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病解:多发于秋冬季节。人体由于工作或生活方面压力大,休息不好,身体就会比较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肺气的宣泄失调就会导致发病。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子不通、流清涕、咳嗽有白痰、苔薄白。
用具:艾条,打火机
穴位定位:
【风池】图4-1a
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风府】图4-1b
位于颈部,当后发际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图4-1:
【大椎】图4-1c
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低头时后脖子正中有骨头突起的地方即是。
【大杼】图4-1d
位于背部,膀胱经上,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图4-1:
【风门】位于背部,膀胱经上,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迎香】位于面部,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合谷】图4-2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灸法:
灸法采用悬灸法,距离穴位2厘米〜3厘米处熏烤,每穴15〜20分钟。中医认为,治风寒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二是要驱散寒气。艾灸有着天然的温阳实卫、祛风散寒、辟秽解毒的功效。它操作简便、见效快,又避免了药物治疗感冒引起的瞌睡、精神萎靡等副作用,建议用姜片加入艾草水中边泡脚边施灸,帮助患者微微发汗,将体内寒气排出。
风寒感冒艾灸穴位
相关偏方
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肢痛无汗,咳嗽痰白等...
散风寒,益精气。适用于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
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打喷嚏,咳嗽痰白等病症。
祛风解表,发散风寒,温中降逆。主治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虚烦无汗,呕吐泄泻等。
清热,发表,通阳,解毒。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肢痛...
辛温发汗,理气消食。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肢痛无汗...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用治风寒感冒,症见头痛无汗,鼻流清涕,恶寒重,发热轻,喉痒咳嗽,...
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用治风寒感冒初期头痛剧烈者。
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胃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解热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胃寒,无汗等。