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桃的功效与作用
种仁:味甘、苦,性平。活血行瘀,润燥滑肠。树根、茎、树皮:味苦,性平。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桃叶:味苦,性平。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桃花:味苦,性平。泻下通便,利水消肿。桃奴:味苦,性平。止痛,止汗。桃树胶:味苦,性平。和血,益气,止渴。
桃主治
种仁: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肠燥便秘。用量4.5~9g。树根、茎、树皮: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丝虫病,间日疟。用量均为15~30g。孕妇忌服。桃叶:治疟疾,痈疖,痔疮,湿疹,阴道滴虫。外用适量,疟疾鲜品捣烂敷脉门,痈疖鲜品捣烂敷患处,痔疮、湿疹、阴道滴虫、头虱均煎水洗。桃花:治水肿,腹水,便秘。用量3~6g。桃奴:治胃痛,疝痛,盗汗。用量9~15g。桃树胶:治糖尿病,乳糜尿,小儿疳积。用量9~15g。
桃选方
1.治血滞经闭:桃仁、红花各9g,丹参15g,牛膝12g。水煎服。2.治产后恶露不尽:桃仁4.5g,红花6g,丹参、益母草各12g,川芎3g,赤芍9g。水煎服。3.治跌打损伤:桃仁、柴胡、红花各9g,丹参15g,天花粉12g。水煎服。4.治大便秘结:桃仁9g,火麻仁15g,郁李仁12g。水煎服。
桃药用部位
来源于蔷薇科桃属桃的树根、茎、树皮、叶、种仁(桃仁)、桃奴、桃树胶等入药。乔木,高3~8m。叶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2~3.5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面无毛,背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cm,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cm;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枚,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cm,长与宽几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期因品种而异,常为8~9月。栽培。
桃选购保存
现全国各地常有栽培。原产我国。
桃相关中药
桃中药配伍
桃相关方剂
温中涩肠。
小儿盘肠内吊,痛不可忍。
惊泻。
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泻热逐瘀。
活血祛瘀,祛风利痹。
桃相关偏方
跌打扭伤肿痛。
疯狗咬伤,狂犬病未发前。
狂犬咬伤。
防治麻疹。
防治麻疹。
桃相关食疗
此汤具有促进血液再生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本品具有滋补肝肾、益气补血、滋阴清热、调经活血、调经止带、安神益智、润肠通便等功效,...
本品可消食开胃、滋阴生津,适宜食欲不振、高脂血症、高血压、癌症、咽干口燥、便秘者饮用。
延缓衰老,增强抵抗力。
桃相关茶方
驱寒,暖身,润肺,开胃。
温补脾肾,润燥通便,益气养血,适用于阳虚引起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消化不良、便秘,以...
祛风止痛,补肾壮骨。
行气和胃,发表散寒。
润肺补血,润肺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