橄榄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青橄榄、白榄、黄榄、甘榄
橄榄的功效与作用
可益精,消积,健脾,健胃,清肺,利咽,润燥,解酒,化痰,解毒,利关节,生津止渴;用于胃痛,胃气虚弱,咽喉肿痛,妇女白带,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胃气,肠风下血,急性细菌痢疾,疝气,解河豚毒及酒毒等症。
果:味甘、酸、涩,性平。入胃、脾、肺、肾经。根:味微苦,性平。核:味甘、涩,性温。仁:味甘,性平。
橄榄成分
果实含蛋白质1.2%,脂肪1.09%,碳水化物12%,钙0.204%,磷0.046%,铁0.0014%,抗坏血酸0.02%。种子含挥发油7~8%,以及香树脂醇等。
橄榄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根18.5~150g,水煎服。用于中焦症者75~110g。
橄榄的禁忌
本品可与他药合用,不宜单味用。
且胃酸过多者慎用。
多食壅气,故不宜过食。
橄榄选方
1、鱼骨鲠喉
组成:橄揽核2~3个
用法:取冷开水磨汁,含咽。
2、饮酒过多昏闷
组成:橄榄10个(去核)
用法:水煎,徐徐饮之。
3、冻疮
组成:橄榄核5个(烧存性)
用法:研末,调麻油适量涂患处。
4、肠风下血
组成:橄榄75.0克(去核)
用法:烧炭(存性),研细粉,每服5.7克,米汤送服,一日2次。
5、喉痛
组成:橄榄鲜果37.5克,白萝卜75.0克
用法:水煎服。
6、胃病,胃痛
组成:橄揽根75.0克,木棉根112.5克,双面刺37.5克
用法:水煎服。或加桂花根37.5克,狗尾草根37.5克。
7、发育不良,夜间多汗
组成:橄榄粉4匙,猪瘦肉75.0克,冰糖适量
用法:加水1碗,炖服。
8、肺胃热毒,咽喉肿痛
组成:鲜橄榄37.5克,鲜萝卜262.5克
用法:切碎,加水煎汤服。
橄榄药用部位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常绿乔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对,革质,椭圆状披针形,全缘,上面光滑。花白色,芳香。核果纺锤形,两端稍尖,表面深绿色至黄绿色,光滑;核坚硬,纺锤形,两端锐尖。秋采成熟果,晒干或阴干。果品店中有售。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地。生于温暖、潮湿、日照多的平地或山坡,多栽培。
橄榄相关中药
橄榄相关方剂
清热解毒,养阴利咽。
喉痛、喉癣、口疳。
口疮口疳,并乳蛾喉癣,喉疳喉痈,肿痛闭塞。
小儿口疳发热,走马牙疳,及口疮热伤。
走马牙疳。
橄榄相关偏方
预防麻疹。
食河豚中毒,毒蕈中毒,饮酒过量中毒。
小儿痘疹倒靥。
肠风下血,久不愈者。
唇紧,燥裂生疮。
橄榄相关食疗
橄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物质,鲜食有益于人体健康,特别是含钙较多,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帮助。
治醉酒。
治流感、白喉。
预防、治疗流行性感冒和白喉。
治干热咳嗽及百日咳。
橄榄相关茶方
清热利咽,生津除烦。
清咽润肺,化痰消炎。
理气,散结,止痛。
利咽消炎,生津止渴。
清咽利喉,适用于慢性咽炎,咽部异物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